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07年研究生毕业的,已经工作5年多,一晃马上30了,心态也逐渐平静。
我仍旧想是否要放弃linux这门技术,当年千辛万苦考下的CE证书,如果因为选择问题被留在西安,36行,行行出状元,也许转行也是一条路,这边文章共享给所以在职IT兄弟,和正在选择方向的人们。
这么些年,经过过各种面试,常常在想是自己的问题还是技术问题。我发现,面试的成功与否,不只是决定于自己的简历、能力,还很大程度决定于面试官的水平,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运气。
求职,从学历谈起
可能很多人会说,学历不重要,能力最重要。是的,我也同意。
但问题是,它就是一个敲门砖:机会的入口。关于这个问题最深入的解释,我觉得是《》这本书。
站在面试官的角度,他一般并不认为,他那1小时的面试就能够全面看出你的能力,而那种持久的积累因素:工作年限、上家公司、学历可能更可靠,特别是毕业生。
学历,特别是名校,永远都会有一种光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种不公平的现实。
我还想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你没有名校的优势,那么你还有一次机会,就是去名企呆几年。除非你打算创业,不需要别人承认你。
我曾经放弃一切,孤独地创业三年,后来到了一个资金瓶颈,退出后重新求职,实实在在体会到上面的问题。虽然我认为自己的项目管理水平很牛,我一人可以顶5人开发,我们的项目要是放在一般软件公司要3倍的人月,但别人还是只看我的工作年限和学历,没有人关心过我的项目。
简历应该怎么写?
其根本出发点:面试官怎么看它。因为绝大多数求职者都没有过筛选简历和面试别人的经历,所以很难换位思考。
我就说一点实情吧。
面试官一般是两分钟内,决定是否值得细读;如果这一关过了,那么他会再花2-5分钟决定是否邀请该人来面试。也就是说,你一定要突出你的简历亮点:差异化。
第一个两分钟:工作年限、学历学校、自我评价等
第二个两分钟:工作经历,如公司和职位(扫读)。注意,不是项目经历,因为这个太冗长。
对于51job,因为其标准化简历格式,以及标准化的投递方式,很容易把自己的简历同质化。虽然这会提高用人单位的筛选效率,但同时也很容易遗漏优秀的你。
我的建议是,写一份简洁的求职信,或者在简历后面加上自定义项。对于求职信,看看前百度首席架构师的,这样的简历可能没有面试机会吗?
这方面,我有过失败的教训,工作一个月后,我回想自己曾经的求职经历,才如梦初醒。因为在我的简历上,并没有突出我的项目管理才能和技术能力,比如后者:对TCP/IP数据包的深刻理解(写过BT、XMPP服务器),写过APP框架,对Java虚拟机深刻剖析,看过大量开源代码和几乎所有Java相关经典书籍....
当然,我犯那样的错误,是因为我想做产品经理,而不是在纯技术上发展。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现在的工作正是我当初要找的产品经理。
如果我最终是找架构师或项目经理这类岗位,我那封简历,无疑有严重问题。因为别人不会问我对Java虚拟机和框架设计等问题的理解,薪水自然不会比平均值高多少。
工作几年了,该不该为面试做一些枯燥的准备?
肯定有人会说,顺其自然吧,是金子就会发光的。不知道你了不了解,网上那些红人和事件,背后都有推手,如几年前的天仙MM;你见到的互联网铺天盖地的广告/软文,都是公司一个个策划出来的。
你不要过分高估面试官的面试能力。虽然面试官都是公司公认的技术牛人,但可能70%的面试官都不及格。我毕业那一年也经过过20场左右面试,能够让我自由表现能力和潜力的,估计也不到30%。
进入一家公司,往往只有这一次机会,所以你应该尤其慎重。
如果你工作三年,应聘SSE,面试官会问你什么?你认为他一定会问你擅长的吗?一种最稳妥的方式,就是问公认的一些技术,比如Hibernate的lazy loading、uuid的种类及应用场景甚至原理、乐观锁及实现方式、二级缓存原理等。
你可能两年前对上面的问题很精通,但如果不复习,很可能回答得模棱两可,而面试官只会觉得你简历掺水。
另外,你一定要把你简历上写到的技术、项目经历好好温习,因为优秀的面试官,会依据你的项目经历提问,然后就其中的一个点深挖下去。
我觉得,面试有一个基本出发点:寻找match的人,而不是寻找能力更强的人。所以,如果某公司你应聘失败,也不要总怀疑自己的能力,因为别人不需要你这种牛人,比如对日外包、技术维护等。
关于平时的技术积累
优秀的面试官,一定会问一些开放型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可能都是你实践过或见过,如:
Session和Cookie的关系
密码存储格式(md5则无法找回原密码)
验证码原理和简易实现(只会用captcha很初级的)
秒杀的并发处理
迅雷的断点续传、多线程下载原理(HTTP)
POS机优势(BI角度)
银行排号系统
以上问题,对于一个喜欢思考的技术人员,应该都很简单。所以说,技术在于平时积累。反正我有这个习惯,喜欢留意别人的信息系统,如医院、社保局、房产中介、银行、收银台、点餐台等,像医院的挂号、看诊排队、开药都是工作流驱动的:你的信息在不同阶段会推送到不同的窗口。
关于外企的薪水
我估计很多人会面对这种情况,工作5年,如成都,一家公司给你9k,而另外一家只有6k,而9k这家一般都是外企。
外企一般能够开出9k,我认为有这样几个原因:
1、对于以dollar计算的国家,这个并不高;并且这类人可能4w/人月,给你9k不多
2、公司管理成熟,经营风险低,只要有人力就稳赚
3、高薪才好挖人、留人,招人和管理成本都会降低
在IT行业呆过几年的人都知道,外企的管理都很成熟,每个人只需做好自己那一块就行了,只要进去了,一般工作并没有太大挑战性。
从商业角度看,如果企业管理不够规范,则不具可复制性,如开连锁店的麦当劳,员工手册都细致到端盘时手的位置;也就是说,在中国的外企,一般都是执行机构,而没有决策权,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外企高管去民营企业很难适应。
也因为外企太规范了,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很有创造性、喜欢挑战的人,那儿可能并不适合你,你愿意选择高薪还是自己喜欢的工作?
