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972541
  • 博文数量: 442
  • 博客积分: 1146
  • 博客等级: 少尉
  • 技术积分: 1604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11-04 12:52
个人简介

123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42)

文章存档

2017年(3)

2016年(15)

2015年(132)

2014年(52)

2013年(101)

2012年(110)

2011年(29)

发布时间:2013-03-14 10:50:33

通过源码分析了pf_ring中quick_mode的原理......【阅读全文】

阅读(1013) | 评论(0) | 转发(0)

发布时间:2013-03-14 10:49:36

pf_ring是一款开源的高性能抓包库,本文通过分析了pf_ring的原理......【阅读全文】

阅读(791) | 评论(0) | 转发(0)

发布时间:2013-01-08 14:16:38

曾经在一次写程序的时候,全局使用一个日志对象,所有的日志信息都由此日志对象写入文件。但是发现在动态链接库里,无法存取到该全局对象,后经查找资料。发现,动态链接库是否能存取主程序的全局变量,主程序是否能存取动态链接库里定义的全局变量都是可以通过链接指令改变此行为。主程序存取动态链接库里的全局变量例如动态库里定义全局变量int i, 在主程序里申明extern int i。 则,主程序存取的就是动态库里定义的i。在所有的UNIX平台上这是默认的行为(注意:实际定义i的 模块的点o文件,必须同时链接到动态库和主程序上,否则链接报错)。如果不想让主程序能存取动态库里的全局变量,则在链接动态连接库的......【阅读全文】

阅读(757) | 评论(0) | 转发(0)

发布时间:2013-01-08 13:33:38

在 Fedora 下建立 ARM-Linux 交叉编译环境     这几天忙着在Fedora 7下建立ARM-Linux的交叉编译环境。一开始参考了《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这是一本很经典的书。上面介绍了建立ARM-Linux的交叉编译环境的许多知识,建立的原则和方法。我一开始想按照上面的一般方法,建立一个自己的、最新的交叉编译环境。但是 ,试了才知道这个过程是一个繁琐、耗时的工作。对于没有编译原理知识的我来说,更是耗时又毫无意义。引用《嵌入式设计及Linux驱动程序开发指南——基于ARM9处理器(第2版)》的原话:“在这项工作上浪费时间似乎没有任......【阅读全文】

阅读(793) | 评论(0) | 转发(0)

发布时间:2013-01-08 13:33:04

U-BOOT 在启动内核时,会向内核传递一些参数.BootLoader 可以通过两种方法传递参数给内核,一种是旧的参数结构方式(parameter_struct),主要是 2.6 之前的内核使用的方式。另外一种就是现在的 2.6内核在用的参数链表 (tagged list) 方式。这些参数主要包括,系统的根设备标志,页面大小,内存的起始地址和大小,RAMDISK的起始地址和大小,压缩的RAMDISK根文件系统的起始地址和大小,当前内核命令参数等而这些参数是通过 struct tag来传递的。U-boot 把要传递给 kernel 的东西保存在 struct tag 数据结构中......【阅读全文】

阅读(698) | 评论(0) | 转发(0)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留言热议
请登录后留言。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