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09-06-02 07:57:50
一、中国主要矮小品种猪种质概况 1)藏猪藏猪是我国较为古老的原始品种,系高原放牧猪种。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及比邻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边庆藏族自治州,交通极不便利的半农半牧区。海拔一般在2800~3500米的半山地带。长期生在长气候严寒、四季不分的高寒地区。年平均气温7~12℃,昼夜温差大,海拔高,空气干燥,日照长达2300小时左右,年降雨量600~700毫米,无霜期110~120天,在极其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主要通过自然选择作用而形成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形态和生理特点。如头长、嘴尖,适宜拱翻坚实草皮采食草根,体躯窄,前低后高呈楔形,适宜爬坡及在草灌丛中行动,四肢坚实,紧调查59头成年藏猪,1头藏公猪体尺测定(体重按公式计算),母猪平均体长85.1厘米±1.17厘米,胸围73.25±0.9厘米,体高49.92±0.58厘米,体重33.04千克。公猪体长85.1厘米,胸围34厘米,体高42厘米,体重25.91千克。 2)香猪香猪是全国畜禽资源调查中新发现的一个猪种,具有体型小,皮薄,肉嫩,骨细,早熟与肉质优良等特点。苗族自称这种猪为“别玉”,壮族群众称其为“牡”,汉族群众则称它为“香猪”,因用其断奶仔猪烤食,味香肉嫩,无膻腥味,故而此而获其美名。香猪产区位于贵州与广西接壤处,属低中山地带,海拔800米左右,地形陡峭,隔山相望相会难。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5~18℃,年降水量1100~1700毫米,相对湿度85%,无霜期多在280~302天,中心产区在丛江县的宰便区和加鸠区及环江县的明伦区和东兴区。居住壮苗侗、瑶少数民族,居住分散,人口密度少,交通十分闭塞,社会经济十分落后。香猪的形成已有数以百年的历史,早在30年代环江县志中就有记载。解放前的"子城河"香猪就是现在香猪之前身。少数民族有烤全猪待新朋好友的习俗,所以多自繁自养,近亲交配,而形成了不同的闭锁群体。经数代连续下来的结果使致死、不利基因逐渐淘汰,增加了部分等位基因的频率,也即是增加了基因纯合程度,使"小"体型的素责资幸存下来源。香猪是在粗放的饲养管理及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存的,秕谷,野草,树叶为主要饲料,没有圈舍,人对它也无特殊护理,就是因为它处于这样的艰苦条件才形成了它的不少优良特点,抗逆性强,对粗纤维有较强的消化力等等。香猪可以说是“一小”、“二纯”、“三香”、“四净”。香猪体躯短而矮小,被毛全黑,皮薄而细嫩,骨骼细小,头大小适中而较直,嘴中等长,额面部有纵行皱纹,形状多样,耳较小呈荷叶状。略向前伸稍下垂或两侧平伸,颈部短而细,背腰稍凹,腹部较大,斜尻,尾较长,四肢短细,前肢姿势端正,后肢蒂卧系,母猪乳头多5对。丛江和环江两地香猪头型稍有区别,环江香猪头较大,额宽嘴短而粗,体型上稍大于丛江香猪。(1)生长发育:香猪仔猪的初生重0.3~0.5千克,2月龄断奶个体重3.9千克,据调查6~12月龄的公猪,体重仅11.74千克,据产区测定,1岁左右的母猪体重28.75千克(体长70.5厘米,体高38.7厘米)。香猪的生长发育速度很慢,哺乳期的日增重仅为56.67克。四川省畜牧研究所测定香猪90~240日龄的生长发育,平均日增长仅176±34克。(2)殖性能:在产区农村,香猪小公猪70~90日龄性成熟,120日龄开始配种利用。小母猪四月龄开始发情,一般为六月龄,体重20千克左右初配,发情持续期3~4天,妊娠期115天左右,产仔数平均有5.4头,经产母猪6.6头,母猪泌乳率低,据调查20日龄窝重仅10.5千克,平均个体重2.3千克,60日龄窝重为22.97千克,平均个体重为3.86千克。由此而看,香猪的繁殖力低于其他猪种。(3)育肥性能:香猪在农家饲养育肥,常以60~70日龄断奶,断奶后采用吊架子育肥方式,催肥加喂些玉米等精料,一般8~10月龄屠宰,体重在40千克左右,日增重在130~160克,屠宰率63%,背膘厚3~3.6厘米,皮厚0.26~0.34厘米。花版油占胴体10.85%,大于苏白一倍多,10月龄的瘦肉率在44%左右。贵州农学院对香猪的育肥性能测定曾进行过两次,每次育肥期5个月(190~240日龄),个体重均未超过40千克,第一次试验测定,香猪体重为38.8千克,第二次重复测定为36.42千克,全期增重,平均日增重均低于对照组的惠水猪和苏白猪,差异极显著。,第二次重复测定为36.42千克,全期增重,平均日增重均低于对照组的惠水猪和苏白猪,差异极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