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2-21 16:34:47
上一篇我们讲到,因为my_inet是系统中第二个加载的IPv4模块,所以网络设备接口早已完成了加入IGMP_ALL_HOST组的操 作,my_inet只是简单增加引用计数和源过滤计数,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一个加载的IPv4模块(即内核原有的TCP/IP协议栈模块)是如何把网络设 备接口加入IGMP_ALL_HOST组的。 在myip_mc_inc_group函数中,首先检查in_device->mc_list列表中已加入的组播组,看本接口是否已经加入了 IGMP_ALL_HOST组,结果当然是没有。则,首先创建一个新的结构体s......【阅读全文】
发布时间:2012-12-21 16:32:12
_NODELAY的应用程序也有同样的问题。 TCP_DEFER_ACCEPT 我们首先考虑的第1个选项是 TCP_DEFER_ACCEPT(这是Linux系统上的叫法,其他一些操作系统上也有同样的选项但使用不同的名字)。为了理解 TCP_DEFER_ACCEPT选项的具体思想,我们有必要大致阐述一下典型的HTTP客户/服务器交互过程。请回想下TCP是如何与传输数据的目标建 立连接的。在网络上,在分离的单元之间传输的信息称为IP包(或IP 数据报)。一个包总有一个携带服务信息的包头,包头用于内部协议的处理,并且它也可以携带数据负载。服务信息的典型例子就是一套所谓的标志,它把包标记代 ......【阅读全文】
发布时间:2012-12-21 16:31:02
说起套接字的通讯,我们一般会想到C/S结构(客户端/服务端结构),从应用的角度来讲,确实如此,比如IM(即时通讯)服务,一台IM服务器同时与几 万的IM客户端进行着UDP数据报的通讯。但我们从套接字的编程实现,以及TCP/IP协议栈的实现原理这一层上来看,并不存在着服务端与客户端的明显区 别。 网络上的两台主机(为简化起见,我们假设它们处于同一子网内,并能互相连通),为了建立一个UDP的通讯,一端A必须事先知道另一端B的端口(B有一个进 程可以接受UDP数据报)。即B必须先建立一个套接字,并自己为其选择一个固定的端口号,而不是让系统自动......【阅读全文】
发布时间:2012-12-21 16:30:15
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站在服务器的一方,看看如何被动地接收一个UDP数据,并作出相应的处理。我们把前面文章提及的UDP示例客户端放到 172.16.48.1上,在主机172.16.48.2的eth0网络设备接口上再配一个从属IP地址172.16.48.13。让客户端向13发送 UDP数据报。 函数myudp_rcv处理接收到的UDP数据报,该函数首先从数据报头中取出源和目的地址、端口。向哈希表myudp_hash查询,看是否存在相应的 sokcet等待处理该数据报。如果没有,则发生错误,即对端主机向本机的某个特定端口发送了一个UDP数据,但本机并没有......【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