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58659
  • 博文数量: 245
  • 博客积分: 4732
  • 博客等级: 上校
  • 技术积分: 310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11-02 14:3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45)

文章存档

2012年(1)

2011年(42)

2010年(132)

2009年(59)

2008年(11)

我的朋友

分类:

2010-01-10 22:51:43

 

光学防抖和电子防抖的区别

 

 

光学防抖和电子防抖的区别
    现在,很多朋友对光学防抖和电子防抖的区别和优劣不是很了解,今天转帖介绍:
    作为光学防抖技术,并不是让机身不抖动,它是依靠特殊的镜头或者CCD感光元件的结构在最大程度的降低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抖动造成影像不稳定。通过镜头组实现防抖主要是以佳能和尼康为代表,它们依靠磁力包裹悬浮镜头,从而有效克服因相机振动产生的图像模糊,这对于大变焦镜头的数码相机所能起到的效果更加明显。通常,镜头内的陀螺仪侦测到微小的移动,并且会将信号传至微处理器立即计算需要补偿的位移量,然后通过补偿镜片组,根据镜头的抖动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补偿,从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机的振动产生的影像模糊。而通过CCD在实现防抖,目前只有柯尼卡美能达能够做到,它的原理与佳能、松下的光学防抖动技术相反,是依靠CCD的浮动达到防抖的目的。原理是将CCD先固定在一个能上下左右移动的支架上,通过陀螺仪感应相机抖动的方向及幅度,然后传感器将这些数据传送至处理器进行筛选、放大,计算出可以抵消抖动的CCD移动量
    而电子防抖是通过提高快门速度而降低抖的影响。不过产生的噪点较多.
    通俗点,电子防抖就是拍的东西是抖动的,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电子成像技术来使画面看上去不抖动,这肯定是要牺牲清晰度及增多噪点来实现的
    而光学防抖是通过物理技术实现镜头或感光元件与机身抖动方向产生补偿,努力使拍摄的画面稳定,当然也会牺牲一定的清晰度,但成像基本上是不抖动的,但由于光学防抖装置结构复杂,所以造成制作成本的高昂。
   因此,在购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是光学防抖还是电子防抖,从而避免您买到不理想的机子
光学防抖
1.光学防抖(也叫镜组防抖):
  这是早在胶片相机时代就已经出现的防抖技术,它应用在镜头当中,原理是通过特定镜片的位移来补偿相机的晃动。目前的光学防抖技术可以达到降低3挡安全快门的作用,也就是在使用比正常情况下更低的快门速度时也能保证影像的清晰。
 

  光学防抖在几乎不损失画质的情况下令使用者能够使用低于正常情况的快门速度,这是最原始、也是最被玩家所认可的防抖技术。看看价值数万元的佳能L级长焦镜头,它们中有很多都搭载了IS光学防抖技术。在如此专业的产品上得以应用,这足以证明光学防抖技术的优异性能以及可靠性。
  光学防抖技术在使用时可以分为两种工作状态,一是仅在按下快门前才启动,快门释放后就会关闭;一种是全程提供抖动补偿,即便是在取景时也能获得更为稳定的视觉感受。无论使用那种工作模式,只要光学防抖没有关闭,所拍摄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而因为前者比后者更为省电,因此我们推荐采用第一种光学防抖工作状态。需要注意是,不管采用哪种工作状态,光学防抖都是需要硬件带动的,因此相对于没有光学防抖的镜头或者相机而言,它也是比较费电的。
 

  目前,在数码相机领域完全掌握光学防抖技术的厂家屈指可数。其中以佳能、尼康、松下为主,而索尼和柯达也有少数产品具有光学防抖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尼康VR防抖曾经代表其招牌的光学防抖技术,但当其消费级卡片相机S7和S8出现之后,VR技术已经不再仅仅代表光学防抖了,因为S7和S8采用的是电子防抖,但它们依然被打上了VR的烙印。
 

2.CCD防抖(也有人将镜组防抖和CCD防抖统称为光学防抖):
  CCD防抖是在照相机进入数码时代之后才出现的防抖技术,最早开发出CCD防抖技术的厂家是已经退出照相机业务的柯尼卡美能达。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CCD传感器针对相机的晃动进行位移,从而补偿相机抖动的影响。虽然发生位移的部件不同,但是CCD防抖和光学防抖(镜组防抖)在原理上是一样的,它们都是通过改变光线照射到CCD传感器上的位置来发挥作用的。
 
