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676077
  • 博文数量: 585
  • 博客积分: 1461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740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5-15 10:52
文章存档

2013年(5)

2012年(214)

2011年(56)

2010年(66)

2009年(44)

2008年(200)

分类: C/C++

2012-01-27 03:50:53

 MFC 技巧之二
分类: 2.3 VC技巧收集 186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举报

11. 修改主窗口风格 

AppWizard生成的应用程序框架的主窗口具有缺省的窗口风格,比如在窗口标题条中自动添加文档名、窗口是叠加型的、可改变窗口大小等。要修改窗口的 缺省风格,需要重载CWnd::PreCreateWindow(CREATESTRUCT& cs)函数,并在其中修改CREATESTRUCT型参数cs。
CWnd::PreCreateWindow 函数先于窗口创建函数执行。如果该函数被重载,则窗口创建函数将使用CWnd::PreCreateWindow 函数返回的CREATESTRUCT cs参数所定义的窗口风格来创建窗口;否则使用预定义的窗口风格。
CREATESTRUCT结构定义了创建函数创建窗口所用的初始参数,其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tagCREATESTRUCT { 
LPVOID lpCreateParams; // 创建窗口的基本参数 
HANDLE hInstance; // 拥有将创建的窗口的模块实例句柄 
HMENU hMenu; // 新窗口的菜单句柄 
HWND hwndParent; // 新窗口的父窗口句柄 
int cy; // 新窗口的高度 
int cx; // 新窗口的宽度 
int y; // 新窗口的左上角Y坐标 
int x; // 新窗口的左上角X坐标 
LONG style; // 新窗口的风格 
LPCSTR lpszName; // 新窗口的名称 
LPCSTR lpszClass; // 新窗口的窗口类名 
DWORD dwExStyle; // 新窗口的扩展参数 
} CREATESTRUCT; 

CREATESTRUCT结构的style域定义了窗口的风格。比如,缺省的MDI主窗口的风格中就包括FWS_ADDTOTITLE(在标题条中显示当 前的工作文档名)、FWS_PREFIXTITLE(把文档名放在程序标题的前面)、WS_THICKFRAME(窗口具有可缩放的边框)等风格。由于多 种风格参数由逻辑或(“|”)组合在一起的,因此添加某种风格,就只需用“|”把对应的参数加到CREATESTRUCT结构的style域中;删除已有 的风格,则需用“&”连接CREATESTRUCT结构的style域与该风格的逻辑非值。
CREATESTRUCT结构的x、y、cx、cy域分别定义了窗口的初始位置和大小,因此,在CWnd::PreCreateWindow 函数中给它们赋值,将能定义窗口的初始显示位置和大小。
下例中的代码将主框窗口的大小将固定为1/4屏幕,标题条中仅显示窗口名,不显示文档名。

BOOL CMainFrame::PreCreateWindow(CREATESTRUCT& cs) 

// TODO: Modify the Window class or styles here by modifying 
// the CREATESTRUCT cs 

// 修改主窗风格 
cs.style &= ~FWS_ADDTOTITLE; //去除标题条中的文档名 
cs.style &= ~WS_THICKFRAME; //去除可改变大小的边框 
cs.style |= WS_DLGFRAME; //增加不能改变大小的边框 

// 确定主窗的大小和初始位置 
int cxScreen = ::GetSystemMetrics(SM_CXSCREEN);//获得屏幕宽 
int cyScreen = ::GetSystemMetrics(SM_CYSCREEN); //获得屏幕高 
cs.x = 0; // 主窗位于左上角 
cs.y = 0; 
cs.cx = cxScreen/2; // 主窗宽为1/2屏幕宽 
cs.cy = cxScreen/2; // 主窗高为1/2屏幕高 
return CMDIFrameWnd::PreCreateWindow(cs); 
}

12. 控制滚动条 

BOOL CDiagramShowView::PreTranslateMessage(MSG* pMsg) 

