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qsh

  • 博客访问: 3948677
  • 博文数量: 1015
  • 博客积分: 15904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857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7-04 19:1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015)

文章存档

2019年(1)

2017年(1)

2016年(19)

2015年(27)

2014年(30)

2013年(95)

2012年(199)

2011年(72)

2010年(109)

2009年(166)

2008年(296)

分类:

2009-12-06 22:11:24

 

发布: 2009-5-13 16:57 | 作者: | 来源: 江苏招标网2009版

谈英语思维
【前 言】
著名语言学家Greg Thomson说的:“外语学习的原理是如此之复杂,以至于没有人能说清楚;但掌握语言的过程又是如此之简单,以至于不需要说清楚。”讨论语言学习的原理,是件非常复杂的事,我当然也没把握能描述得很清楚。因为外语学习就连学术界都存在很多尖锐的争论,本人也不敢说自己能提出多么把握的解释。不过本人有个爱好就是看书,没事的时候看了一些老前辈的“秘笈”,许多语言觉得不错,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又对自己有一定的开导作用,所以也拿来“充当”一下,但并无糊弄大家之意,本是冲着评审而来,所以通过当然开心,如果不成,能跟大家探讨一下外语学习和教学的真谛,对外语教学工作者有所启发,也就知足了。
【摘 要】:中国人学英语很费力,这与我们没有形成好的英语思维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我们需要认识到用英语进行思维的重要性,并能正确看待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定势,克服不利的影响,深入探究英语思维的教学原则,努力提高我们学习英语的水平。
【关键词】:英语学习 英语思维 思维定势 教学原则
我们先从哑巴英语说起。哑巴英语是特指学习了几年以上的英语,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听说能力很差或根本不会的情况。现在的许多大学生,甚至英语专业的,已经学英语十年以上,英语水平高吗?当然高,他们是考出来成绩没人能比啊,可还是不会起码的交流,而且我不是笑话他们,随便拿起一本英文小说,我们会发现不靠其他工具连一页都看不下去,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
那“哑巴英语”是如何造成的呢?估计很多人会说是“应试教育”造成的。我会考试,所以听不懂,不会说。这显然没抓对因果关系,“应试教育”没有让你不说话啊,你说不来怎么能全怪我呢?又有人就会说了:是单词量小或单词不会应用,所以要多背单词;还有人说语法不好,组织句子不熟练,而且CHINGLISH(汉语式英语)就是语法问题嘛,所以要多研究学习英文语法知识;又有人说罪魁祸首还是没机会用英文交流,如果有英文环境和交流机会就好了,于是努力寻找,很多人在大街上拦住外国人聊天。既然大家能提出来,都应该有一定的道理,那么我来分析一个问题,看看大家能不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来。
我在教学生(初中生)数字的时候常会这样练习,现在我来说一句外语大家也来听听:“SIX FIVE SENVEN THREE SIX EIGHT NINE FOUR”。简单吗?简单。你们听到了什么?
答:六个数字,可能是个电话号。
是几啊?
“六五七…什么什么四。”这是一般同学的答案。
呵呵,为什么没听懂?原因呢?是单词量的问题?当然不是,谁不会那些数字;是语法问题?不是,这里哪有什么语法;是发音问题?不是,现在小学就学英语,几个数字谁会读不准。那是什么?
有同学答:您说得太快了。
可我用的是正常速度呀?外国人不就这速度告诉别人电话号码吗?哪用一个一个慢慢蹦呀?正常速度为什么你听不懂?
有人答:是不熟练。
老师从三年级就教你英语了,你还说不熟,太对不起老师了啊。再说就算你非说不熟,那到底是哪个字听不明白呀?
答:好象都明白,可怎么感觉反应不过来呢?老师我反应慢。
呵呵,都是个正常人,反应挺正常的。可我倒要问了:你在那里反应什么呢?
学生这时可能是想不到说什么的,但亲爱的读者您一定知道:他在想汉语。因为你也曾经(甚至现在)也是这样学英语的,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脑子里肯定是在这么做。我们许多人都有这样一个习惯,边听边想汉语是什么,坐在那里在脑子里把它们飞快地转换成中文,可惜的是你还没转完,人家已经把英语说完了。马克思在谈到自己学习外语的经验时说:一个人在学习外语时要完全忘记自己的本族语。
原因找到了,大家原来都在那里默默地翻译呢,可我们没一个翻过来的,这到底是何故?
其实英文中文差不多,正常说话速度是每分钟120到180个字左右,一般一句话两三秒种就结束了。不过对于英语,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就算所有单词都会,发音语法都没问题,但需要把所有英文字都翻译成中文才明白(还不包括提分析语法),那需要多长时间?至少四、五秒。这时第二句已经开始了,你还听得到吗?听不到,谈何听得懂?障碍已经产生了。也许短句子还好凑合,比如HOW ARE YOU?WHERE ARE YOU FROM?估计再快点也没问题。再长一些的就不行了,只能听出前几个和最后几个单词。科学家做过实验:如果听到外语需要必须在大脑中翻译的话,正常速度的语言一般人只能翻译到第三个字就跟不上了,个别人能翻出四个,几乎没有人能超过四个。英语句子又不是中国的诗歌,怎么可能都那么短。所以我们很多同学总在那里重复简单英语而提不高。那我练得特熟,翻得特快,行吗?恐怕永远也不行。
