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36088
  • 博文数量: 1594
  • 博客积分: 2300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1672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9-05 15:09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594)

文章存档

2011年(137)

2010年(1168)

2009年(261)

2008年(28)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03-26 10:12:02

有什么优势吗?

有呢,可以减少触电危险,能够减少对周围磁场的影响。

计算机、通信和仪表控制系统(以下统称“微电子系统”)在工业化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系统的微电子器件的集成化和微型化程度愈来愈高,而其元器件的抗电气冲击水平却都很低,因此,防雷问题和元器件间、系统间的电磁兼容问题日显突出。大亚湾核电站是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核电站,自1994年投入商业运行以来,微电子系统的雷害事件偶有发生。因此,本文从防雷保护技术的角度对核电站微电子系统的防雷概况进行分析。

1微电子系统设备遭受雷害的途径和防雷保护措施

遭受雷害的途径

微电子系统设备遭受雷害的途径有直击雷的侵害、反击,由电源线路引入的雷电侵入波、感应雷或雷电电磁脉冲的侵害等。电网系统内部产生的过电压冲击可以很好的减少这一措施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或电磁耦合等也会造成设备损坏。

在电力网内部因系统操作失误或出现异常工况甚至短路等故障,会引起电力网系统出现内部过电压或电压瞬态降低的现象。大亚湾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电源(RAM)系统快速降功率保护装置就曾因香港400kV电网瞬时接地短路而动作,造成该电动发电机系统跳闸。此类过电压会经电源侵入微电子设备,也会因布线不当而通过线路耦合到微电子器件的电路中。同样地,某些继电器设备在动作时会瞬态产生高达4kV的电压干扰波[1],这种干扰波的波头上升前沿可达0.4kV/ns,它既产生传导性干扰,也产生辐射性干扰。因此,在核电站微电子系统设备的内部应考虑电器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对于雷电电磁脉冲过电压,其波的过程时间非常短,采用工频稳压装置或不间断电源是不能消除其影响的,而且过电压往往会损坏这些设备。

值得考虑,效果可以考虑,很强大,呵呵……

阅读(15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