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575975
  • 博文数量: 317
  • 博客积分: 10283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356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9-04 11:38
个人简介

哥使用Linux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17)

分类: 其他平台

2008-01-01 10:04:34

飞快的,2006年一下子又从我们身边闪过,在你还在慨叹过去一年一无所获的时候,时间列车已经将我们带到了2007年。不过不要紧,朋友,古人说: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请从现在起抓住抓牢您身边的时间和机会,抛却一切不快的过去,2007年,我们来了!在即将跨过2006年,迈入2007年大门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在这一年中我们身边发生的诸多大事。

01、新架构+四核心 Intel绝地反击

当Intel在2000年11月20日发布Pentium 4的时候,大概怎么也没有想到随后几年的尴尬局面,而这一切都“受惠于”自身发展思路的盲目和对手AMD的不断逼迫。

回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频率”还是处理器的首要指标,甚至可以说是一切。按照那时候的规划,的“Pentium X”不到十年就会成为现实,但片面性的发展让NetBurst架构戴上了“高频低能”、“电炉子”的帽子。就在Intel为4GHz取消而“下跪道歉”的时候,AMD趁机崛起,以优秀的K7架构赢得了市场和用户。幸运的是,Intel并未就此沉沦,而是在全面更换企业标识、“重新做人”后,凭借新的Core微架构和四核心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不但重夺性能王者地位,也赢回了赞誉。无疑是2006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此消彼涨,此涨彼消,AMD则在同时陷入了麻烦,很多方面都受到了质疑。当然,我们同样希望AMD也能在困境中崛起,继续对抗Intel,继续带来更好的产品,继续让CPU业界充满精彩。一句话,我们都知道垄断的后果。


驱动之家2006——年度十大硬件新闻

02、NVIDIA发布G80 抢占DX10先机

与去年的G70与R520之争相似(至少到目前如此),NVIDIA再次凭借G80抢在了ATI之前,而且这次的意义更大,因为NVIDIA发布的不仅是新一代显卡,更开创了崭新的DirectX 10时代,以统一渲染架构掀起了20年来最大的一场GPU革命。

反观ATI,要拿出同样重量级的R600至少得等到明年第一季度。也许是受AMD收购的影响,ATI近来颇为不顺,很多产品都一再跳票。还是那句话,一家独大并不是什么好事儿,所以也期望作为AMD下属图形部门的原ATI能尽快适应新角色,继续针锋相对。

当然也不能不说一下DirectX 10面临的问题。全面革新的同义词是支持不能及时到位,所以DX10现在还基本处于空中楼阁阶段,比如就得等上小半年,微软自家的DX10版也跳到了不知什么时候。从这个方面讲,ATI还有充分的追赶时间。


驱动之家2006——年度十大硬件新闻

03、AMD-ATI“芯”革命 CPU/GPU合体

2006年的IT界继续着收购风潮,尤以不得不提。随着双A合一,四强争霸也变成了三国演义。

从最初的传言到最终的定局,AMD吞下ATI始终充满争议,也让人期待。从技术角度讲,AMD吃下非同行ATI无疑是为了扩充、完善产品线,以抗衡庞大的Intel。在巨变面前,Intel不动声色,但并有意重新在CPU中整合GPU;NVIDIA同样在不紧不慢地往前走着,但也有传言称会涉足CPU。其实,Intel和NVIDIA的回应不是关键,真正问题在于AMD能否顺利消化ATI,为己所用,比如的二合一产物“Fusion”处理器,只是看起来很美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AMD,而不是不争气的“。

很多人都怀念着逝去的“ATI”,但这就是飞速发展的世界,我们唯有向前看。回想当年,GPU从CPU中分离出来,开创了显卡这一新领域,现在看起来似乎是又要走“回头路”,但也许正应了那句老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驱动之家2006——年度十大硬件新闻

04、戴尔拥抱AMD 苹果全线Intel

作为PC巨头,戴尔一直是Intel的头号铁杆盟友,但商场里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永远的朋友。在各大PC厂商一一“沦陷”之后,戴尔被AMD拿下也就变成了个时间问题。,,而且一口气就推出了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等全线产品。虽然由此甚至造成了,但相信AMD笑都还来不及,只盼自己的工厂能充分满足戴尔的胃口。

类似的还有苹果抛弃IBM、转投Intel,后者可以说是失之东山、收之桑榆(或许该反过来说?)。虽然粉丝们可能会觉得苹果的白色不再纯洁了,但对苹果公司来说,对一切盈利机构来说,如何更好地赚钱才是首位的。在利益的驱动下,没有什么是不可改变的,所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驱动之家2006——年度十大硬件新闻

05、新DVD双雄竞相登场 高清尚远

在DVD全面普及的时候,新一代DVD登场了,不过这次的统一谈判破裂了,后果就是这次一下来了俩:、。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HD DVD在播放器、电影的数量和价格上占有优势,还得到了更高的用户支持度,蓝光则拥有更庞大的支持阵营,索尼还赌上了PS3,但现在还无法准确预言鹿死谁手,也许只能等待市场和时间的考验。

这样的局面当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毕竟鹬蚌相争的时候渔翁并不一定就能从中得利。蓝光与HD DVD互不相让、、EVD/ FVD也跃跃欲试……如此群雄逐鹿的直接后果就是市场的混乱、消费者的迷惘、发展的曲折,混合播放器一时间也成了虚幻的梦。当然,尽管高清时代已经不可阻挡地走来,我们也不必急于作出选择,耐心等待不失为上策。参照历史,新DVD之争尘埃落定、。