"CFileTreeDoc* pDoc = (CFileTreeDoc*)GetDocument();
"CPoint point = GetScrollPosition();
"
"if(pMsg->message == WM_KEYDOWN) 
"{ 
""switch(pMsg->wParam) 
""{ 
""case VK_LEFT:
"""if( point.x > 10)
"""{
""""EndPoint.x = EndPoint.x - 10;
""""EndPoint.y = EndPoint.y;
"""}
"""else
"""{
""""EndPoint.x = 0;
""""EndPoint.y = EndPoint.y;
"""}
"""ScrollToPosition(EndPoint);
"""InvalidateRect(NULL,TRUE);
"""break;
""case VK_RIGHT:
"""if( point.x < pDoc->intDiagramColumnCount * pDoc->intColumnWidth - 10 )
"""{
""""EndPoint.x = EndPoint.x + 10;
""""EndPoint.y = EndPoint.y;
"""}
"""else
"""{
""""EndPoint.y = pDoc->intDiagramColumnCount * pDoc->intColumnWidth;
""""EndPoint.x = EndPoint.x;
"""}
"""ScrollToPosition(EndPoint);
"""InvalidateRect(NULL,TRUE);
"""break;
""case VK_UP:
"""if( point.y > 10)
"""{
""""EndPoint.y = EndPoint.y - 10;
""""EndPoint.x = EndPoint.x;
"""}
"""else
"""{
""""EndPoint.y = 0;
""""EndPoint.x = EndPoint.x;
"""}
"""ScrollToPosition(EndPoint);
"""InvalidateRect(NULL,TRUE);
"""break;
""case VK_DOWN:
"""if( point.y < pDoc->intDiagramRowCount * pDoc->intRowHeight - 10 )
"""{
""""EndPoint.y = EndPoint.y + 10;
""""EndPoint.x = EndPoint.x;
"""}
"""else
"""{
""""EndPoint.y = pDoc->intDiagramRowCount * pDoc->intRowHeight;
""""EndPoint.x = EndPoint.x;
"""}
"""ScrollToPosition(EndPoint);
"""InvalidateRect(NULL,TRUE);
"""break;
""default:
"""break;
""} 
"} 
"return FALSE;



// 通过正负号判断是向上还是向下滚动
if(zDelta==120) 
向上滚动
if(zDelta==-120)
向下滚动

BOOL CDiagramShowView::OnMouseWheel(UINT nFlags, short zDelta, CPoint pt) 
{
"CFileTreeDoc* pDoc = (CFileTreeDoc*)GetDocument();
"CPoint point = GetScrollPosition();
"
"if(zDelta==120)
"{
""if( point.y >= 20 )
""{
"""EndPoint.x = point.x;
"""EndPoint.y = point.y;
"""
"""EndPoint.x = EndPoint.x;
"""EndPoint.y = EndPoint.y - 20;
""}
""else
""{
"""EndPoint.x = EndPoint.x;
"""EndPoint.y = 0;
""}
"}
"
"if(zDelta==-120)
"{
""if( point.y <= pDoc->intDiagramRowCount * pDoc->intRowHeight - 20 )
""{
"""EndPoint.x = point.x;
"""EndPoint.y = point.y;
"""
"""EndPoint.x = EndPoint.x;
"""EndPoint.y = EndPoint.y + 20;
""}
""else
""{
"""EndPoint.x = EndPoint.x;
"""EndPoint.y = EndPoint.y;
""}
"}
"
"ScrollToPosition(EndPoint);
"InvalidateRect(NULL,TRUE);
"return CScrollView::OnMouseWheel(nFlags, zDelta, pt);
}

