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967187
  • 博文数量: 403
  • 博客积分: 27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16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12-25 22:2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03)

文章存档

2016年(3)

2015年(16)

2014年(163)

2013年(222)

分类: Windows平台

2014-06-12 13:50:52

        软件设计要分层,就像TCP/IP七层协议一样,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层间只有接口函数作为层间交互的唯一通道。不能跨层访问。这些是基本的软件设计中的原则,老生常谈而已。单单看这些,丝毫没有一点新意,也没有太多的实际指导作用。近来工作中分析用到的软件架构,发现一些比较有意义的东西,与大家分享一下。

 

         软件分层,比如分为LAP应用层,DAT数据表示层,LDB驱动层,暂时分为这三个层,不多也不少,便于把问题说清楚。层间有接口相连,接口本质上也就是函数,一般函数都是有参数的,这些参数是什么呢?就是我要讲的中心:数据流。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数据流可以认为是接口的本质,接口函数的调用也就是将数据流在各个层间传递。那么动态看来,可以将软件架构想象成这样:三个层相当于三层楼,接口相当于电梯,电梯里面当然会有人,会有货物,也可能是空的,电梯上上下下,实际各个层间的数据交互。接口不过是个载体,数据流才是核心,数据流体现了各个模块的共性。电梯是唯一的上下层间的通道,当然,你说我从外面爬窗户进去,那也是可以的,不过那是反设计的,是Hacker的行为。

         再深入一些,接口实现数据流的传递,那么什么时候数据流开始传递呢?什么时候传递结束呢?开始和结束有什么要求吗?有什么标记吗?接口函数如何设计的呢?这又关系到模块的设计原则。还是以LATDATLDB三层来说,比如LDB中的CAN驱动模块,它负责接收和发送CAN报文,如何设置LDBDAT间的接口呢?一般有两个思路:

A:设置一个缓冲区,将接收到的消息存储到缓冲区中,提供一个函数,由上层来提取缓冲区中的消息,这是比较典型的设计方式,下层被动,完全是上层访问下层,而下层不能访问上层。

B:在CAN的中断接收函数中,调用一个回调函数,这个回调函数由上层来提供,实现将接收到的CAN报文拷贝到上层DAT,根据回调函数形式不同,实现不同控制功能。

         对比这两个实现方式,各有优劣,A设计在中断中做的事情比较少,负载较低,但是要提供缓冲区,且要管理缓冲区,报文过快的话,很容易导致缓冲区溢出,且上层从缓冲区提取数据时,这时可能又有新的报文写入缓冲区(典型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维护起来比较麻烦。B设计在中断中调用回调函数,此函数由上层提供,你可以自由设计这个回调函数的形式,以实现充分控制,比如回调函数调用后,设置一个标志位或发送一个消息或激活一个任务让DAT层的其它模块对数据开始分析,极端一点也可以这样,一路回调函数直接LAP层,也就是说,中断引起了一系列的回调函数,包括DAT层和LAP层的,这个时候中断作为系统运行的唯一动力,连日常的周期性任务都省略了。当然也有缺点,中断中执行动作过多,会导致负载上升,甚至影响其它中断响应。比较良好的设计是,回调函数将数据拷贝到DAT的缓冲区,然后再激活一个任务来处理这些数据。

 

         从上面分析可看出,接口的设计可以是正向的,下层提供函数给上层使用,也可以是逆向的,由上层提供函数供下层来使用。一般来说,正向时表示有所需则有所取,上层用时才取,有一定的周期性,实时性不高,有点慢条斯理的味道。而逆向时则是事件型的,发生了就通过回调函数通知上层,实时性比较高。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你可以认为是数据流通过接口从LDB传递给了DAT层,通过中断函数中的回调函数实现,传递到DAT层以后,通过回调函数接口的设计进行下一步动作。那么,我可以认为数据流是系统运行的一个动力(你说中断也可以,但是中断只是硬件概念在LDB中才会有,DATLAP中没有中断的概念),底层由中断驱动将数据流传递到DAT层,DAT层再通过其它手段比如启动一个新任务,或通过周期性任务,这就是系统运行动力切换,这些任务作为新的动力源,将数据流继续传递到LAP层。无论系统运行动力如何切换,数据流始终是系统运行动力处理的核心。

 

        先写到这里吧,语言水平不行,表达不清楚,且自己思想也不太成熟,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有个体会:

1:软件架构设计是个复杂,难以理解,要悟性的活,不深入思考是无法得到其精华的。平时工作一点小悟,愿与同行交流。

2:架构设计是个全息的系统,任何一个架构相关的名词都可以映射出整个架构。

阅读(726)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C的“类型提升”

下一篇:一、Netfilter简介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