在行业薪水里面,让人感觉最不公平的,就是外包行业,特别是外企,凭什么一个技术普通的人在那儿干五年薪水可以拿10k。
但我们想想,在外包企业,你干到35岁后,如果你还在coding岗位,你比起那些25岁的年轻人,优势是什么?如果你希望做管理,你认为公司需要那么多人吗(最多15%的管理岗位)?外包企业的高管都很少40岁以上的。
当然,我不是说不要进入这个行业,因为绝大多数人对技术都没啥兴趣,只是混口饭吃,有高薪为什么不去呢?
但我们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你拿高薪并不是完全因为你的能力,而是地域、行业优势。
外包行业,在中国兴起不到10年,估计20年内还是一个朝阳产业。大家知道珠三角的制造企业都在内迁吧,比如富_士_康迁到到武汉和成都。
大篇说到外企,再说内企吧。
能够进百度、淘宝,当然都是牛人,这类人拿高薪是应该的,而且企业盈利好,养得起。还有一类,就是有VC进入的,不赚钱,但养得起,如团购、B2C企业,如果你够牛,也可以拿高薪。
上面说的两类企业,一般都在北上广这类发达地区。不过大家也别羡慕,因为有个公认的高薪标准:月薪不低于该城市的平均房价。也就是说,你在北京月薪2w和成都9k差不多。
国内绝大部分企业,盈利状态并不好,你也别期望它和某某外企开一样的薪水,它们开不起。如果你很喜欢这份工作,不妨在薪水上适当委屈一下。说真的,薪水高1k和你幸福感并无太大关系。
打工不太可能真正富有,低风险=低受益永远都是一个真理。除非你创业,或是做到企业的决策层。但创业风险很大,或者并不适合喜欢安稳的你,选择就业有什么不好呢?
在选择问题上,我们需要特别当心的是:路径依赖。一旦你进入了外包行业,再想回头做研发,搞搞纯技术,估计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一方面是因为技术能力,另一方面是你不得不降低自己的薪资期望。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
我以前有一个看法,一定要提前规划自己的人生。后来,我觉得这并不是很靠谱。
我刚毕业时,我的唯一目标,就是想学技术。
我工作满三年时,别人问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还是很迷茫,但有一点没变,就是喜欢技术。
我工作满五年时,我确实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在为之奋斗,发现技术只是一种手段。
我工作满六年时,不想继续创业了,但坚持当初的理想和职业目标,发现太难,因为成都地区的机会太少,虽然最后还是如愿了。
很可能,我又回到技术这条路,继续做企业应用开发或管理,但我热爱的是互联网市场。
我们看到一个马云成功了,其实有千万个马云倒下。
像现在,我已经不做什么五年规划。把当前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很可能出现奇迹,比如升迁、比如被人高薪挖走,比如得到天使投资或被人邀请再度创业,而这,主要决定于个人努力以及人脉圈,还有市场机遇。
虽然所有的职业规划师、成功学专家以及大多数商界名人,都建议我们要做长远的职业规划,但如果你希望你的未来充满想象力,而不是执拗地、一定要在自己5年前设定的路上走,那么就脚踏实地,把当前的事做到极致,机会随时会光顾你;同时接触一些新领域,哪天你视野打开了,又会出现一个新大陆。
很可能你5年前的目标,在现在看来,已经很落伍了。但人生有些理想,建议永远不要变,比如一次环球旅行,45岁前退休,一次个人摄影展。
一个人活着的真正动力,往往来自于梦想和期望。
阅读(1656)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