13. 属性页处理通知消息 

CPropertyPageImpl有一个消息映射处理WM_NOTIFY。如果通知代码是PSN_*的值,OnNotify()就会调用相应的通知处理函数。这使用了编译阶段虚函数机制,从而使得派生类可以很容易的重载这些处理函数。
由于WTL 3和WTL 7设计的改变,从而存在两套不同的通知处理机制。在WTL 3中通知处理函数返回的值与PSN_*消息的返回值不同,例如,WTL 3是这样处理PSN_WIZFINISH的:

case PSN_WIZFINISH:
lResult = !pT->OnWizardFinish();
break;
OnWizardFinish()期望返回TRUE结束向导,FALSE阻止关闭向导。这个方法很简陋,但是IE5的通用控件对 PSN_WIZFINISH处理的返回值添加了新解释,他返回需要获得焦点的窗口的句柄。WTL 3的程序将不能使用这个特性,因为它对所有非0的返回值都做相同的处理。
在WTL 7中,OnNotify() 没有改变 PSN_* 消息的返回值,处理函数返回任何文档中规定的合法数值和正确的行为。当然,为了向前兼容,WTL 3 仍然使用当前默认的工作方式,要使用WTL 7的消息处理方式,你必须在中including atldlgs.h一行之前添加一行定义:
#define _WTL_NEW_PAGE_NOTIFY_HANDLERS
编写新的代码没有理由不使用WTL 7的消息处理函数,所以这里就不介绍WTL 3的消息处理方式。
CPropertyPageImpl 为所有消息提供了默认的通知消息处理函数,你可以重载与你的程序有关的消息处理函数完成特殊的操作。默认的消息处理函数和相应的行为如下:
int OnSetActive() - 允许页面成为激活状态
BOOL OnKillActive() - 允许页面成为非激活状态
int OnApply() - 返回 PSNRET_NOERROR 表示应用操作成功完成
void OnReset() - 无相应的动作
BOOL OnQueryCancel() - 允许取消操作
int OnWizardBack() - 返回到前一个页面
int OnWizardNext() - 进行到下一个页面
INT_PTR OnWizardFinish() - 允许向导结束
void OnHelp() - 无相应的动作
BOOL OnGetObject(LPNMOBJECTNOTIFY lpObjectNotify) - 无相应的动作
int OnTranslateAccelerator(LPMSG lpMsg) - 返回 PSNRET_NOERROR 表示消息没有被处理 
HWND OnQueryInitialFocus(HWND hWndFocus) - 返回 NULL 表示将按Tab Order顺序的第一个控件设为焦点状态
14.使工具条上的按钮点击一次为按下,再点击才弹起 
bCheck=m_RtfEditToolBar.GetToolBarCtrl().IsButtonChecked(ID_TB_BOLD);
m_RtfEditToolBar.GetToolBarCtrl().CheckButton(ID_TB_BOLD, !bCheck);
15. VC中基于 Windows 的精确定时 
  
在工业生产控制系统中,有许多需要定时完成的操作,如定时显示当前时间,定时刷新屏幕上的进度条,上位 机定时向下位机发送命令和传送数据等。特别是在对控制性能要求较高的实时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中,就更需要精确定时操作。
  众所周知,Windows 是基于消息机制的系统,任何事件的执行都是通过发送和接收消息来完成的。 这样就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一旦计算机的CPU被某个进程占用,或系统资源紧张时,发送到消息队列 中的消息就暂时被挂起,得不到实时处理。因此,不能简单地通过Windows消息引发一个对定时要求 严格的事件。另外,由于在Windows中已经封装了计算机底层硬件的访问,所以,要想通过直接利用 访问硬件来完成精确定时,也比较困难。所以在实际应用时,应针对具体定时精度的要求,采取相适 应的定时方法。
  VC中提供了很多关于时间操作的函数,利用它们控制程序能够精确地完成定时和计时操作。本文详细介绍了 VC中基于Windows的精确定时的七种方式.
  方式一:VC中的WM_TIMER消息映射能进行简单的时间控制。首先调用函数SetTimer()设置定时 间隔,如SetTimer(0,200,NULL)即为设置200ms的时间间隔。然后在应用程序中增加定时响应函数 OnTimer(),并在该函数中添加响应的处理语句,用来完成到达定时时间的操作。这种定时方法非常 简单,可以实现一定的定时功能,但其定时功能如同Sleep()函数的延时功能一样,精度非常低,最小 计时精度仅为30ms,CPU占用低,且定时器消息在多任务操作系统中的优先级很低,不能得到及时响 应,往往不能满足实时控制环境下的应用。只可以用来实现诸如位图的动态显示等对定时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如示例工程中的Timer1。 
  方式二:VC中使用sleep()函数实现延时,它的单位是ms,如延时2秒,用sleep(2000)。精度非常 低,最小计时精度仅为30ms,用sleep函数的不利处在于延时期间不能处理其他的消息,如果时间太 长,就好象死机一样,CPU占用率非常高,只能用于要求不高的延时程序中。如示例工程中的Timer2。
  方式三:利用COleDateTime类和COleDateTimeSpan类结合WINDOWS的消息处理过程来实现秒级延时。如示例工程中的Timer3和Timer3_1。以下是实现2秒的延时代码: 
   COleDateTime   start_time = COleDateTime::GetCurrentTime();
   COleDateTimeSpan end_time= COleDateTime::GetCurrentTime()-start_time;
   while(end_time.GetTotalSeconds()< 2) //实现延时2秒
   { 
       MSG  msg;
       GetMessage(&msg,NULL,0,0);
       TranslateMessage(&msg); 
       DispatchMessage(&msg);
       
