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75022
  • 博文数量: 30
  • 博客积分: 2000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22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4-28 13:4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0)

文章存档

2010年(1)

2009年(29)

我的朋友

分类: 项目管理

2009-05-19 12:39:12

SAP成本核算步骤简介之四
 

  成本要素和分配分摊

初级成本要素和次级成本要素

SAP将成本要素分为初级成本要素和次级成本要素,成本要素可简单认为就是CO科目。

初级成本要素SAPFICO业务分开处理,其中的桥梁就是初级成本要素,建立初级成本要素的损益科目在FI记帐时通过初级成本要素+ CO Object(成本对象)过帐到CO模块(并非所有的损益科目一定要建立初级要素,前面已有描述)产生CO凭证,初级成本要素一定对应到一损益科目,这视你在项目中的实际需求,比如生产成本-WIP可不建立成本要素,象投资收益所得税费用可选择建立或不建立成本要素。

次级成本要素:CO中专用的会计科目”,它用来做费用分配分摊重过帐、作业分配、CO内部结算等用途。在SAP4.X及其前面版本, 分配分摊和重过帐这些业务只有CO凭证,不实时产生FI凭证的,严格地讲,并不是不产生FI凭证,是等期末FICO统驭根据你做分配分摊重过帐的业务交易一并产生FI凭证。

关于初级成本要素和次级成本要素还会有专门篇幅详细分析,请参考相关章节!

分配和分摊

SAP系统中的所谓的期末分配(periodic Allocation)包括分配(Distribution)和分摊(Assessment)

期末将把一项成本从一个成本对象转移到其他成本对象时,就需要用CO分配分摊。分配一般为采用初级成本要素(即原费用会计科目)平行结转成本费用,分摊则通常是成本对象的打包结转。

关于分配分摊区别,有好事者总结了几条:

1.分配针对初级成本要素,分摊中一般使用次级成本要素,也可使用初级成本要素。

2.分配保留了原来的成本因素,分摊则多因打包处理后不可追溯原成本因素。

3.分配比分摊有更高的运行性能?

关于分配分摊,举一个比较过时的实例,假设电话费平时缴纳时比如记在IT部门,在期末使用分配循环比根据统计指标(统计指标可以是各部门电话数量或各部门实际通话小时)或其它分配比例比如百分比分配到各部门,电话费保留初级成本要素原样分到各成本中心,分配保留了原电话费这个费用要素。

再假设电话费,打印费,网络维护费等打包成一个次级成本要素叫办公费用(对应成本要素类别42)再分摊到各部门, 电话费,打印费,网络维护费不反应在各部门成本中心费用而是一个次级成本要素->办公费用,这就是分摊。

分配分摊在以前版本是不实时产生会计凭证而是在期末做FICO统驭后才真正过帐到FI,这是和国内传统成本会计的一个非常大的区别。

深入理解FICO统驭

FICO统驭即FICO调帐,FICO一定需要统驭吗? 稍后你就会明白, 严格地讲,如果你没有彻底熟悉FICO统驭,你就基本上未真正了解SAP整个成本核算内部业务流。

SAP财务成本模块设计的一大思想突破是将财务和成本业务数据分开,但这些数据却相互联系却又有所区别,SAP为此使用了初级成本要素和次级成本要素,如果实施了成本要素会计,通过初级成本要素在FI记帐时就可同步产生相应的CO数据,这样的好处是后续CO的操作并不直接影响FI,然而,CO的一些操作分配分摊重过帐通常只产生CO凭证并不产生FI凭证,但是这些业务交易却悄然改变了费用的属性,这样会造成FICO数据不统一,所以需要进行调帐处理。

SAP 4*版本为实例,通常发生跨公司,跨业务范围或跨功能范围的费用转换业务时,期末需要进行调帐(Tcode: KALC,主要是FICO的成本费用调整),跨利润中心调帐使用(TcodeF.5D/F.5E/1KEK主要面向应收应付税金科目的调整,故曰资产负债表调整), 其实还有一个损益调整Tcode F.50,主要是面向自动过帐时产生的现金折扣和汇兑损益科目,这些自动科目和税金科目类似。

而新总帐版本在起用FICO实时对帐时是实时调整的,也就是说分配分摊如果跨了业务范围/利润中心/功能范围实时就产生财务凭证。

OB65:激活业务范围资产负债表。

SAP, Ledger 0为法定帐套, FICO统驭帐套(Reconciliation ledger)Ledger 3A

Ledger 3A相关表格:

COFIP:Plan items for Reconc. Ledger

COFIS:Actual line items for Reconc. Ledger

COFIT:Total Records for Reconciliation Ledger

 

SAP4* FICO统驭配置

[1]KALA->激活统驭分类帐;KALB->撤消激活成本要素分类帐。

    激活FICO调帐有时也不是必须的,以那个电话费为实例,交付时记录在IT部门,假

FI凭证分录如下:

Dr: 电话费 10000 + (IT成本中心/功能范围:管理费用0001 +业务范围/利润中心A)

  Cr:银行存款 10000 (+ 业务范围/利润中心B)

* 如果电话费业务范围/利润中心A和银行存款的B不同,SAP4*版本严格地讲,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在新总帐则通过在线分割产生AB的一对内部应付分录.,这里只讨论作为费 用属性的功能范围.

    期末将电话费分配给销售部门 5000(功能范围0002->销售费用),生产部门1000(功能范围0004->基本生产),使用CO分配,SAP4*版分配时只有CO凭证,KALC后才有   FI调整凭证,而新总帐版本实时即产生FI/CO调整凭证。

    
 

   注意上图的功能范围和伙伴功能范围

   SAP4*版本,如果不做FICO调帐,则当期电话费从FI模块来看,10000全部为管理费

用,如果从CO角度来看,电话费管理费用4000,销售费用5000,基本生产成本1000(当然这1000元会结算产品成本,期末结帐完毕基本生产成本功能范围是平衡的), 

FICO两者数据是不匹配的,假设相关财务报表电话费这块取CO数据,这样不做调整,应该也是没问题的。

SAP4*期末做调帐(Tcode:KALC)或新总帐实时统驭分录为:

 Dr : 电话费 5000 (销售功能范围 0002)

   Cr: 电话费 5000 + (IT成本中心功能范围:管理费用0001)

Dr : 电话费 1000 (基本生产功能范围 0004)

   Cr: 电话费 1000 + (IT成本中心功能范围:管理费用0001)

如下图,通过此调整分录后,FICO数据就完全一致。

[2]-[4]:定义相关调整科目。

         OBXM/OBXN: 定义FICO资产负债表统驭调整科目。

OBYA: 定义跨公司清帐调整科目。

OK17: 定义CO统驭调整科目。

刚才使用电话费简单讲述了分配的应用和产生的会计凭证,接下来又以那个古老的电话费,打印费,网络维护费等打包成一个次级成本要素办公费用分摊故事来说明分摊和分摊产生的会计凭证,分摊产生会计凭证吗?次级要素如何转到会计凭证?分录如何? 请听下回分解.....
阅读(381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