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76117
  • 博文数量: 52
  • 博客积分: 2575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64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10-08 09:29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52)

文章存档

2010年(52)

我的朋友

分类: IT职场

2010-10-28 14:22:29

利益原则虽然很好用,但却也有副作用。因为你处处都是利益为先,用这把尺子去衡量人和事,难免会让人留下市侩的印象。 就算在职场中,市侩也是个会减分的个人印象。不管上司还是同事,都喜欢你有大公无私的情操,而不喜欢你太过市侩。自然,他们自己宁可市侩一点,但最好别人都是无私的,这样才好占便宜么。 所以说,职场中的利益原则,并非明着用的,而是要藏在暗处。一个职场高手,必定是内外有别的双面人,心里藏着利益,表面全是公义。 为什么面上要有公义呢?因为在公共场合,无论你做什么事情,都必须要有一个大义凛然的善良的借口,这也被称之为伪善


我们不推崇伪善,但这不妨碍伪善的存在。
即使是古代的政治领袖,甚至是一国皇帝,也必须要装出善良无私的面目,这样才可以忽悠住更多单纯的人。
譬如给自己造房子那不是享受,而是祈福。譬如征收高税收不是为了贪墨,而是为了充盈国库。如此等等,做再肮脏的事情,也必须要有光明的借口。
职场自然没这么黑暗,但道理是相同的。利益分配永远都在桌面底下,而桌子上的肯定是正大光明。你看的见的是制度、体系,而看不见的是势力斗争。美好的东西永远都浮于表面,可是真正起作用的却是沉在底下的事物。
所以想要成为职场达人,你就要弄明白,黑白分明的两个层面。

1
、永远光明的表面
表面永远都是光明的。也就是在职场中,人也好,机构也好,公司也好,都会用冠冕堂皇的外表示人。
这通常被称之伪善,却也不能算是伪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公开的坏人是无法生存的。
究其原因,人们都很自私,生怕坏人的存在会损害自己的利益,破坏自己的生存价值,所以对公开于世的坏人都人人喊打。
这带来一个后果,就是人们都把无私、公义做成表面文章,当作了自己的面具。无论什么生意人都好,非得带上如此的面具。
在职场内部更是如此,明明是两派势力不合互相斗争,可嘴上说的却是制度和规章。明明是私人矛盾互相冲突,可对外宣称却都是为了公司利益着想。
谁占领了道德制高点,谁就有舆论的支持,而有了舆论,才有胜利的保障。
表面大义凛然天下为公,正是获得同情和支持的武器,这在历史中是无数次获得证明的。至于在这大义凛然的背后是什么,那就不是舆论的关注范畴了,更不是被忽悠的人们能看透的。
然而恰恰是大家看不见的一层,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
、起决定性作用的深层。
很难为内里的一层取名,或者叫深层,或者叫真相层,总而言之,这是由人们心中的阴暗面组成的,是一切表面光鲜事物之下的深层原因。
在职场中,这个原因就是利益。
刚入职场的新人,往往只能看到表面而看不到深层,所以他们对很多事情都迷惑不解。
为什么明明对公司有好处的事情,却没人去做?为什么内部竞聘上位的不是能干的人,而是有关系的人?为什么干活的人拿钱少,不干活的人拿钱多?为什么大家都看出来会失败的事情,就是没人提出来?
如果从表面来看,这些问题都该迎刃而解,不会令人迷惑。但实际上,职场中的事情,黑未必会是黑,白未必会是白,有时候黑白会互相颠倒,这原因决不在表面,而就是因为深层利益的作祟。
利益层面的东西,并不光明正大,所以必须是隐藏在桌面底下,但正是这些东西主宰着职场的一切。
如果你是个职场新人,看到这里应该明白,绝大部分的上司,绝大部分职场达人,他们都是双面人,只看他们的表面是没有用的,只有看清楚他们的利益驱使,那才能号准脉。

3
、职场中缺不了任何一层。
职场里必须表面和深层俱全,两者缺一不可。原因很简单,表面的公义是忽悠人的,而内在的利益是控制人的。
试想,如果一个上司满口利益,一脸市侩小人的模样,他能够服众么?他能够获得下属爱戴么?他可以让员工们不计得失的为他打拼赚钱么?
当然是不行的。你想要占人便宜,首先就要表现出一副大公无私的样子来。你自己都斤斤计较,下属们又怎肯让你剥削?
职场老手们早就总结出经验,他们通常是将自己打扮成一心为公的模样,为员工们树立起职场的榜样。
如果你相信,这是上司的真面目,那就上当了。
每个上司更不可缺少的,是内在那一层。无论他们表面有多么正气,可心中必然有利益原则,也就是他们将职场当作了一盘生意。
这不是职场高手们决定的,而是职场生态决定的。既然这是一个利益交换的场所,那么一切事务运行的规则就是利益,凡是不遵守利益法则的人,都已经被职场淘汰,而剩下来的,已经成为上司,或者是职场高手的,都拥有了两种层面。
第一层是给人看,第二层是做事的。
缺一不可。