       //以上四行是实现在延时或定时期间能处理其他的消息,
       //虽然这样可以降低CPU的占有率,
       //但降低了延时或定时精度,实际应用中可以去掉。
       end_time = COleDateTime::GetCurrentTime()-start_time;
   }//这样在延时的时候我们也能够处理其他的消息。   
  方式四:在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VC中可以利用GetTickCount()函数,该函数的返回值是 DWORD型,表示以ms为单位的计算机启动 后经历的时间间隔。精度比WM_TIMER消息映射高,在较 短的定时中其计时误差为15ms,在较长的定时中其计时误差较低,如果定时时间太长,就好象死机一样,CPU占用率非常高,只能用于要求不高的延时程序 中。如示例工程中的Timer4和Timer4_1。下列代码可以实现50ms的精确定时:
    DWORD dwStart = GetTickCount();
    DWORD dwEnd  = dwStart;
    do
    {
     dwEnd = GetTickCount()-dwStart;
    }while(dwEnd <50);
为使GetTickCount()函数在延时或定时期间能处理其他的消息,可以把代码改为:
    DWORD dwStart = GetTickCount();
    DWORD dwEnd  = dwStart;
    do
    {
       MSG  msg;
       GetMessage(&msg,NULL,0,0);
       TranslateMessage(&msg); 
       DispatchMessage(&msg);
       dwEnd = GetTickCount()-dwStart;
    }while(dwEnd <50);
虽然这样可以降低CPU的占有率,并在延时或定时期间也能处理其他的消息,但降低了延时或定时精度。
  方式五:与GetTickCount()函数类似的多媒体定时器函数DWORD timeGetTime(void),该函数定时精 度为ms级,返回从Windows启动开始经过的毫秒数。微软公司在其多媒体Windows中提供了精确定时器的底 层API持,利用多媒体定时器可以很精确地读出系统的当前时间,并且能在非常精确的时间间隔内完成一 个事件、函数或过程的调用。不同之处在于调用DWORD timeGetTime(void) 函数之前必须将 Winmm.lib 和 Mmsystem.h 添加到工程中,否则在编译时提示DWORD timeGetTime(void)函数未定义。由于使用该 函数是通过查询的方式进行定时控制的,所以,应该建立定时循环来进行定时事件的控制。如示例工程中的Timer5和Timer5_1。
  方式六:使用多媒体定时器timeSetEvent()函数,该函数定时精度为ms级。利用该函数可以实现周期性的函数调用。如示例工程中的Timer6和Timer6_1。函数的原型如下: 
    MMRESULT timeSetEvent( UINT uDelay, 
                UINT uResolution, 
                LPTIMECALLBACK lpTimeProc, 
                WORD dwUser, 
                UINT fuEvent )
  该函数设置一个定时回调事件,此事件可以是一个一次性事件或周期性事件。事件一旦被激活,便调用指定的回调函数, 成功后返回事件的标识符代码,否则返回NULL。函数的参数说明如下:
    uDelay:以毫秒指定事件的周期。
    Uresolution:以毫秒指定延时的精度,数值越小定时器事件分辨率越高。缺省值为1ms。
    LpTimeProc:指向一个回调函数。
    DwUser:存放用户提供的回调数据。
    FuEvent:指定定时器事件类型:
    TIME_ONESHOT:uDelay毫秒后只产生一次事件
    TIME_PERIODIC :每隔uDelay毫秒周期性地产生事件。   
  具体应用时,可以通过调用timeSetEvent()函数,将需要周期性执行的任务定义在LpTimeProc回调函数 中(如:定时采样、控制等),从而完成所需处理的事件。需要注意的是,任务处理的时间不能大于周期间隔时间。另外,在定时器使用完毕后, 应及时调用timeKillEvent()将之释放。 
  方式七:对于精确度要求更高的定时操作,则应该使用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和 QueryPerformanceCounter()函数。这两个函数是VC提供的仅供Windows 95及其后续版本使用的精确时间函数,并要求计算机从硬件上支持精确定时器。如示例工程中的Timer7、Timer7_1、Timer7_2、 Timer7_3。
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函数和QueryPerformanceCounter()函数的原型如下:
    BOOL 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LARGE_INTEGER *lpFrequency);
    BOOL QueryPerformanceCounter(LARGE_INTEGER *lpCount);
  数据类型ARGE_INTEGER既可以是一个8字节长的整型数,也可以是两个4字节长的整型数的联合结构, 其具体用法根据编译器是否支持64位而定。该类型的定义如下:
    typedef union _LARGE_INTEGER
    {
      struct
      {
       DWORD LowPart ;// 4字节整型数
       LONG HighPart;// 4字节整型数
      };
      LONGLONG QuadPart ;// 8字节整型数
      