  目前的CCD防抖功能同样可以达到降低3档快门速度的效果,而当这项技术被应用在DSLR时,其附加价值则更显突出。因为具有CCD防抖功能的DSLR不管安装什么镜头都具有与其他DSLR安装昂贵的光学防抖镜头几乎一样的防抖效果。
  尽管柯尼卡美能达是CCD防抖技术的缔造者,但到目前为止,将CCD防抖技术运用得最为出色的厂家却是宾得。在宾得最新推出的数码单反相机K10D中,CCD传感器以磁悬浮方式“漂移”在CCD支架上,虽然这一先进的设计并不会令其在防抖效果上优于其他CCD防抖技术,但是因此而获得的低损耗和高可靠性还是值得称赞的。
 

  CCD防抖技术对于没有镜头制造经验的厂家来说无疑是比较简单的获得防抖功能的捷径,而它在成本上也比镜组防抖便宜很多,再加上与镜组防抖相近的效果,CCD防抖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DSLR以及消费类DC,像奥林巴斯、尼康、三星、宾得、理光等厂家均有采用CCD防抖技术的数码相机。然而,尽管CCD防抖也是非常出色的技术,但是与光学防抖一样,由于需要硬件驱动,因此它也比较费电。
 

3.电子防抖(说白了就是自动感光度换了个名字)
  尽管靠硬件单元实现的光学防抖和CCD防抖广受好评,但出于市场定位、制造成本或者是技术水平的原因,一些厂家至今也没有推出具有硬件级防抖功能(既光学防抖和CCD防抖)的数码相机。而市场对防抖的需求是旺盛的,因此为了搭上防抖这颗摇钱树,电子防抖技术出现了。
 

  要了解电子防抖,我们首先需要明白什么是“感光度”。对照相机稍有了解得读者一定都知道“感光度”,它表示感光元件(CCD或者胶片)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其计算公式是S=0.8/H,其中S表示感光度,H表示曝光量。可见,感光元件的感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小,也就是在相同光圈下需要的曝光时间可以越短。这对于摄影者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感光度越高也就意味着快门速度可以越快,从而由手部抖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小。但是,无论对数码相机还是胶片来说,高感光度同时也意味着噪点的升高。大家可以看看目前所有数码相机的评测文章,其中必然会出现各档感光度的测试,看看那些在高感光度下“惨不忍睹”的照片,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摄影爱好者宁愿另外购买价格不菲的闪光灯、三角架以及防抖镜头也不愿大幅提高感光度的原因。
  回到电子防抖的话题,这项技术不像光学防抖或者CCD防抖那样可以让你在低于安全快门的情况下保持稳定,而是尽量让相机达到安全快门所需要的速度。其实现的方法就是通过自动曝光程序以及焦距信息来确定需要的安全快门速度,然后再将感光度提高到可以达到或者超越这一安全快门速度的水平。显然,这一过程只不过是一个由相机自动操作的程序,而因为每个人对最低快门速度的要求可能不一样(相同情况下,有的人在1/6秒的快门速度下依然可以拍摄出清晰的照片,但有的人就需要1/20秒或更高的快门速度),因此电子防抖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还不如我们手动调高感光度来得实用。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已经明白电子防抖其实就是以自动提高感光度、以牺牲画质为代价实现的快门速度的提高(或者说防抖)。如果你真的非常在意防抖功能,那么在购买数码相机时就应该特别注意挑选那些具有光学防抖或者CCD防抖的产品。然而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不少厂家在电子防抖的命名规则上煞费苦心,什么Anti Shake DSP、ASR(至少三星公司以不同的命名方式区别了其电子防抖ASR和CCD防抖OPS技术)、自然防抖(由于富士相机在高感光度上的独特优势,其电子防抖的效果可谓是最出色的,但它依然不是机械式防抖)……总之就是不直接告诉你“这是电子防抖”!甚至,个别厂家还将电子防抖和自家的光学防抖采用相同的命名方式,如此做法的原因我们自然是不言而喻。
 
4.双重防抖(令人糊涂的防抖技术)
  双重防抖可说是目前定义最模糊的防抖技术,有些厂家把它定义为“可以纠正画面上下、左右抖动的防抖技术”,而有些厂家则把它定义为“具有光学防抖/CCD防抖和电子防抖两项技术的防抖技术”。仅仅从字面上看,我们不能说哪一种命名方式才是正确的,因此不排除个别厂家有利用它来混谣是非的嫌疑。
目前各大厂家旗下所具有的防抖技术列表:

