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185078
  • 博文数量: 104
  • 博客积分: 206
  • 博客等级: 入伍新兵
  • 技术积分: 1829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9-12 10:24
个人简介

效字当先,以质为本。测试开发入行十余年,辉煌过,迷茫过,持续探寻人生的激情和前进的步伐!好好生活,认真工作!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24年(1)

2019年(2)

2018年(4)

2017年(7)

2016年(3)

2015年(14)

2014年(33)

2013年(31)

2012年(9)

分类: Python/Ruby

2015-05-31 10:03:35

operator.itemgetter函数
operator模块提供的itemgetter函数用于获取对象的哪些维的数据,参数为一些序号(即需要获取的数据在对象中的序号),下面看例子。

a = [1,2,3] 
>>> b=operator.itemgetter(1)      //定义函数b,获取对象的第1个域的值
>>> b(a) 

>>> b=operator.itemgetter(1,0)  //定义函数b,获取对象的第1个域和第0个的值
>>> b(a) 
(2, 1)

要注意,operator.itemgetter函数获取的不是值,而是定义了一个函数,通过该函数作用到对象上才能获取值。

sorted函数
Python内置的排序函数sorted可以对list或者iterator进行排序,官网文档见:,该函数原型为:

sorted(iterable[, cmp[, key[, reverse]]])

参数解释:

(1)iterable指定要排序的list或者iterable,不用多说;

(2)cmp为函数,指定排序时进行比较的函数,可以指定一个函数或者lambda函数,如:

      students为类对象的list,没个成员有三个域,用sorted进行比较时可以自己定cmp函数,例如这里要通过比较第三个数据成员来排序,代码可以这样写:
      students = [('john', 'A', 15), ('jane', 'B', 12), ('dave', 'B', 10)]
      sorted(students, key=lambda student : student[2])
(3)key为函数,指定取待排序元素的哪一项进行排序,函数用上面的例子来说明,代码如下:
      sorted(students, key=lambda student : student[2])

      key指定的lambda函数功能是去元素student的第三个域(即:student[2]),因此sorted排序时,会以students所有元素的第三个域来进行排序。

有了上面的operator.itemgetter函数,也可以用该函数来实现,例如要通过student的第三个域排序,可以这么写:
sorted(students, key=operator.itemgetter(2)) 
sorted函数也可以进行多级排序,例如要根据第二个域和第三个域进行排序,可以这么写:
sorted(students, key=operator.itemgetter(1,2))

即先根据第二个域排序,再根据第三个域排序。
(4)reverse参数就不用多说了,是一个bool变量,表示升序还是降序排列,默认为false(升序排列),定义为True时将按降序排列。

阅读(229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