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 V. Fromkin 和 R. Rodman 所著的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时发现其中描述了几个歧义句:
1. The children drew five squares and triangles.
2. Visiting professors can be interesting.
3. The boy saw the man with the telescope.
由于本身带有歧义,因此不作翻译。
另外引用焦潇、张松炎所著论文《转换生成语法与英语句法结构歧义分析》()中的歧义句:
4. The boy will paint the girl on the grassland.
5. John and Lily are playing chess.
6. He gave a book to the girl entering the building.
7. We have broken bikes.
8. The fish is ready to eat.
9. I like Tony more than you.
10. He has given me more precious gifts.
该篇论文对某些歧义句的解释欠妥,在些作些次要说明:
1. 原文对句4的歧义分析为:可理解为 The boy will paint the girl who is on the grassland. 或 The boy who is on the grassland will paint the girl. 其实应为 The boy will paint the girl who is on the grassland. 或 The boy will paint on the grassland the girl.
2. 原文对并列结构易引起歧义的现象作了肯定描述,该描述是正确的,但作者对其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并举例句5,理解为 John and Lily are playing chess and they are components. 或 John and Lily are playing chess and they have their own components respectively. ,这个举例显得牵强,我认为该句并不能算作歧义句,该句的所有语素已将其所被赋予的语义表述完成且仅有一种语义组合,该句所具有的意义仅仅是 John is playing chess and Lily is playing chess, too. ,不能再作其他解释,就该意义而言句5毫无歧义,描述他们的对手是谁并非该句职责。解释并列结构歧义更为有效的例句其实是句1,因为该例句在其各个语素具有的语义的组合之内产生分歧。
3. 我认为句6不能算作歧义句,该句只能理解为 He gave a book to the girl who is entering the building. 若要理解为 He who is entering the building gave a book to the girl. 则需写作 He gave a book to the girl, entering the building. 。
4. 原文对句8的歧义分析为:可理解为 The fish is ready for us to eat. 和 The fish is ready and now we can eat food. 对第二种理解我不认同。我认为可理解为 The fish is ready for us to eat. 和 The fish is ready to eat something. 。
仍然对以上作者表示由衷感谢。
人工语言必须建立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可描述的完整体系,这与自然语言的特征大相径庭。我们把自然语言抽象化并提出语法grammar尤其是syntax的概念,其实是按照自然科学的普遍分析手段对自然语言进行分析,但由于自然语言的特征太过复杂,尤其是因为它建立在从古至今数不胜数的人的思维基础之上,使用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难免会有不当之处(这里插一句题外话,这种特点正好可以指导我们以正确的心态研究语言学——更多的是研究“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我们可以从语言现象中抽象并得出一般性的结论,按图索骥,但绝不可盲目迷信,毕竟语言是人类的产物,不是真理的产物)。好在我们可以在相对人类历史而言极短的时间内按照极少数人的思维建立人工语言,这使得人工语言可结构化、可分析。换句话说,如果出现了一种不可结构化和结构分析的人工语言,那么恐怕这种语言只能供创作者娱乐之用了吧。下面提出分析过程和解决方案:
1. The children drew five squares and triangles.
起因:修饰语作用范围无法确定。
解决方案:
方案一:将定语分层表示作用范围,修饰作用结束后跳出作用层,该句变为:
The children drew five squares x-and triangles.
其中x表示跳出作用层。更为直观一点说,x的作用与汉语里“还有”类似,通过牺牲“和”的简练来换取更清晰的表述。在拉汀那语中,“和”为ly,每跳出一个作用层加一个前缀ip-,所以该句的两种解释可表示为:
The children drew five squares ly triangles. 孩子们画了五个矩形和五个三角形。
The children drew five squares iply triangles. 孩子们画了五个矩形还有一些三角形。
方案二:法语规定凡是未用限定词修饰的名词性成份,一律要加冠词,如不定冠词有单数的un,une和复数的des,因此不存在上述问题,两种解释如下:
Les enfants ont dessiné cinq carrés et triangles. 孩子们画了五个矩形和五个三角形。
Les enfants ont dessiné cinq carrés et des triangles. 孩子们画了五个矩形还有一些三角形。
(我法语水平绝弱,如有错误欢迎大家指正!)
2. Visiting professors can be interesting.
起因:一词多义导致句子成分不明确(此处“义”具有广义含义,指词的所有表义属性,包括meaning和syntactic category)。
解决方案:
一词多义时常出现,并不一定带来歧义,但一个词决不可衍生出词形相同成分属性不同的词,否则约束这种歧义要花上成百上千倍的代价,如visiting作形容词和作动名词词形相同是很愚蠢的。在拉汀那语中,没有动名词的概念,不过可以用动词原形来表达动名词的含义:参观 jyvonti,前来参观的 jyvontavos。类似的问题在法语里也不会出现。
3. The boy saw the man with the telescope.
起因:不同成分可能具有相同的结构和位置。
解决方案:这种语言规则也应极力避免,只要主修饰成分与句子中其他成分的相对位置具有语法功效即可,比如规定:
The boy saw with the telescope the man. 表示男孩用望远镜看到了那个男人,而
The boy saw the man with the telescope. 表示男孩看到了带望远镜的男人。
这种表述很别扭,效果也不是最佳,但这种思想是值得借鉴的。对不同成分采用不同结构可加强处理效果。
另外针对本句而言,只要with的两种含义(用/带有)用两个不同的词加以区分即可,当然这样做不能从结构上根本地解决问题。
4. The boy will paint the girl on the grassland.
起因:同3。
解决方案:同3。
5. John and Lily are playing chess.
无歧义。
6. He gave a book to the girl entering the building.
起因:同3。
解决方案:同3。
7. We have broken bikes.
起因:同2。
解决方案:同2。
8. The fish is ready to eat.
起因:空语句PRO。
解决方案:取消该条语法规定,采用其他表述方式。
9. I like Tony more than you.
起因:同3。
解决方案:同3。
10. He has given me more precious gifts.
起因:1和2。
解决方案:本句歧义完全归咎于英语本身。将more的双重含义(更/更多)拆分为两个词即可。
阅读(3758) | 评论(1)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