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752458
  • 博文数量: 930
  • 博客积分: 120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144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8-15 16:57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930)

文章存档

2011年(60)

2010年(220)

2009年(371)

2008年(279)

分类: LINUX

2009-08-09 18:18:57

1,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Hello world程序

# include

Int main()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编译生成hello后,运行./hello;

会先fork一个子进程,然后调用execve转载可执行程序hello,在调用fork11时采用了一种叫做COW(copy on write,写时复制的策略),这种思想不仅在内核中而且在应用程序中被广泛地采用。请描述下COW的思想,以及它的实现。

2请描述以下fork clone fork的区别。

3运行ldd hello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Linux-gate.so.1oxb7f4f000

Lib.so.6  /lib/tls/i686/cmov/libc.so.6(oxb7dee000)

/lib/ld-linux.so.2(oxb7f50000)

其中libc.so.6是动态链接库,ld-linux.so.2是动态链接库加载器,请简要描述下动态链接库的加载过程和优点。
 
看到这个题目的第一反映是百度居然还考这种题,以往都是写程序加开放性的无从下笔的题。
 
1.COW:
   就是写时复制了。自己只能说个大概,这个全面点
  
传统的fork()系统调用直接把所 有的资源复制给新创建的进程。这种实现过于简单并且效率低下,因为它拷贝的数据或许可以共享(This approach is significantly naïve and inefficient in that it copies much data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shared.)。更糟糕的是,如果新进程打算立即执行一个新的映像,那么所有的拷贝都将前功尽弃。Linux的fork()使用写时拷贝(copy- on-write)页实现。写时拷贝是一种可以推迟甚至避免拷贝数据的技术。内核此时并不复制整个进程的地址空间,而是让父子进程共享同一个地址空间。只用在需要写入的时候才会复制地址空间,从而使各个进行拥有各自的地址空间。也就是说,资源的复制是在需要写入的时候才会进行,在此之前,只有以只读方式共享。这种技术使地址空间上的页的拷贝被推迟到实际发生写入的时候。在页根本不会被写入的情况下---例如,fork()后立即执行exec(),地址空间就无需被复制了。fork()的实际开销就是复制父进程的页表以及给子进程创建一个进程描述符。在一般情况下,进程创建后都为马上运行一个可执行的文件,这种优化,可以避免拷贝大量根本就不会被使用的数据(地址空间里常常包含数十兆的数据)。由于Unix强调进程快速执行的能力,所以这个优化是很重要的。
 
2.frok vfork clone
  fork, vfork and clone三者最终都会调用do_fork函数,三者的差别就是参数上的不同而已。
fork的实现:
     do_fork(CLONE_SIGCHLD,...)
clone的实现:
     do_fork(CLONE_VM|CLONE_FS|CLONE_FILES|CLONE_SIGCHLD,...)
vfork的实现:
     do_fork(CLONE_VFORK|CLONE_VM|CLONE_SIGCHLD,...)
  Linux使用copy on wirte的技术,Linux中的fork代价仅仅是创建子进程的页表结构和创建一个task_struct结构。
  为了优化那些:fork然后就是exec的程序,Linux提供了vfork。vfork时,父进程会被阻塞 ,直到子进程调用了exec或exit,因为此时不复制页表结构。
   clone()系统调用是fork()的推广形式,它允许新进程共享父进程的存储空间、文件描述符和信号处理程序
   这几个可以自己man man应该也就清楚了
   可以看下这篇文章
 
3.动态链接库
   一:可以实现进程之间的资源共享。节省内存,磁盘资源
   什么概念呢?就是说,某个程序的在运行中要调用某个动态链接库函数的时候,操作系统首先会查看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看在内存里是否已有此库函数的拷贝了。如果有,则让其共享那一个拷贝;只有没有才链接载入。这样的模式虽然会带来一些“动态链接”额外的开销,却大大的节省了系统的内存资源。C的标准库就是动态链接库,也就是说系统中所有运行的程序共享着同一个C标准库的代码段.
  二:将一些程序升级变得简单。用户只需要升级动态链接库,而无需重新编译链接其他原有的代码就可以完成整个程序的升级。Windows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甚至可以真正坐到链接载入完全由程序员在程序代码中控制。
程序员在编写程序的时候,可以明确的指明什么时候或者什么情况下,链接载入哪个动态链接库函数。你可以有一个相当大的软件,但每次运行的时候,由于不同的操作需求,只有一小部分程序被载入内存。所有的函数本着“有需求才调入”的原则,于是大大节省了系统资源。比如现在的软件通常都能打开若干种不同类型的文件,这些读写操作通常都用动态链接库来实现。在一次运行当中,一般只有一种类型的文件将会被打开。所以直到程序知道文件的类型以后再载入相应的读写函数,而不是一开始就将所有的读写函数都载入,然后才发觉在整个程序中根本没有用到它们。
   这个可以看我自己blog的一篇文章


阅读(2113)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求字的个数

下一篇:不相交集ADT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