驱动之家2006——年度十大硬件新闻

06、微软Zune尴尬登场 难撼iPod

很显然,苹果iPod的大红大紫让微软很“嫉妒”,Xbox和Xbox 360的成功又助长了微软的“牛气”,于是就有了。

现在看来,Zune当选2006年度XX大并不为过。也许是PS3和Wii吸引了太多关注,又或者是自身实力不足,登场后的Zune只热乎了没几天,就迅速冷淡下去:分析人士大呼“完败”、销售员连称“没听说过”。

不过,Zune最后杀掉的是自己还是iPod还真的不好说。微软帝国腰缠万贯,其惯例就是杀入一个领域便会血流成河,“Xbox”就弄得“PlayStation”焦头烂额,这次谁又能保得iPod无虞呢?再说iPod一年来基本上是在原地踏步走,如此不思进取难免坐吃山空。话又说回来,无论Zune能否取得成功,如果能刺激苹果加速、让iPod更美丽,何尝不是好事一桩呢?


驱动之家2006——年度十大硬件新闻

07、Ageia推行物理卡 革命or炒作

从2005年3月最初宣布,的“物理加速”技术就引起了诸多关注,也带来了不少争议。在CPU、GPU(VPU)之后,我们又有了PPU。

引入物理加速的确称得上是一次革命,也许今后的游戏会越来越像电影,但实际上,失望的人更多。PhysX物理卡的效果似乎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震撼,提供支持的游戏也寥寥无几,价格却是高高在上。除了以上Ageia自身的问题,还有外界的竞争:和都拿出了三卡并联的方案,其中一张显卡就专门负责物理处理,Intel也声言要以。

说到这里,是不是想起了BigFoot Networks的网卡“Killer NIC”?280美元天价,除了带来新的“NPU”概念,看起来更像是一次炒作,实际评测的结果也无法让人兴奋起来。

下一个xPU会是什么?内存条上的“RPU”,还是鼠标里的“MPU”?


驱动之家2006——年度十大硬件新闻

08、$100笔记本历经坎坷 是否有戏

100美元笔记本计划的发起人是被称为“数字化教父”的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教授,目的是让发展中国家的每个孩子都有一台笔记本(OLPC)。随着,一个美好的梦想似乎马上就要开始实现了,但它真的会有戏么?

虽然得到了AMD、Google、红帽、北电、新闻集团等巨头的支持,甚至颠覆了人们对昂贵电子产品的概念、有望让信息化真正普惠全球,但100美元笔记本也受到了各界的“重量级”批评和质疑,比如和就充分表达了自己的不屑,而其中的原因自然不仅仅是没有使用Intel处理器和微软Windows系统那么简单。价格、售后、联网……都是嗜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不然流产很难避免。

大概是受100美元笔记本的带动,2006年出现了不少廉价迷你电脑,比如Intel提出的不到400美元的“”、印度班加罗尔Encore Software公司的“”,以及最近冒出的“”,当然还可以算上。事实证明,这块蛋糕并不太容易吃。

也许,一部廉价手机对穷人的作用会更大?好心,有时候真的会有好报么?


驱动之家2006——年度十大硬件新闻

09、Wintel再联手 UMPC异军突起

今年3月份,微软联合Intel推出了代号的“超级移动PC”(UMPC),三星、华硕、方正都很快拿出了各自的产品,Averatec、富士通等其他厂商也趁机将自己的便携设备冠以同样的名号。

坦白地说,像是缩水版Table PC的UMPC颇为令人失望,尤其是其不敢恭维的电池续航能力和,而且目标市场也很模糊,似乎是夹在PDA和笔记本之间的尴尬产物。

不过,要求第一代产品就完美无瑕显然是奢望,最好还是等待明年上半年的第二代产品是否能有所突破,带来更多惊喜。其实,UMPC也有着自己的突出个性,概括地说就是“笔记本电脑的性能+掌上型电脑的便携性+个人电脑的标准功能”。在移动办公大势所趋的今天,只要定位准确、功能恰当、价格合适,谁又敢说UMPC一定没有未来、不能创造生活工作的新方式呢?

事实上,微软早在2002年就开始筹划这个小东西了,显然是“图谋已久、来者不善”,不然怎么会有支持Vista的第二代“Vistagami”?


驱动之家2006——年度十大硬件新闻

10、硬盘继续扩容 闪存前来加速

在无尽的比特面前,容量需求是没有止境的,而且我们不但要求“更多”,还希望“更快”。

今年4月底,鲸吞了迈拓的希捷将桌面3.5寸硬盘容量提升到了惊人的750GB。不到半年后,随着硬盘迎来50周岁生日,日立宣布要在2007年推出全球首款TB级别硬盘,希捷也计划在2009年扩容至2.5TB。从1956年的5MB到1991年的1GB,我们用了整整45年;再到2007年的1TB,只有短短的16年;再往后,1PB还要多久?5年?

与此同时,硬盘技术也面临着瓶颈,一是传统的存储技术接近极限,二是已经渐渐跟不上整个系统的速度。针对前者,各家硬盘厂商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新技术,除了开始普及的垂直记录,还有热辅助磁记录、自组织磁性颗粒阵列、晶格介质等等,不过算不上革命级的。对于后者,闪存成为新宠,不但有混合硬盘、固态磁盘,Intel还在第四代迅驰笔记本中提出了Robson,微软也为Vista准备了ReadyBoost。当然,这些还只能是辅助性的加速措施,至少短期内无法从根本上取代硬盘。


驱动之家2006——年度十大硬件新闻
原文出处:
阅读(1579) | 评论(1)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chinaunix网友2008-01-01 10:05:40

对比下这两年,真是发现变化真的很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