  面对目前令人眼花缭乱的防抖技术,作为消费者而言,我们要做的就是擦亮双眼,多看、多问,这样才能避免掉入个别厂家的概念陷阱。同时,我们也呼吁某些数码相机厂家,你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向消费者明示你们的技术。不要让消费者在购买了你们的产品之后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不要为了赢得眼前的利益而丢掉品牌的信誉度和消费者的满意度。
 
 

目前各大厂家旗下所具有的防抖技术列表:

品牌 拥有防抖技术 品牌专署名称
索尼 镜组防抖、CCD防抖  
佳能 镜组防抖 IS防抖
柯达 镜组防抖、电子防抖  
奥林巴斯 电子防抖、CCD防抖  
尼康 CCD防抖、镜组防抖、电子防抖 统称为VR防抖
富士 电子防抖 自然防抖
三星 电子防抖、CCD防抖 ASR防抖、OPS防抖
卡西欧 电子防抖、CCD防抖(目前卡西欧只有V7一款DC具有CCD防抖) Anti Shake DSP、CCD防抖尚未命名
宾得 CCD防抖、电子防抖 SR防抖、Blur Reduction防抖
理光 CCD防抖  
松下 镜组防抖 MEGA O.I.S防抖
柯尼卡美能达 CCD防抖、镜组防抖 统称为AS防抖

2006-12-31 19:41:14    业界 |  评论(0) |  
数码相机在经历了高像素、小型化等方面的激烈竞争后,今年“防抖功能”成为了数码相机新的关键词。各大品牌的数码相机在防抖功能上可算是做足了文章、各显其能。纵观市场上的所有厂商,他们分为两个派系——即光学防抖和电子防抖。光学防抖的代表厂商是SONY,佳能,尼康等,最近又加上了柯达,而电子防抖的厂商则有富士、奥林巴斯、卡西欧和三星等。 

    我们都体验过,在用数码相机拍照时,手持相机拍照总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微小的晃动,这些看似微乎其微的晃动在一段快门时间内往往会使光轴发生偏移,这样照出的照片会很模糊。而采用光学防抖或者电子防抖技术后照片就不会变得模糊。

    引起画面模糊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相机抖动,二是被摄物移动。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轻微的相机抖动会引起画面模糊;被摄物移动迅速(如运动)的时候,照片上的被摄物可能会比较模糊。

    光学防抖是通过光学系统校正抖动,并不是让机身不抖动,它是依靠特殊的镜头或者CCD感光元件的结构在最大程度地降低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抖动造成影响不稳定。通过镜头组实现防抖主要是依靠磁力包裹悬浮镜头,从而有效地克服相机震动产生抖动的图像模糊,这对大变焦镜头的数码相机所能起到的效果非常明显。

    通常,镜头内的陀螺仪侦测到微小的移动,并且会将信号传至微处理器立即计算需要补偿的位移量,然后通过补偿镜片组,根据镜头的抖动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补偿,从而有效地克服因相机的振动产生的影像模糊。

    光学防抖功能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一般情况下,开启功能可以提高2-3档快门速度,使手持拍摄不会产生模糊不清的现象。

    我们来看看SONY的T30的光学防抖过程

    当位于相机左下角的陀螺仪探测到相机抖动时,DSC-T30通过移动一块镜片来调整光线的入射角度,从而防止抖动现象,保证画面的清晰。

    电子防抖,是针对CCD上的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利用边缘图像进行补偿,就像光学变焦和数字变焦一样,它只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后期处理。奥林巴斯的“防震动程序(anti-vibration program)”和卡西欧就是采用这种技术。

    具体地说,电子防抖是通过调节参数提高快门速度来减少抖动的影响,大多用提高相机的ISO感光值的方式来实现照片的防抖效果。提高ISO感光值防抖虽然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抖效果,但是它的防抖效果和光学防抖比是有限的,除此之外提高ISO感光值的最大弱点是:照片画面的噪点增多,质量下降。电子防抖功能只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后期处理,对相机抖动指标不

