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74874
  • 博文数量: 30
  • 博客积分: 2000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22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4-28 13:4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0)

文章存档

2010年(1)

2009年(29)

我的朋友

分类: 项目管理

2009-05-19 12:36:21

SAP成本核算步骤简介之三
 
基本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工业企业在结转完制造费用和辅助后,接下来所需要做的是基本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满足下面基本公式:

月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 月末在产品成本

几个名词:

在产品:又称在制品,ERP中有个洋文叫WIP,广义的在产品包括生产车间/生产工艺中正在加工的在产品和半成品, 狭义的在产品只指前者,俗称未完工产品。

基本生产费用和产品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费用一般指当期发生的,而产品的生产成本则可包括以前期间的在产品包含的基本生产费用。

在产品核算:在产品的核算包括在产品的数量核算(包括在产品的数量台帐和盘店清查)和在产品的生产费用分配。

基本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

按照国内的习惯,在产品的分配方法有以下7种:

(1).在产品成本不计成本法。适用于期末无在产品或在产品数量很少的企业,比如某电子厂在期末尽量做到无在产品,月结前将所有工单做完关闭,显然对于生产周期长不可能做到无在产品。

(2).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同样是适用于期末在产品数量少或在产品虽大但各期比价稳定的企业,基于简化成本核算目的采用的方法。

(3). 在产品按其所耗用原材料费用计价法。也就是说在产品不计算加工费用,适合于材料成本占产品成本比例较大企业。

(4). 在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成本计价法。

将在产品视同完工产品计算、分配生产费用,适用于月末在产品已接近完工,或产品已经加工完毕但尚未验收或包装入库的产品。

(5). 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按计划定额成本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即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其数量和单位定额成本计算。产品的月初在产品成本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其余额作为完工产品成本。每月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产品。

(6).在产品约当产量比例法

   约当产量:指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约当产量比例法:即按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只要在正确统计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和正确估计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的前提下,就可以比较客观简便地划分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成本。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所占的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

(7).在产品定额比例法

   按照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

以上7种在产品生产费用分配方法可以分两大类:

一是首先计算在产品成本方法;二是同时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这么多方法,真是服了, 我一直认为,这是手工记帐年代,平时不可能好好记帐到期末月结才来一齐扯淡的结果, 真正好的方法就只要一种, 这就是SAP CO为什么非常简单的原因, 俺一直认为,SAP最简单的模块就是CO呢,想象一下象俺这样的杀猪姥都能精通它, 而且是太TMD精通的那种....

几个重要产品概念:

1.主产品/联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同种原料加工生产出的一组主要产品。      

2.在产品:生产车间/生产工艺中加工未全部完成加工工艺依旧是生产状态的产品。

3.副产品:生产过程中附带生产出的非主要产品。

4.等级品:生产过程虽然基本相同,但质量不同或是由于人工操作造成的质量上存在一定差异的一组产品,可按照质量差异分成不同等级。

简单叙述下SAP成本核算过程对这几类产品的处理方式:

1.联产品: 和联产品相应的应该还有一个叫主产品的东西,如果使用SAP PP的生产工单,则以主产品建立工单,联产品在维护在工单结算规则,将工单的生产费用按结算规则中维护的权数(比如石化行业的技术积数)结算生产费用。

2.在产品: 国内传统成本观念基本生产成本科目期末余额即为在制品成本,因此并不设置专门的在产品科目,这部分成本直接反应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在产品存货项目。

注意:作为一个软件系统特别是象ERP这样的庞大系统,首先它不可能象人这样智能可以进行职业判断,有时候为了简化核算,所以它必定会建立一些中间科目,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接受,SAP成本核算过程中,基本生产成本是无余额,在产品的结算会产生下列分录, 直到产品完全完工冲回此分录,这是和传统观念的一个差异, 有个屎屁屙(CPA) 说这个分录违反了国内会计准则,因国内根本没有这分录, 此种想法死脑筋, 大家都在这么做,  有独有偶的,后来又一CPA又拿这找事,  而且还掏出会计书本, 实在没法子...

            Dr(Cr):在产品

               Cr(Dr):生产成本-在产品   
其实作为一个死的系统,能做到SAP这样已经不错了,SAP以工单为成本对象,完工产品则遵守这么的原则:
生产成本投入 = 生产成本产出 +  生产成本结差 (完工产品)

3.副产品:SAP,产品成本核算时,副产品直接扣除生产工单的生产费用,如果联产品使用了固定价格,在成本核算时类副产品处理。在各流程行业,实际上联副产品并没有明显界限,流程行业物料汇流较多,在物料分类帐中将建议,为了避免成本核算和差异分摊死循环过多,尽量将不是特别主要的产品建成为副产品而非联产品。

4.等级品:SAP系统中,实际上可以使用同一料号+分割评估来区分等级品,当然也可建立不同料号。

5.半成品和中间产品:
 
SAP CO why 如此简单,请听下回分解......
阅读(1507) | 评论(1)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chinaunix网友2010-01-22 12:41:26

as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