4
、职场的本质就是表面公义,心里生意。
职场的最大真相是什么?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只是大家被光明的外表蒙骗反倒是忽略了。
职场的真相是生意,也是利益。
对公司来说,所有一切都大不过生意,但所谓商人是有原罪的,中国向来重文轻商,所以很多公司都摆出一副为国为民的公义来,以慈善面貌现身也有,以兴国面貌现身也有,但这都是表面文章,其实本质都在于利益,在于生意。
商业公司的本质也决定了职场的本质。职场虽然是人生的一部分,却不是生活,而是你出卖劳力赚钱的地方。
生活是你花钱消费,是享受。而职场是用劳力换钱,是工作。所以在生活里,你可以恣意挥洒,想做什么都可以。但在职场上,你的一切都要与利益交换挂钩。
道理是如此,但表现却不一样,其实大家都知道职场就是为了交换利益,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所谓的职场文化出现?这就是表象,是表面的公义,是可以忽悠人的东西。
如果把职场看做一个人的话。公义是他的脸面,而生意是他的内心,这就是职场的本质。

5
、是公义还是生意,取决于谁做主。
公义也好,生意也好,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并不是看对谁起作用,而是看谁做主。
相同的职场,因为不同的人做主,最终的结果都不会一样。所以职场中,上司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如果上司觉得公义大于生意,那么你就应该多把公义拿出来。如果你的上司把生意挂在嘴上,那么你也应该顺应其变。
职场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因为人的参与而千变万化。千万不要觉得,掌握了职场利益原则就可以无往不利。
实际上,只要有人就有变化,利益原则也因为起决定性人的因素而不断发生着改变。
职场是一种艺术,绝不是技术。你想要学会职场生存,首先要懂得利益原则,然后要会看上司的性格,唯有这两样叠加在一起,才能够精确计算出每一步的路。

