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运都“一票难求”,但票贩子却似乎从不缺票。那么,票贩子的票从何而来?铁道部今年给出了正式的答案——票贩子主要通反复排队囤票。据铁道部公安局政委张庆和介绍,票贩子囤积车票的主要方法是:雇人或自己在车站售票窗口反复排队购买,这占绝大部分;还有从分布在市区、郊区各处的代售点多次购买;向退票人收购;通过电话重复订票等。(1月17日《新华视点》)
????铁道部的这一结论,通过官方主流媒体的“背书”后已经相当“深入人心”了。但从外界对铁道部这一结论的反应来看,绝大多数人对此并不认同,甚至认为这是滑天下之大稽,简直污辱人民的智商。其实,这也怪不得公众。
????按铁道部的说法,那么票贩子与 普通乘客是平等的,处于购票的同一起跑线上,不管是从火车站售票窗口,还是从代售点、电话订票等途径购票,他们购得车票的机会应该是均等的。但实际情况是 这样吗?事实上,一些购票乘客即使第一时间去买票也买不到票,甚至排在购票队伍的最前面也被告知“没票了”,那票究竟哪里去了?为什么票贩子手里却恰好有票呢?对此,如果没有透明、公开、详细的说明是难以让人释疑的。
????即使票贩子倾巢出动(加上票贩子雇用的人),相较于全部排队购票的人群来说也是少数甚至是极少数。在购票机会均等的前提下,极少数的票贩子反而赢了,甚至一举将大部分紧俏车票纳入囊中,这样的票贩子的确非凡,令人匪夷所思。只是不知道,在排队购票的队伍中有多少是票贩子及票贩子雇来的?莫非其中票贩子反而占了大多数,或者票贩子的人总是能够排在长龙中的最前面?一些火车站排队购票的“长龙”动辄达几公里,票贩子排队购票的成功率有多大呢?数公里的购票长龙起码得一天、半天才能抵达购票窗口吧,票贩子又如何“反复排队购票”呢?倘若如此,票贩子得雇多少人才能确保票源充足,又得投入多高的成本?……凡此种种,都令人们对“票贩子主要通过反复排队囤票”的说法难以认同,因为这大大地超出普通人的“常识范畴”了。
????实际上,铁道部的说法意在表明票贩子的票与铁路内部无关,其内部不存在倒票腐败的情况。然而,事实果真如此简单吗?人们会相信吗?
????不妨先来看个案子。原武汉汉口火车站站长、武汉铁路局副局长刘志祥,因雇凶杀人、贪污受贿等罪被判处死缓。据报道,刘志祥简便的生财之道之一便是倒票。在汉口火车站担任站长6年,刘志祥被人封为“汉口站最大票霸”。他与票贩子“ 联手垄断汉口火车站绝大部分卧铺车票和俏销的座位票,形成一个坚实的网络和繁杂的销售体系。”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刘志祥不是因倒票腐败而落马,而是因雇凶 杀死举报其经济问题的高铁柱而败露。刘志祥的有恃无恐、嚣张跋扈从一件小事上也可见一斑:2002年,一位职工以匿名信向上面举报刘志祥的经济问题,最后 信件居然直接转到了刘志祥手上。在每个月例行的干部大会上,刘一边把信拿给大家看,一边说:“有人向北京举报我的经济问题,没有用,信转到我手里来了,我 红道黑道都有人,你们举报到哪里都没有用!”有这样的火车站站长,火车站搞搞倒票腐败又算得了什么呢。难怪有论者直言,铁路系统内部的倒票腐败从来不是“ 有没有“的问题,而是敢不敢、愿不愿承认的问题。
????再说了,说“票贩子主要通过反复排队囤票”, 也只是铁老大自说自话的一家之言。铁道部是一个集公、检、法于一身,政企合一、高度垄断的封闭系统,几近水泼不入,外部监督也几乎付诸阙如。铁道部公安局 的说法,因其处于铁路系统内部的利益纠缠之中,故其调查及其结论的公正性、客观性难免令人置疑。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嘛。须知道,对票贩子的调查、打击乃至对其内部倒票腐败的调查、处理大都由铁道部门主导,缺乏独立的第三方参与、主导,这样的调查、处理难免给人以瓜田李之下之嫌,故其结论也逃脱不了“自说自话”的宿命。
????也正因如此,不管是北京站对售票员“异常”出票的回应,还是铁道部“票贩子主要通过反复排队囤票”的说法,都免不了遭遇相同的话语困境——铁路部门信誓旦旦地自证清白,但公众对此却不买账,依然持怀疑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