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78829
  • 博文数量: 94
  • 博客积分: 1452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98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05-06 15:38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94)

文章存档

2018年(3)

2014年(26)

2013年(11)

2012年(3)

2011年(43)

2010年(8)

分类:

2011-03-25 11:32:20

道具:准备水或饮料一杯,并含一口水在口中。

体姿:坐、立、卧均可,头正眼看上远方或闭目养神,挺胸收腹自然呼吸,下肢可随意,或同时作力所能及的其它动作。

动作:

1 双手握拳举起,食指伸出拳外,放在同侧耳屏上,其余指拳曲,以不妨碍食指动作为准。

 2 食指尖快速推压耳屏,使耳屏快速将外耳道完全封闭,外耳道突然缩短,稍停约半秒钟(附压屏插图1)。

 3 后将食指尖快速抬离,耳屏软骨必立即回弹(附压屏插图2),正常耳朵在耳屏回弹时常可听到耳道内发出“嘣、嘣”回弹共震声,听到此声说明耳功能已在改善。

 4 如此一压一松连续进行20~100次,每进行5~10次,应同时作下文将介绍的“吞咽”动作,吞咽口中的少量水,无条件饮水可仅作吞咽、咀嚼动作或不出声的自言自语状。

 5 最好在动作完成后,作几次下面将介绍的“憋气”动作,更会提高总体效果。

作用:

 1 推压鼓膜震动听骨链:快速推压耳屏关闭外耳道,原外耳道内的空气被突然压缩, 压力必向内推压鼓膜,使鼓膜稍微内陷,并通过鼓膜的震动,将这压力直接传递到和鼓膜相接排成链状的三块小听骨,以及与听骨链连接的内耳、听神经等,而使它们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被动运动,减缓衰退并使听功能改善。

 2 防治鼓膜内陷听力衰退:当食指突然离开耳屏,加于耳屏压力突然消除,随耳屏的迅速回弹,耳道内压力突然减低,耳中的鼓膜立即向外回弹,就像房间的门慢慢、 轻轻地开关,房内无明显感觉,如用力快速一开一关推动房门,房间内必有明显气流回荡,这样必然造成鼓膜不断被动运动,而使功能加强。因此,压屏形成的正负 压力,促进外耳道、鼓膜、中耳、听骨链、内耳、听神经等都在作被动运动,而使功能提高,防治鼓膜内陷,减缓听力衰退,控制耳鸣、重听、。

 3 防治眩晕:内耳的功能之一是维持身体的平衡,内耳迷路中的内、外淋巴管路水肿,往往能造成眩晕,压屏也在间接活动内耳,震动其中的淋巴系统,因此有防治眩晕、美尼尔氏症候群等内耳迷路疾病的作用。

 4 疏通耳咽管:鼓膜位置在外耳和中耳之间,鼓膜的内侧叫中耳,中耳和咽喉之间有一条通道叫耳咽管,鼓膜正常的先决条件是外耳道和耳咽管两边压力均衡。如果耳咽管因炎症变窄或堵塞,口咽侧给予鼓膜的压力变小,外耳道侧压力相对增大,必造成鼓膜内陷听力失聪。

  当人们坐飞机在起降之际,坐汽车在山区升降过快时,或坐地铁穿经海底隧道等因压力突变,鼓膜两侧失去平衡,均可觉耳部不适,甚者出现疼痛,婴幼 儿则会哭闹不安。当处于这种情况时,如果进食、饮水、或口舌嚼动,使耳咽管部有所运动,可减轻或防止这些症状的出现。这些症状是因急性鼓膜失衡所致,如果 促使耳咽管周围组织运动,就能改变结果,因此在压屏同时,进行吞咽必促使耳咽管周围组织收缩运动,利用从咽喉侧向耳膜递送的压力,期望因增加耳咽管、鼓膜 的被动运动,使血液循环改善,分泌物、堵塞物松动,以争取吸收或排除异物,使鼓膜恢复弹性、光滑,促使鼓膜两侧的压力趋向平均,这不仅能防止听功能衰退, 并有可能争取已衰退的听力复苏。

  注:在压屏后再作几次将在下文介绍的“捏鼻”憋气鼓气动作,促使内陷的鼓膜,经运动舒缓后已变柔软些、弹性些的鼓膜能够复位,更有利提高总体效果。

阅读(89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