可大家为什么非在脑子里翻译不可呢?许多常背英语的人知道,背英文时实际上脑子里空空没概念,当想不起来接下去是什么时,想一下中文解释就明白了。所以许多人学(包括外国人)英语都在那里努力“转换”,但又做不到。那能不能不想中文,听到英文直接就理解?可以,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状态?答案很简单:要能用英文思维就行,说白了就是会用英文想事儿了。“会用任何语言流利交流的前提是必须能用这种语言思考,做不到的就永远不能正常交流。”这是结论,没有英文思维,可能永远也听不懂正常速度的英文,永远也听不了长句子。
一、英语思维的重要性
在当前英语教学中,忽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现象较为普遍,把英语教学变成题海教学、死记硬背的教学在课堂上仍不绝于视听。因此,研究英语思维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先想这样一个问题,用翻译和语法分析去“思维”英语行不行?
首先想想我们怎么说英语?我们是不是说英语没说出口之前,脑海中已经有工工整整的中文(先)、英文(后)存在了?其实大家说汉语都不可以这样做,我们不可能在说中文时,一句话都说一半了,脑子里能预先清楚知道后半句的所有字,只有继续说才知道。所以还没说出英语,我们已经不对了。然后再把这一句的所有中文单词找到对应的英文。现在能说了吗?当然不行,为什么?我们还得组织一下句子,想一下语法吧!用什么时态?过去时?完成时?现在时?进行时?将来时?单数复数?要加S吗?男他女她?看看我们要说一句英语有多费力气,所以我们的英语其实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翻译出来的。而有的学生急于表达,心中有几个单词赶紧地说来,于是CHINGLISH就出来了。难道是我们不熟悉语法知识吗?当然不是。因为根本来不急。大量的实验告诉我们,语法知识的多少和交流的流利程度甚至正确度是没有丝毫关系的。语法书倒背如,还是不能交流,还是出语法错。原因很简单,从说话的思维机制上讲,人在说话时,大脑是禁止思考语法规则的。一旦想规则,人就不能说话了。想一下我们中文都说得这么流利,可有谁会去考虑主语用这个,谓语用那个,状语放在这里…根本不可以,果真如此的话,恐怕我们连汉语也说不出来了!那英语也一样嘛。所以语法知识不但不帮助形成英语思维,反而在捣乱。
学习英语要与思维直接联系,培养学习者英语思维的能力是英语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学生只有掌握了英语,才能真正用英语进行思维,反过来,学会用英语进行思维,将有助于掌握英语。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认为:“思维是内在认识活动历程,在此历程中,个人运用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讯息,重新予以组和,从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中获得新的理解与意义。”
二、正确看待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一种思维的惯性,即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的思维方式,或者说人们按习惯了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习惯性思维。人们在提到思维定势时,常常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思维定势,往往对其持否定态度:认为思维定势是一种妨碍人们学习的不良思维,是应该克服的坏习惯。
其实思维定势具有双重作用,对于英语学习很重要。英语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思维形成思维定势,而后又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突破旧的思维定势,形成新的思维定势,如此反复螺旋式上升,从而使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甚至可以说形成英语思维其实就是一种新的思维定势(相对于我们汉语的思维定势),只不过在这种新思维定势中我们要克服旧的汉语思维定势,也要克服学习英语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的消极内容。
三、英语思维教学的原则
(1)扎扎实实地搞好基础教学
思维和语言有区别也有联系。从思维的特点来看,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思维的工具;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思维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但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予以充实、发展。没有语言的思维是空洞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所以首先要有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思维能力的培养总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之上,基础知识应该说是教学中的侧重点。英语知识越丰富,越易产生思维的火花。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搞好基础教学,加强基础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基本技能的教学,以促进思维的发展。