    }LARGE_INTEGER ;
  在进行定时之前,先调用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函数获得机器内部定时器的时钟频率, 然后在需要严格定时的事件发生之前和发生之后分别调用QueryPerformanceCounter()函数,利用两次获得的计数之差及时钟频率,计算 出事件经 历的精确时间。下列代码实现1ms的精确定时:
    LARGE_INTEGER litmp; 
    LONGLONG QPart1,QPart2;
    double dfMinus, dfFreq, dfTim; 
    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litmp);
    dfFreq = (double)litmp.QuadPart;// 获得计数器的时钟频率
    QueryPerformanceCounter(&litmp);
    QPart1 = litmp.QuadPart;// 获得初始值
    do
    {
     QueryPerformanceCounter(&litmp);
     QPart2 = litmp.QuadPart;//获得中止值
     dfMinus = (double)(QPart2-QPart1);
     dfTim = dfMinus / dfFreq;// 获得对应的时间值,单位为秒
    }while(dfTim<0.001);
  其定时误差不超过1微秒,精度与CPU等机器配置有关。 下面的程序用来测试函数Sleep(100)的精确持续时间:
    LARGE_INTEGER litmp; 
    LONGLONG QPart1,QPart2;
    double dfMinus, dfFreq, dfTim; 
    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litmp);
    dfFreq = (double)litmp.QuadPart;// 获得计数器的时钟频率
    QueryPerformanceCounter(&litmp);
    QPart1 = litmp.QuadPart;// 获得初始值
    Sleep(100);
    QueryPerformanceCounter(&litmp);
    QPart2 = litmp.QuadPart;//获得中止值
    dfMinus = (double)(QPart2-QPart1);
    dfTim = dfMinus / dfFreq;// 获得对应的时间值,单位为秒   
  由于Sleep()函数自身的误差,上述程序每次执行的结果都会有微小误差。下列代码实现1微秒的精确定时:
    LARGE_INTEGER litmp; 
    LONGLONG QPart1,QPart2;
    double dfMinus, dfFreq, dfTim; 
    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litmp);
    dfFreq = (double)litmp.QuadPart;// 获得计数器的时钟频率
    QueryPerformanceCounter(&litmp);
    QPart1 = litmp.QuadPart;// 获得初始值
    do
    {
     QueryPerformanceCounter(&litmp);
     QPart2 = litmp.QuadPart;//获得中止值
     dfMinus = (double)(QPart2-QPart1);
     dfTim = dfMinus / dfFreq;// 获得对应的时间值,单位为秒
    }while(dfTim<0.000001);
其定时误差一般不超过0.5微秒,精度与CPU等机器配置有关。

