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66796
  • 博文数量: 89
  • 博客积分: 2383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97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9-09 23:02
个人简介

Scientific Linux是重新编译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由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欧洲核研究组织以及世界各地的大学和实验室共同开发。它旨在与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完全兼容,也强调自主方便的定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做相应修改,可以使用脚本或者Anaconda给自己定制最小化的安装模式。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9)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2)

2013年(2)

2012年(2)

2011年(16)

2010年(13)

2009年(46)

2008年(7)

我的朋友

分类: BSD

2011-02-22 16:39:31

我常用的移动硬盘式NTFS格式的,因为我总是需要复制超过4GB的文件(高清电影嘛!)什么的,有时又需要在我的freebsd中使用,只要让我的freebsd支持NTFS!
 
需要重新编译内核(我觉得编译内核来支持比使用NTFS-3g方便),首先请确认好你的内核版本:
uname -a
得到:
FreeBSD mail.nou.cn 8.1-RELEASE FreeBSD 8.1-RELEASE #0: Mon Jul 19 02:36:49 UTC 2010       amd64
好,我得到的是amd64的内核,则开始编译:
第一步:(注意将GENERIC复制走,编译过程中生成文件很占地方,别把/usr搞满了)
# cd /usr/src/sys/amd64/conf
#     mkdir /root/kernel
#     cp GENERIC /root/kernel/zxkernel
#    ln -s /root/kernel/
#    cd /root/kernel
#   vi zxkernel
修改mykernel这个配置文件了.在里面加入以下两行:
options                NTFS                #NT Filesystem
options                EXT2FS                #Linux ext2 Filesystem(如你果需要的话)
 
为了区别老内核,我还修改了:

#ident          GENERIC

ident           zxkernel

 
第二步:
# /usr/sbin/config zxkernel
显示生成了../combile/zxkernel,并提醒进行make cleandepend && make depend 照做。
# cd ../combile/zxdernel  //这时在/usr/src/sys/amd64/compile/zxkernel
# make cleandepend && make depend
# make
# make install
# reboot
 
搞定。
 
但是freebsd手册里编译内核的方法更简单,修改完内核文件后,进行的第二步,只需要这样进行编译:

cd /usr/src

make buildkernel KERNCONF=zxkernel

make installkernel KERNCONF=zxkernel

 

不管哪种方法编译成功后,新内核将会被复制到 /boot/kernel目录中成为 /boot/kernel/kernel 而旧的则被移到 /boot/kernel.old/kernel

如新内核有问题,可以还的原内核文件:

mv /boot/kernel /boot/kernel.bak

mv /boot/kernel.old /boot/kernel

可以利用uname -a可以看到是不是你自己的定义的内核在运行。

 

挂载我的NTFS格式的移动硬盘:系统认出移动硬盘后在我的系统里得到的是/dev/da3 和 /dev/da3s1

# mount -t ntfs -o rw /dev/da3s1 /mnt

好用。我用-o rw是为了往里写入数据。(但是不是什么原因,我还是写不进去)。

 

注:对ntfs格式的磁盘分区应使用-t ntfs 参数,对fat32格式的磁盘分区应使用-t vfat参数。若汉字文件名显示为乱码或不显示,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格式。

   #mount -t ntfs -o iocharset=cp936 /dev/sdc1 /mnt/usbhd1

   #mount -t vfat -o iocharset=cp936 /dev/sdc5 /mnt/usbhd2


 

mount命令:

mount [-t v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

  其中:

  1.-t vfstype 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通常不必指定。mount 会自动选择正确的类型。常用类型有:

  光盘或光盘镜像:iso9660

  DOS fat16文件系统:msdos

  Windows 9x fat32文件系统:vfat

  Windows NT ntfs文件系统:ntfs

  Mount Windows文件网络共享:smbfs

  UNIX(LINUX) 文件网络共享:nfs

  2.-o options 主要用来描述设备或档案的挂接方式。常用的参数有:

  loop:用来把一个文件当成硬盘分区挂接上系统

  ro:采用只读方式挂接设备

  rw:采用读写方式挂接设备

  iocharset:指定访问文件系统所用字符集

  3.device 要挂接(mount)的设备。

  4.dir设备在系统上的挂接点(mount point)。


挂接光盘镜像文件(ISO文件包):(未曾做实验)

1、从光盘制作光盘镜像文件。将光盘放入光驱,执行下面的命令。

   #cp /dev/cdrom /home/sunky/mydisk.iso 或

   #dd if=/dev/cdrom of=/home/sunky/mydisk.iso

注:执行上面的任何一条命令都可将当前光驱里的光盘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home/sunky/mydisk.iso

 

2、将文件和目录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执行下面的命令。

   #mkisofs -r -J -V mydisk -o /home/sunky/mydisk.iso /home/sunky/ mydir

注:这条命令将/home/sunky/mydir目录下所有的目录和文件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home/sunky/mydisk.iso,光盘卷标为:mydisk

  

3、光盘镜像文件的挂接(mount)

   #mkdir /mnt/vcdrom

注:建立一个目录用来作挂接点(mount point)

   #mount -o loop -t iso9660 /home/sunky/mydisk.iso /mnt/vcdrom

注:使用/mnt/vcdrom就可以访问盘镜像文件mydisk.iso里的所有文件了。


详细出处参考:

 

 

 

 
阅读(186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