(2)创设情境教学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课程标准》强调 “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我们知道语言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教师们,特别是英语教师在上课时要创设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但也有可能创设的教学情境会出现一定的误区。比如,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与本节课无关;创设的情境与本节课有关,但不能从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有人认为创设的情境必须是学生经历过的,否则情境与学生“太远”。其实我们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创设的情境必须与本节课有紧密的联系,并能从中提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当然创设的情境可以是学生经历过的、也可以是学生听说过的、也可以是见过的、还可以是学生能够理解的内容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体。”情境教学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如果学生学了,却用不到,思维如何才能培养出来,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会探索、会学习、会运用英语。有许多优秀学习英语的节目和杂志,比如 “空中英语教室”,“大家说英语”等都很重视情境教学。
(3)、尽可能不用翻译
尽可能不用翻译能体现英语思维训练的直接性,可以说是训练英语思维的迈出的第一步。成功的英语学习者,不会经常地借助翻译。而且我们学的英语越多,我们越会发现翻译是一种障碍,有些东西从汉语中找不到合适的翻译。不仅如此,在我们的头脑里还应该用英语词汇进行思维,比如学习“灯”这一词,应该努力做到看到物体想到英文而不是“灯”这一概念。可不用中文,怎样使学生理解生词呢?其实现在的教材已经很注重这一点。而在的牛津英语基本每个单元都有match the words on the left with the meanings on the right,就是用英语来思考英语,我们也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加强学生对生词的理解:
1) 对比 用于一些表示特性的形容词。
My school bag is light, but yours is heavy.
These exercises are very hard and those exercises are very difficult, too.
2) 归类 用于一些表明类别的名词。
Oranges are fruit. Apples are fruit, too.
3) 联想 用于一些相互关联的动作或现象。
It's raining. My shoes are wet.
4) 概括 用于一些意义较抽象的词。
Both John and Tom are boys.
John and Tom are both in Class Two.
5) 一些不用翻译的人名,地名,国名等,只让学生明白性别等即可。
(4)、语音训练贯穿始终
语言是由一连串语音符号组成的,说话时语气、语调和感情本身就是思想内容的折射;不同的重音位置也会赋予句子不同的含义。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并感受到这一点,并能达到"听话听音",这也是英语思维的重要内容。在学生们自己的朗读和说话中,教师也要求他们用不同的语音、语调和语气来丰富文字本身的含义并表明其蕴含的言外之意,让他们"话里有话",这样语言才会在思维中活起来。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基础是关键。一开始就深入到思维也是不太容易的,要先规范语言,再进一步控制思想,训练用英语思维。我们要让学生们的头脑尽快进入用英语思考和提问的准备阶段。一有问题,便用英语及时向教师反馈,使得用英语提问和表达成为他们自身的需要和习惯,并使之逐渐深入到他们的思维活动中去。英语教学活动在侧重语言知识的同时,应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语言的学习和思维的训练可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和头脑运转获得知识的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我想这是我们每个教育者都想要的结果。
阅读(71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