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730603
  • 博文数量: 83
  • 博客积分: 10488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577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4-10-04 12:05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10年(39)

2009年(22)

2008年(21)

分类:

2010-02-27 21:00:41

_DSC0558.jpg
鼓浪屿给我最深印象的,除了那些特色的小店和日光岩上的晨光外,就是那些街巷了。那些街巷都是有历史的生命的,伴随着日升月沉吐纳着鼓浪屿特有的温润气息。每一条绿荫庇佑下的小巷里似乎随时都会窜出故人的身影,每一个花石砌成的门廊后彷佛都有一段老故事。也许石头会说话,只要你耐心的侧耳听。就如同顾城的《小巷》里描述的那样: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离开了鼓浪屿,我才发觉,原来整个鼓浪屿上都是没有车的,连自行车也没有。唯一与厦门的交通就是轮渡。居民负重的工具一般都是一个去超市拉货的小推车。所以再鼓浪屿,你唯一的代步工具就是你的脚,鼓浪屿给了你一个用双脚丈量这片土地,用心感受这方家园的机会。

因为来去匆匆,我留给鼓浪屿的时间只有一天,也就够逛半个岛。从日光岩下来,我就随性的钻进一个小巷,漫无目的的闲逛。我喜欢在这种不知名的小巷里穿梭,在凤凰也是这样。它们让我很快的与那些红帽子旅行团相阻隔,把喧闹做作的旅游招牌屏蔽掉,把最真实的鼓浪屿展现在我面前。我喜欢长满青苔的砂石墙的水浸味道,我喜欢木头老房子的发酵味道,我喜欢幽暗的老路灯的残破味道,我喜欢当街晾晒的衣服的清新味道,这些都是生活的味道。就像披上了哈利波特的隐身斗篷,一下就把我的观光客的身份给遮盖了,无声无息的瞬间隐匿在鼓浪屿的生活气息中。
 
顺着一条不知名的小巷下山,凭着感觉走竟然转到了马约翰广场,有时候偶然的照面也是一种惊喜。转完漱庄花园又顺着一条小道上山,居然绕回了日光岩的正门。沿途还看到了地图上的标注的福音堂。鼓浪屿不大,宗教建筑却不少。福音堂似乎成了养老院。然后又不断的上坡下坡,凭着直觉找回了旅馆。在温暖的阳光下徜徉漫步,除了费点脚力,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在一家咖啡馆的门口,遇见一个包头巾的姑娘,一点不怯生的请我帮她拍照。我笨拙的扑捉她的笑容,明媚而灿烂。我们互换了手机号,她叫红豆,在我的手机里记下鼓浪屿的红豆。在路上结识陌生的女子,为她拍照,然后再mail给她,很不错的感觉。在陌生的环境下,人与人总是容易变得亲近。回来后,复信随寄照片给她,她也给我回了mail:“挺美的,这是我发胖后最神情洋溢的一张,感谢之至,你回来还顺利吗,保持联络。今天走了九个小里,22点还在晃岩上面。早上见有人捡到活的贝类,超炫的一种,所以从三点钟一直走到零点。BEYOND,WISH U。”像是一个认识多年的老友,虽然我们的艳遇,总共谋面不超过5分钟。闭上眼,我却似乎能看见她潇洒的身影游走在日光与暗夜交错的晃岩上。
 
下午,退了房,寄存了行李,继续我的游荡。这次的目标锁定在码头附近的使馆区。穿高跟鞋的痛楚终于彻底显露出来,每走三两步就像歇息一下。于是就这样走走又停停,艰难的完成了既定的行程。因为天气好的缘故,很多厦门的影楼都拉出大部队来鼓浪屿上拍摄婚纱。于是在那些幽静的小巷里不时的看见一些成群结队的人。经过码头的红楼时,就看见一个摄影师在那指挥着他的新人,没想到回来的时候他们仍然没有完成拍摄的任务。虽然这些新人使得僻幽的小巷变的喧嚷,但也给这些老气沉沉的街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使馆区的房子是万国建筑,英美德日,不过大多已剥去早前光鲜的头衔,改作他用了。所以如果没有指引手册,绝大多人都是路过相见不相识了。好像当年的德国使馆就被改作了旅馆,一家鼓浪屿上挺有名的旅馆--NAYA,张三疯的诞生地。当时我并不知张三疯是NAYA的猫,否则也许会去寻觅一番。这一带的建筑大多是大户庄园,因此门庭气派,宝相庄严,有着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气质。有名的是那座纯白色的天主堂,居然现在仍然担负着周日弥撒的重任。因为信徒甚多,因此周日会做两场弥撒,中英文各一场,很有特点。天主堂旁边的一个使馆楼好像改建成了岛上最大的疗养院,也接收异地的老年人短时期的疗养,一个月貌似一千块,就是常年满员。
 
鼓浪屿的路高低起伏,你会发现自己不是在上坡就是在下坡,也难怪岛上竟然没有自行车。岛上的门牌编号也很有意思,跟广州的老城区相似,一条街道七弯八拐之后竟然还叫一个名字,一条龙头路大概约莫被横岔路断成了3、4段,但名字却都一样。所以若没有专业人士的指点,在岛上找路是一件会让你七晕八素的困难事,所以鼓浪屿上的旅馆绝大数都是直接地图奉上再加上标志物的提醒,譬如直走遇见一个菜场右拐遇见张三疯再直走3分钟云云,而不是简单的告诉你门牌号码。
 
街巷中的鼓浪屿是平民化的鼓浪屿,是真实的鼓浪屿。
 
_DSC0375.jpg 
_DSC0380.jpg

_DSC0383.jpg
_DSC0389.jpg
_DSC0555.jpg
_DSC0566.jpg 
_DSC0569.jpg
_DSC0749.jpg
_DSC0572.jpg
_DSC0577.jpg
_DSC0617.jpg
_DSC0630.jpg
_DSC0632.jpg
_DSC0637.jpg
_DSC0638.jpg
_DSC0640.jpg
_DSC0655.jpg
_DSC0665.jpg
_DSC0977.jpg
据说是日本的大使馆,还有文革标记
_DSC0833.jpg
_DSC0854.jpg
一处废弃的使馆 
 

_DSC0864.jpg
_DSC0872.jpg 
_DSC0874.jpg
_DSC0878.jpg
天主堂
_DSC0884.jpg
_DSC0893.jpg
_DSC0903.jpg
_DSC0911.jpg
_DSC0913.jpg
_DSC0914.jpg
_DSC0925.jpg
_DSC0927.jpg
_DSC0933.jpg
_DSC0949.jpg
_DSC0959.jpg
_DSC0962.jpg

  
阅读(12726) | 评论(187)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chinaunix网友2010-06-08 22:09:31

谢谢喜欢。厦门这一组用的是D90+1870头

chinaunix网友2010-06-08 22:09:31

谢谢喜欢。厦门这一组用的是D90+1870头

chinaunix网友2010-06-08 22:09:31

谢谢喜欢。厦门这一组用的是D90+1870头

chinaunix网友2010-06-08 22:09:31

谢谢喜欢。厦门这一组用的是D90+1870头

chinaunix网友2010-06-08 22:09:31

谢谢喜欢。厦门这一组用的是D90+1870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