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6320718
  • 博文数量: 2065
  • 博客积分: 10377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2152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1-04 17:5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065)

文章存档

2012年(2)

2011年(19)

2010年(1160)

2009年(969)

2008年(153)

分类: IT业界

2010-09-09 22:47:54

人物一.51.com CEO庞升东:分享十年互联网创业经历 需求、速度、渠道最重要
(看人家是如何从一名普通的工程师走向CEO的?)
庞升东首先回忆了自己在10年前,作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程师,在98年刚毕业的时候,当时自己只会做一些网站,实际上很简单,就是简单的photoshop的使用,当时由于这方面的人比较少,后来就进入了当时一个互联网公司,叫中国黄页,中国黄页这公司后来一半的人分出来成立了阿里巴巴,当时是在那家公司是负责叫网页制作部,专门抠图,然后做一些企业网站,很简单,然后在99年的时候,庞升东进了宁波市信义中心,在管政府的机房,然后后来做个人网站的时候,又开始学一点简单的程序,所以早期的CSDN论坛,是自己经常泡的社区,也在这个社区上认识了好多人,那么后来到01年的时候,开始从事业单位辞职创业,做了一个证券网站,后来中间又做过几个公司,05年把公司从浙江搬到上海,就投资了现在的51.com网站。

(敢想敢做。有想法就一定要去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成长!不能只是停留在嘴巴上面的!)

互联网创业成功主要有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需求,当发现一个比较大的需求,然后尝试性地以最好
的方式来办法这个需求。
第二个就是速度,最常见的情况,可能是有一万个人想到,可能会有一万个人发现这
个需求,或者有一个很好的创意来满足这个需求,但是可能只有100个人,大多数的人想了半年,想了一年,后来没做,后来半年之后发现有人做出来了,可能只有100个人他后来真正去实现他这个东西,100个人里面,可能有的人他半年就把东西做出来了,而且实现得很好,可能有的人做一年都还有很多问题,或者公司都还没有搭起来,所以速度很重要。
第三个就是渠道,大家看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是腾讯,腾讯做了很多的业务,包
括QQ.com,包括凡是互联网能想到的,基本上还没想到腾讯没做的东西,但是QQ.com的流量非常大,远超新浪,所以说它基本上依赖了渠道的力量。

(中国人常说的八面来财就是这么一说的了!)


第二个主题,讲一下速度。速度它跟几个方面密切相关,是否有管理经验,是否有技术,好的执行力包括资本。庞升东从01年开始创业,刚开始第一个项目做得蛮 成功的,后来也做死了两个公司,没有做起来一个最大的原因,一个是技术不行,当时在宁波,找不到优秀的工程师,当时大多数的互联网人才集中在上海、北京这 些大城市,跟在北京的那些人才沟通,说希望让北京的人来上海,他还是会考虑,让他去杭州也会考虑,但让他去宁波,他问宁波在什么地方,所以这个是很大的一 个问题,所以后来就把公司搬到上海来,上海还是这块优势非常的明显。

(如果说要他来海南 我估计没有谁愿意去。。。这就是人才的问题了!!!为啥公司都在上海、北京、深圳多呢因为人才。)


51其实是被逼成为一个技术公司的,一方面是前面的一个失败的教训,觉得技术非常的重要,第二方面也确实由于新一代的web2.0,其实是有一定的技术壁垒的,这个还是不能轻视这方面的技术壁垒,尤其当流量越来越大的时候,技术壁垒还是有一些,比如像51现在的情况,一天上传1000多万张照片,每天有200多万篇日记交互非常强,没有视频,但带宽也跑到30几G的带宽,所以说如此大容量,如此多的存储需求,实际上技术是有相当的难度,那没有办法,在这 种需求的情况下,目前公司有100人左右的一个开发团队,正因为有比较好的技术团队,才支撑一个比较好的用户的体验。

人物二.趋势、盛大、巨人如何培养人才?
培养人才在趋势的做法,就是给员工舞台,然后他就是自己的编剧,他就是自己的导演。趋势在培养所谓的技术高手的层面上,在公司的框架当中是把人才分成两个方面来看:在技术这条路上看,首先要留住他,让工程师知道,工程师并不是低于管理者的。

也就是说在趋势科技,一个经理所拿到的薪资,不一定大于他所管理的工程师。因为我们必须让公司的团队知道,你喜欢 钻研技术,那是因为你的兴趣所在,你喜欢管理团队,你喜欢跟人打交道,那是你的兴趣所在。从一个公司角度看,我们鼓励人基于自己的兴趣做好他的发展,所以 从这样的情况了解员工的需求,然后安排去他可能适合的位置,很自然而然员工就会跟公司走得远,走得近。

(管理的人不一定要比技术人才拿更高的工资。所以我想做一个单纯的技术人员!)

“像我通常会跟我的团队的人员讲,不管是资深的还是资浅的。每年会问他们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想过你5年后干吗?我 会记得他们2006跟我讲什么,2007跟我讲什么,2008跟我讲什么,他有没有改变他的人生的五年规划,三年规划,我们尽可能在公司的范畴满足员工的 需要。我想这样子,员工就会成长,就会跟公司走在一起。”

(有的。我有做十年二十年的职业规划。)

在保持人员不流失方面,盛大游戏首席技术官朱继盛认为:“核心的思想只有一点,给相应的人自己的舞台,施展他自己的东西。”

比如说盛大集团的副总裁是80后的,如此年轻就成为一个上市公司的总裁,可见盛大在用人方面是没有限制的。再举一个例子,去年盛大优秀的员工离职 了,离职时并没有任何人劝他,他自己有创业的意愿。盛大有创业的机制,于是鼓励那个员工自己编一个游戏,让他在盛大的周围去工作。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正因 为盛大有完善的员工管理制度,人才流失是很少的,从而保持了团队的战斗力。

(当员工有一个好的想法之后公司应当能够去帮助他实现这个想法!)

人物三.Google张智威:分享云计算带来的若干好处
Google有超过100万台的机器,也是低估了,详细的数字还是一个机密,他最后跟大家强调,做研究还是需要更复杂的算法,如果想知道详细的情况,有一个链接,可以去看一下论文,技术还是非常重要,当用户不多的时候,技术可能不是那么重要,但是一旦需求量到一定数量级,技术往往会成为业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所以互联网缺乏的正是技术!)





阅读(932)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今日新闻2010-09-07

下一篇:瘦子如何变胖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