16. 为对话框中的控件增加提示的简单方法 

我学VC从VC知识库中得到不少好处,相来都是一些热心朋友们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本工程可分五步:
1、建一个基于对话框的程序TipTest,在CTipTestDlg中增加成员变量:CToolTipCtrl m_tip[2],CWnd *m_pSub[2];
2、在CTipTestDlg::OnInitDialog()函数中增加如下代码: 
     pSub[0] = GetDlgItem(IDC_RADIO1);   //得到单选按钮的指针
     pSub[1] = GetDlgItem(IDC_BUTTON1);

"m_tip[0].Create(pSub[0],TTS_ALWAYSTIP); //创建CToolTipCtrl
"m_tip[0].AddTool(pSub[0]);        //将CToolTipCtrl与相应的控件对应起来

"m_tip[1].Create(pSub[1],TTS_ALWAYSTIP);
"m_tip[1].AddTool(pSub[1]);

"m_tip[0].SetTipTextColor(RGB(0,0,255)); //设定文字的颜色
     m_tip[0].SetDelayTime(150);       //设定提示文字在控件上停留的时间

3、重载CTipTestDlg::PreTranslateMessage(MSG* pMsg)函数,增加如下代码: 
   if(m_tip[0].m_hWnd!=NULL)
     m_tip[0].RelayEvent(pMsg);  //如果m_tip[0]句柄不为空,就从主窗口中捕获消息,如WM_MOUSEMOVE,WM_LBUTTONDOWN等消息
   if(m_tip[1].m_hWnd!=NULL)
     m_tip[1].RelayEvent(pMsg); 
4、捕获主窗口的WM_MOUSEMOVE消息,在CTipTestDlg::OnMouseMove(UINT nFlags, CPoint point)函数中增加如下代码: 
     m_tip[0].UpdateTipText("VC知识库欢迎你!",pSub[0]);    //鼠标在相应的控件上移动时显示提示文字
"m_tip[1].UpdateTipText("",pSub[1]);

17.删除文件夹 

// 删除文件夹及其所有内容
void CBaseDoc::RemoveFolder(const CString &strPathName)
{
  CString path = strPathName;
  if (path.Right(1) != _T("//"))
    path += _T("//");
  path += _T("*.*");

  CFileFind ff;
  BOOL res = ff.FindFile(path);
  while (res)
  {
    res = ff.FindNextFile();
    // 是文件时直接删除
    if (!ff.IsDots() && !ff.IsDirectory())
      DeleteFile(ff.GetFilePath());
    else if (ff.IsDots())
      continue;
    else if (ff.IsDirectory())
    {
      path = ff.GetFilePath();
      // 是目录时继续递归,删除该目录下的文件
      RemoveFolder(path);
      ::RemoveDirectory(path);
    }
  }
}

18.消息映射 

有对话框A,B
从A中发消息给B然后B处理。
准备工作,先定义消息,如下
#define WM_B_NOTIFY WM_USER + 300 

首先,必须将B的对话框句柄传送给A,暂时叫m_hWndB;

在A的发送消息的地方这样写:
::SendMessage( m_hWndB,WM_B_NOTIFY,TRUE,NULL );