案例:
王小峰的金阳计划虽然宣告失败,被迫停止试行。可在实施的一个月里,还是积攒下了近十万元的慈善费用。王小峰几次三番询问公司,何时将慈善费落实,直至大半个月后,终于有了好消息。
虽然实施效果不好,可董事局对金阳计划还是抱正面态度,觉得精神可嘉。所以除了累积的善款外,公司还特别拨出一笔费用,做为金阳计划最终落实的经费。
总计二十万的慈善款,虽然与王小峰的初衷有差距,但毕竟是笔不小的数目,他也很是振奋,向公司提出,由他亲自采购康健器材。这个事情都不需要开会,鲜于直接就指定王小峰为独立采购人,可以在公司系统内以八折的价格采购,而最后的器材,将由公司市场部送到各个福利老人院。
王小峰对老人们做过全程调查,知道大家最缺的是什么东西,所以本着实用主义,采购了将近五十台最新型号的康复保健器材,正好本城福利老人院每家一台。以王小峰的心愿,是希望老人们能用到公司最高档的产品。
这批器材是公司内最紧俏的商品,王小峰费尽心思才抢到了五十台,运送入库后,他又转身忙于捐赠仪式。
不管计划有没有成功,可善款是实实在在要捐献的,所以市场部将活动搞的极大,本城十多家媒体出席,市级领导、五十家福利院领导,包括分公司总经理鲜于和总公司董事都应邀参加。
王小峰做为金阳计划的设想者和主导者,在捐赠大会上风头出尽,并成为各个媒体的焦点人物,就连市委领导都夸奖王小峰为新一代年轻人做了榜样,是八零后中的佼佼者。
连续几天上报,让王小峰如坠云雾,他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计划居然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虽然金阳计划的热潮来得快,去的也快。不过王小峰觉得,自己的目的还是达到了,虽然只是本城福利老人院能享受到,那也算是慈善一小步,个人一大步。
只是王小峰不知道,事情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
过了几周,王小峰在很偶然的机会,突然发觉,自己采购来的慈善器材,居然在销售渠道里流通。
这简直如晴天霹雳,要知道,金阳计划中捐赠的器材,早就由市场部运送到各地福利老人院,按说老人们都已经在享受了,可为什么这批器材还在销售呢?
难不成慈善捐赠出了什么意外,把一部分器材落下了,或者有人疏忽大意,又把慈善器材拿出来销售?
王小峰不敢置信,他干脆放下手中工作,专程跑了几趟老人院,想亲眼目睹自己捐出去的东西。可一看之下,大惊失色,王小峰愕然发现,在老人院中摆放着的,哪里还是他亲手采购来的最新器械,压根就是公司积压多年,打一折都没人要的过时玩意。
这些东西不止是医疗保健效果差,实用性方面也有问题,高运动量更不适合老人用,所以在老人院里面积满了灰尘,看来是无人问津。
王小峰愤怒不已,回到公司里一查,发现他采购来的那批先进器械,全部都在小东区一部里正常销售着。在自己部门里,却过了几周才发觉,明显是一部主管林丛故意隐瞒着王小峰,想一直骗着他。
王小峰勃然大怒,冲到林丛的办公室内,拍着桌子质问他,为什么连慈善的物品都要私占,如果不吐出来,就要上报到总公司。
林丛不紧不慢,瞟了王小峰一眼:这就是总公司的决定。
王小峰一愕:谁的决定。
林丛:这次负责慈善捐赠的陈董亲自下的命令,这位可是执行董事,全权负责这次活动,你还想报告给谁?
王小峰火热的脑袋犹如被冷水一泼,顿时降温,冷静下来一想,感觉这个事情应该是林丛所说的那样。要不然,就算借林丛几个胆子,他也不敢私扣几十万的慈善捐赠。
可是在捐赠仪式上,陈董明明夸奖过王小峰年轻有名,敢想敢闯的,怎么一变脸又搞起了狸猫换太子?
林丛还是那副不冷不热的态度:你还没想通?这榆木脑袋究竟要碰壁几次才会开窍?
王小峰强压怒火:你说,是为什么?
林丛冷笑:你以为老板们都和你一样闲的发慌,拿自己的钱往慈善里贴。我告诉你吧,从金阳计划一决策开始,从上到下就没当回事情,老板们嘴上说的是慈善,可心里想的是生意,他们只是要借着你的方案,做一场冠冕堂皇的生意而已。
王小峰:这能怎么做生意?我们是免费赠送的啊。
林丛:你懂个屁!历来公司做慈善都是一盘生意。你看看这次,捐出的数目才二十万,可我们请媒体,办捐赠大会的市场费花了足足有十万,带来的是几十家媒体报道,是政府对企业的支持,是整个企业品牌的提升,这是几百万投入都换不来的东西。
王小峰:这个没错啊,公司得到宣传,老人院得到捐助,大家都有好处,这也是我的初衷么。
林丛:你笨就笨在自以为是,你当公司是你家开的,想要捐什么就捐什么。我们要的是名气,只要名气到手,捐不捐,捐什么都不再重要。
王小峰:你的意思是,总公司本来只打算拿慈善来做表面文章,文章做完了,就不用兑现?
林丛:差不多是这样,可完全不兑现也不现实,所以总公司决定用最滞销的积压产品替代慈善捐款。虽然这些东西都是一折销售,可慈善捐赠的时候,却可以按照原价算。
王小峰恍然大悟:我明白了,表面看起来,咱们公司是捐了二十万的器械,和媒体报道都能对上号,可这批东西的实际价值不过是两万而已。还真是花小钱赚大响动。
林丛:不是,公司不止是没花钱,而且还小赚了一笔。
王小峰又纳闷:两万捐赠也是钱,十万市场费也是钱,怎么还有得赚呢?
林丛:鲜于总经理和陈董两人的算盘,可比你我打的都要精明,这批器械虽然只值两万,但计算成慈善捐赠还是按照原价的二十万,而所有的慈善捐款都是可以抵税的,这一来一去,我们不止没有亏,还少交一大笔税。
王小峰差点没气晕过去:送出去积压货物,少一笔税,而且还赚了几十家媒体报道和慈善企业的名气,这一笔生意,做的还真是划算。
林丛:按鲜于总经理的原话说,开公司就是赚钱的,一举一动都是生意。你做慈善也好,做生意也好,都是表面光鲜好看,里面全是利润。如果少一分的利,公司也不会给你干。所以你这榆木脑袋还是学着点,以后可别把公司当作善堂了。
王小峰脑袋晕乎乎的,都不晓得是怎么走出林丛的办公室。虽然他在职场也混了一些年,可从没有想过,在表面公正公平的伪装下,会有这么赤裸裸的商业利益。
自己精心炮制出来的慈善计划,却落到这样的下场,王小峰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阅读(59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