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64775
  • 博文数量: 28
  • 博客积分: 6374
  • 博客等级: 准将
  • 技术积分: 10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10-20 15:3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8)

文章存档

2010年(1)

2009年(3)

2008年(24)

分类: BSD

2008-07-11 15:09:41

FreeBSD的Robert N. M. Watson在回应一封-hackers的邮件时 (Message-ID: ),对 FreeBSD 的 SMP 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对 FreeBSD 8 进行了一些展望:

目前的绝大多数操作系统,都是从单 CPU 的硬件开始起家的。因此,内核的同步模型,基本上都是针对中断处理程序、 I/O 导致的阻塞所产生的并发,而非真正的并行处理而设计。一般来说,这种模型包括了“禁止中断”,有时还包括“中断优先级”以便处理不同的优先级和选择性抢占,以及用以处理同步操作,如使内核线程进入休眠状态的 I/O 等的简单的休眠锁。正如你已经猜到的那样,这也是 BSD,包括 FreeBSD 开始这些工作的起点。

因此,在操作系统中引入 SMP 支持的第一步,往往就是引入“全局锁(Giant lock)”,使内核在同一时刻事实上只在一颗 CPU 上运行。这样做的目的是在 SMP 硬件上运行时,能够依然使用 UP(单处理器)内核的那些基本假设。这使得用户态程序能够运行在多个 CPU 上,但内核则不能以并行方式运行。在内核中引入这种变动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因为它不需要改变整个内核的同步模型,而只需简单地加入全局锁、修改硬件探测和引导代码,处理中断传递、TLB shootdown等等。但是,由于内核无法从并行处理中获益,因此对于高度依赖内核的操作而言,启用 SMP 除了增加开销之外,意义不大。

因此,引入 SMP 支持的下一个步骤,便是修改内核的同步模型,使得它的一些部分能够在多个 CPU 上同时运行,并由此带来性能提升。对于 FreeBSD 而言,全局锁是在 FreeBSD 3 引入的,我们在 FreeBSD 5 中开始将其细化。在 FreeBSD 6 中,内核的绝大多数子系统都已经不再使用全局锁,而在 FreeBSD 7 中,锁的细化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推进。现在还有一些边角的位置上存在全局锁,不太常用的文件系统、一些较旧的设备驱动,等等,但多数情况下,已经不会再看到正在运行由全局锁保护的代码了。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只是将内核中 1/2 的部分中的全局锁细化,也会显著地改善全局锁保护的代码性能,因为锁的冲撞机会减少了。

目前,全局锁已经逐渐被弱化成了保护 tty、 newbus、 usb 和 msdosfs 代码的锁,并且,消除全局锁的工作,已经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在 FreeBSD 7 中,我们的工作重点,已经从消除全局锁,转移到了优化上锁原语、调度器以及锁粒度上。例如,在 FreeBSD 7 上 MySQL 的性能改进,多数都归功于下面几个有限的变动:

  • 由 M:N 线程转为 1:1 线程模型。
  • 对于 sx(9) 休眠锁原语的大幅改进。
  • 引入了高效的非休眠 rw(9) 上锁原语。
  • 将内核中文件描述符表的上锁方式改为使用低开销的 sx(9) 原语,以及通过将上锁操作细分为读写两种所带来的改善。
  • 将 UNIX domain socket 改为细粒度上锁模型。
  • 由于引入 ule(4) 调度器带来的大幅可伸缩性改善。

在 FreeBSD 8 中,我们将继续对上锁粒度和内核并行性方面进行改进,以更好地在更多 CPU 池中分摊负载。多核、多处理器芯片正在迅速普及,因此多处理器系统的性能非常值得深入挖掘。也就是说,尽管目前我们所做的工作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我们仍然需要继续挖掘多处理器硬件,特别是在网络协议栈方面的潜能。

(本文转自)

阅读(329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