防抖相机的防抖原理
目前数码相机又多了一个防科功能,防抖功能分为光学防抖和电子防抖两种。光学防抖的原理时通过镜头里的陀螺仪检测到按动快门的瞬间产生的微小移动,然后把检测到的信号传到相机处理器,计算要补偿的移动量,再通过补偿镜片组根据镜头抖动方向及距离加以补偿。从而减轻因相机抖动而产生的影像模糊。完成整个过程要在很短的时间(大概1/10秒)内完成。
电子防抖也叫CCD防抖,是把CCD放置在一个可以上下左右移动的支架上,当传感器检测到抖动后,就会把抖动的方向速和移动量参数传统处理器计标出足以抵消抖动的CCD移动量最幅通过称动CCD以减,抖动对图像的影光学防抖,镜头设计技术复杂成本高,防抖相机在菜单里一般有防科开关,不用时关上防抖动能,防抖功能不是万能的,十分有限,防斗功能的相机附加镜会降低成像的清晰度,也会消耗一定的电力,应多练基本功,用双手端稳相机或用三角架,不能过于依懒防抖动能。
 
当然是光学防抖好。就像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一个道理。

光学防抖是通过浮动镜片或浮动CCD(可以理解为就像磁悬浮列车那样,是不接触轨道的)来达到的,也就是说它的浮动可以减少手振带来的干扰。

电子防抖就是计算出拍摄时的位移量来进行照片修正(电子处理)。楼上说的两种其实都是电子防抖。光学防抖才是真正的防抖动技术,消除了抖动的影响。
 
 
 
 
 
 
 
 
光学变焦是依靠光学镜头结构来实现变焦,变焦方式与35mm相机差不多,就是通过摄像头的镜片移动来放大与缩小需要拍摄的景物,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如今的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大多在2倍-5倍之间,也有一些码相机拥有10倍的光学变焦效果。而家用摄像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在10倍-25倍,能比较清楚地拍到70米外的东西。
变焦有光学变焦和电子变焦(亦称数字变焦)之分。光学变焦是通过镜头光学结构(焦距)来实现变焦,加长焦距即可放大拍摄的图像,这样放大的图像是真实的,图像的像素会随着放大倍数按比例增加。电子变焦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为数字影像设备所专有。
电子变焦和扫描仪的插值分辨率道理类似,它采用电子学的方法将在原像素间用外插法输入不同数目的虚假像素,对图像进行放大,因此不会提高原画面的清晰度,就是局部图像的数码插值放大,图像放大了,似乎呈现了更多的细节,像镜头焦距变化了一样,但实际细节并没有增加,因为多出的像素并非由镜头实际摄入记录而来,而是软件插值计算而来。所以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过高的倍数实际上以牺牲清晰度的代价来换取的,不要盲目追求太高的电子变焦倍数。
光学变焦英文名称为Optical Zoom,数码相机依靠光学镜头结构来实现变焦。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方式与传统35mm相机差不多,就是通过镜片移动来放大与缩小需要拍摄的景物,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
在买数码相机的时候,很多用户都会问,什么是数码变焦,什么是光学变焦,下面,我们就用图示来解释一下。
光学变焦是通过镜头、物体和焦点三方的位置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当成像面在水平方向运动的时候,如下图,视觉和焦距就会发生变化,更远的景物变得更清晰,让人感觉像物体递进的感觉。
显而易见,要改变视角必然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改变镜头的焦距。用摄影的话来说,这就是光学变焦。通过改变变焦镜头中的各镜片的相对位置来改变镜头的焦距。另一种就是改变成像面的大小,即成像面的对角线长短在目前的数码摄影中,这就叫做数码变焦。实际上数码变焦并没有改变镜头的焦距,只是通过改变成像面对角线的角度来改变视角,从而产生了“相当于”镜头焦距变化的效果。
所以我们看到,一些镜头越长的数码相机,内部的镜片和感光器移动空间更大,所以变焦倍数也更大。我们看到市面上的一些超薄型数码相机,一般没有光学变焦功能,因为其机身内根部不允许感光器件的移动,而像索尼F828、富士S7000这些“长镜头”的数码相机,光学变焦功能达到5、6倍。
如今的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大多在2倍-5倍之间,即可把10米以外的物体拉近至5-3米近;也有一些数码相机拥有10倍的光学变焦效果。家用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在10倍~22倍,能比较清楚的拍到70米外的东西。使用增倍镜能够增大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如果光学变焦倍数不够,我们可以在镜头前加一增倍镜,其计算方法是这样的,一个2倍的增距镜,套在一个原来有4倍光学变焦的数码相机上,那么这台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由原来的1倍、2倍、3倍、4倍变为2倍、4倍、6倍和8倍,即以增距镜的倍数和光学变焦倍数相乘所得。
阅读(112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