这样A中的处理就完了,下面说B 中的
首先定义消息处理函数,如下
void B::ModiNotify( WPARAM wParam, LPARAM lParam )
{
  MessageBox("小样,我就不信,搞不定你!");
}

然后加消息隐射,如下:
BEGIN_MESSAGE_MAP(CB, CDialog)
  //{{AFX_MSG_MAP(CRPServerDlg)

  ON_MESSAGE( WM_B_NOTIFY,ModiNotify )

  //}}AFX_MSG_MAP
END_MESSAGE_MAP()

19.给从CWnd派生的窗口添加滚动条 
ModifyStyle(0,WS_VSCROLL);

20. SetWindowPos 
函数功能:该函数改变一个子窗口,弹出式窗口式顶层窗口的尺寸,位置和Z序。子窗口,弹出式窗口,及顶层窗口根据它们在屏幕上出现的顺序排序、顶层窗口设置的级别最高,并且被设置为Z序的第一个窗口。  
     函数原型:BOOL  SetWindowPos(HWN  hWnd,HWND  hWndlnsertAfter,int  X,int  Y,int  cx,int  cy,UNIT.Flags);  
     参数:    
     hWnd:窗口句柄。   
     hWndlnsertAfter:在z序中的位于被置位的窗口前的窗口句柄。该参数必须为一个窗口句柄,或下列值之一:   
     HWND_BOTTOM:将窗口置于Z序的底部。如果参数hWnd标识了一个顶层窗口,则窗口失去顶级位置,并且被置在其他窗口的底部。    
     HWND_DOTTOPMOST:将窗口置于所有非顶层窗口之上(即在所有顶层窗口之后)。如果窗口己经是非顶层窗口则该标志不起作用。    
     HWND_TOP:将窗口置于Z序的顶部。    
     HWND_TOPMOST:将窗口置于所有非顶层窗口之上。即使窗口未被激活窗口也将保持顶级位置。    
     查g看该参数的使用方法,请看说明部分。    
     x:以客户坐标指定窗口新位置的左边界。    
     Y:以客户坐标指定窗口新位置的顶边界。    
     cx:以像素指定窗口的新的宽度。    
     cy:以像素指定窗口的新的高度。    
     uFlags:窗口尺寸和定位的标志。该参数可以是下列值的组合:    
     SWP_ASNCWINDOWPOS:如果调用进程不拥有窗口,系统会向拥有窗口的线程发出需求。这就防止调用线程在其他线程处理需求的时候发生死锁。   
     SWP_DEFERERASE:防止产生WM_SYNCPAINT消息。  
     SWP_DRAWFRAME:在窗口周围画一个边框(定义在窗口类描述中)。  
     SWP_FRAMECHANGED:给窗口发送WM_NCCALCSIZE消息,即使窗口尺寸没有改变也会发送该消息。如果未指定这个标志,只有在改变了窗口尺寸时才发送WM_NCCALCSIZE。    
     SWP_HIDEWINDOW;隐藏窗口。   
     SWP_NOACTIVATE:不激活窗口。如果未设置标志,则窗口被激活,并被设置到其他最高级窗口或非最高级组的顶部(根据参数hWndlnsertAfter设置)。    
     SWP_NOCOPYBITS:清除客户区的所有内容。如果未设置该标志,客户区的有效内容被保存并且在窗口尺寸更新和重定位后拷贝回客户区。    
     SWP_NOMOVE:维持当前位置(忽略X和Y参数)。   
  SWP_NOOWNERZORDER:不改变z序中的所有者窗口的位置。    
  SWP_NOREDRAW:不重画改变的内容。如果设置了这个标志,则不发生任何重画动作。适用于客户区和非客户区(包括标题栏和滚动条)和任何由于 窗回移动而露出的父窗口的所有部分。如果设置了这个标志,应用程序必须明确地使窗口无效并区重画窗口的任何部分和父窗口需要重画的部分。    
  SWP_NOREPOSITION;与SWP_NOOWNERZORDER标志相同。    
  SWP_NOSENDCHANGING:防止窗口接收WM_WINDOWPOSCHANGING消息。  
  SWP_NOSIZE:维持当前尺寸(忽略cx和Cy参数)。   
  SWP_NOZORDER:维持当前Z序(忽略hWndlnsertAfter参数)。    
  SWP_SHOWWINDOW:显示窗口。  
  返回值:如果函数成功,返回值为非零;如果函数失败,返回值为零。若想获得更多错误消息,请调用GetLastError函数。    
  备注:如果设置了SWP_SHOWWINDOW和SWP_HIDEWINDOW标志,则窗口不能被移动和改变大小。如果使用 SetWindowLoog改变了窗口的某些数据,则必须调用函数SetWindowPos来作真正的改变。使用下列的组合标 志:SWP_NOMOVEISWP_NOSIZEISWP_FRAMECHANGED。  
  
