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36726
  • 博文数量: 1594
  • 博客积分: 2300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1672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9-05 15:09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594)

文章存档

2011年(137)

2010年(1168)

2009年(261)

2008年(28)

我的朋友

分类:

2010-02-08 15:48:20

应对互联网的个人化趋势 这个时代正呈现出一个趋势——大规模业余化。互联网上,个人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建立一个博客或微博客,社会上将会出现大批“业余专家”或“专业的业余人士”。专业与业余的界限正在模糊。无论是写作、音乐、电影还是计算机编程,我们都可以观察到这个现象。

专业人士的出现曾是20世纪的一件大事。现在,我们亲身体会到另外一个转折:那些努力使自己的业余活动达到专业水准的人们,正在改变社会和经济。以新闻业为例,新闻现在可以不借助传统媒体而闯入公众视线。互联网上由用户自我出版的内容不断增长,这些信息的可信赖程度要低于历史悠久的专业化媒体。然而,自我出版的轻易程度,使这些信息出口数量变得如此巨大,同一个想法发布在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地方,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甚至可能压过专业化媒体。

这个变化的背后,是新闻生产的模式发生了改变:它从一种机构行为转变为一个信息传播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各种正式的组织、非正式的集体和众多个人都杂处在这个生态系统当中。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在阅读《硅谷之火:个人计算机的诞生》这本书的时候,我突然领悟到,当年个人计算机的出现和如今博客、社交网、维基百科等所开启的个人互联网时代,竟然存在如此惊人的相似之处。

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个人计算机革命意味着电脑的普及化,就是把使用电脑的机会普及到每一个人,使他们再也不必受到大公司和大学所拥有的大型计算机的限制。今天,博客等web 2.0媒体则将信息传送的力量交到每个网民的手中。web 2.0媒体赋予个人前所未有的能力去影响互联网。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个人互联网的兴起,首先意味着更多“非政府行动者”开始通过各种方式介入公共决策过程,影响舆论。政府在决策上仍然处于中心,但在中心以外,则越来越多的包含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态,比如民众与媒体、民众与政府、政府与媒体、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等等。其次,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政府官员应当学会应用新的互动工具,充分发挥个人化传播手段,主动将信息经由网络传递到最大范围。对于建立一个稳定而有效的公共治理体系而言,这样的努力必不可少。
阅读(18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