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6311951
  • 博文数量: 2065
  • 博客积分: 10377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2152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1-04 17:5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065)

文章存档

2012年(2)

2011年(19)

2010年(1160)

2009年(969)

2008年(153)

分类: Python/Ruby

2009-02-23 12:02:31

1.控制MYSQL主从数据库切换的SQL语句:
http://dev.mysql.com/doc/refman/5.1/zh/sql-syntax.html#replication-sql
2.切换操作的可以写SHELL脚本的:
Write a shell script by your own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steps.
1、reset master;
2、stop slave
Then the slave will become master machine.
3.Python研究的一些示例学习一下

4.写一个简单的Socket通讯模型来进行测试操作。
89当服务器:
90 91 当客户机:
然后我让89发送一条消息给90而且91不能接收到。

5.再述Socket中的一些细节的东西

socket.listen( backlog )

backlog指定最多允许多少个客户连接到服务器。它的值至少为1。收到连接请求后,这些请求需要排队,如果队列满,就拒绝请求。

  1. connection, address = socket.accept()

    调 用accept方法时,socket会时入“waiting”状态。客户请求连接时,方法建立连接并返回服务器。accept方法返回一个含有两个元素的 元组(connection,address)。第一个元素connection是新的socket对象,服务器必须通过它与客户通信;第二个元素 address是客户的Internet地址。#后面的接收操作与发送消息操作都是用它进行的哦!其中的address的格式如下:('127.0.0.1',4412)那我们就可以进行提取里面的第一个无组值出来的哦这个就是我们的客户端的IP值了!

  2. 第 五步是处理阶段,服务器和客户端通过send和recv方法通信(传输 数据)。服务器调用send,并采用字符串形式向客户发送信息。send方法返回已发送的字符个数。服务器使用recv方法从客户接收信息。调用recv 时,服务器必须指定一个整数,它对应于可通过本次方法调用来接收的最大数据量。recv方法在接收数据时会进入“blocked”状态,最后返回一个字符 串,用它表示收到的数据。如果发送的数据量超过了recv所允许的,数据会被截短。多余的数据将缓冲于接收端。以后调用recv时,多余的数据会从缓冲区 删除(以及自上次调用recv以来,客户可能发送的其它任何数据)。
6.最初的SOCKET原型通讯代码:
服务器端:
import socket,time,sys
serversocket=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try:
    serversocket.bind(('192.168.100.12',8001))
except Exception,e:
    print str(e)
    sys.exit("bind failed")
while True:
    serversocket.listen(2)
    connection,clientaddress=serversocket.accept()
    connection.send("SERVER>>connection successful")
    print "From the clientip is:"+clientaddress[0]
    clientMsg = connection.recv(1024)
    while clientMsg != "exit":
        if not clientMsg:
            break
        print clientMsg
        serverMsg = raw_input("SERVER>>>")
        connection.send("SERVER>>>"+serverMsg)
        clientMsg = connection.recv(1024)
  
connection.close()
   
客户端:
import socket
sock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sock.connect(('192.168.100.12',8001))
serverMsg = sock.recv(1024)
while serverMsg!="Exit":
    if not serverMsg:
        break
    print serverMsg
    clientMsg = raw_input("Client>>>")
    sock.send("CLIENT>>>"+clientMsg)
    serverMsg = sock.recv(1024)
sock.close()

修改过来:抓取到客户端的IP值然后有目的进行发送消息到指定的客户端程序。
开始布署到服务器上面测试
以上代码在局域网内是正常连接的。我现在将代码进行二次修改将程序的流程写成代码过来。

1.将客户端的代码倒为服务器端二次测试试试看吧!

要深入地学习一下socket的原理。另见第二章

如果建立起来了Socket通讯之后:之间有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就是说谁要先发送消息给对方去处理。
如果两个一直都不发送信息的话那就进入到了死循环了。一直在等待对方的消息过来。

在SOCKET中通讯的时候不能用传统的思维来处理判断问题的。比如说:
客户端发送消息:sock.send("CLIENT>>>s1 update success") 
然后下面有一条语句:print "kan kan kan hui ma"     
中间会有一定的时间差的。这个时间是消耗在了网络的传输过程中的。然后在serverMsg = sock.recv(1024) 的时候会拿到来自服务器端的数据。
这里面的思维一定要有跳跃性哦。
要想到数据丢过去之后会进行相关的处理然后处理完了之后再传送回来。这是一个过程!
[一定一定要将TCP/IP学好]做一个比较好的底层的通讯结构出来!

2009-03-03号
将Socket进行类封装。以便于将来的可复用性!
能够初始化对象之后能够调用类中的一些方法进行操作了!
可以实现发送消息与接收消息操作了!

2009-03-04号
开始将切换命令加入进来处理。
看看MYSQL集群操作!

将操作系统命令添加到代码中去吧!
现在开始测试了:
1.如果升级不出异常则表示升级成功

2.如果出现了异常怎么处理?















阅读(137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