  有两种方法将窗口设为最顶层窗口:一种是将参数hWndlnsertAfter设置为HWND_TOPMOST并确保没有设置SWP_NOZORDER标 志;另一种是设置窗口在Z序中的位置以使其在其他存在的窗口之上。当一个窗口被置为最顶层窗口时,属于它的所有窗口均为最顶层窗口,而它的所有者的z序并 不改变。  
  
  如果HWND_TOPMOST和HWND_NOTOPMOST标志均未指定,即应用程序要求窗口在激活的同时改变其在Z序中的位置时,在参数hWndinsertAfter中指定的值只有在下列条件中才使用:  
  
  在hWndlnsertAfter参数中没有设定HWND_NOTOPMOST和HWND_TOPMOST标志。  
  
  由hWnd参数标识的窗口不是激活窗口。  
  
  如果未将一个非激活窗口设定到z序的顶端,应用程序不能激活该窗口。应用程序可以无任何限制地改变被激活窗口在Z序中的位置,或激活一个窗口并将其移到最高级窗口的顶部或非最高级窗口的顶部。  
  
  如果一个顶层窗口被重定位到z序的底部(HWND_BOTTOM)或在任何非最高序的窗口之后,该窗口就不再是最顶层窗口。当一个最顶层窗口被置为非最顶级,则它的所有者窗口和所属者窗口均为非最顶层窗口。  
  
  一个非最顶端窗口可以拥有一个最顶端窗口,但反之则不可以。任何属于顶层窗口的窗口(例如一个对话框)本身就被置为顶层窗口,以确保所有被属窗口都在它们的所有者之上。  
  
  如果应用程序不在前台,但应该位于前台,就应调用SetForegroundWindow函数来设置。  
  
  Windows  CE:如果这是一个可见的顶层窗口,并且未指定SWP_NOACTIVATE标志,则这个函数将激活窗口、如果这是当前的激活窗口,并且指定了SWP_NOACTIVATE或SWP_HIDEWINDOW标志,则激活另外一个可见的顶层窗口。  
  
  当在这个函数中的nFlags参数里指定了SWP_FRAMECHANGED标志时,WindowsCE重画窗口的整个非客户区,这可能会改变客户区 的大小。这也是重新计算客户区的唯一途径,也是通过调用SetwindowLong函数改变窗口风格后通常使用的方法。  
  
  SetWindowPos将使WM_WINDOWPOSCHANGED消息向窗口发送,在这个消息中传递的标志与传递给函数的相同。这个函数不传递其他消息。  
  
  Windows  CE  1.0不支持在hWndlnsertAber参数中的HWND_TOPMOST和HWND_NOTOPMOST常量。  
  
   Windows  CE1.0不支持在fuFags参数中的SWP_DRAWFRAME和SWP_NOCOPYBITS标志。  
  
  速查:Windows  NT:3.1以上版本;Windows:95以上版本;Windows  CE:1.0以上版本;头文件:winuser.h库文件:eser32lib

阅读(594)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MFC 技巧之三

下一篇:MFC 技巧之一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