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83172
  • 博文数量: 67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62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11-19 19:12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67)

分类: LINUX

2015-12-04 14:20:36

转自:http://www.cnblogs.com/ishang/p/3810382.html?utm_source=tuicool&utm_medium=referral


打洞和穿越的概念

由于NAT的特性,一个位于外界的主机是不可能向内网主机直接建立连接的。要想实现外界主机与内网主机的交互,那么 “我(内部主机)在我自己的NAT设备上先打一个洞,然后使得你(外界主机)的数据能经过这个洞穿越过来”。

当我们打开电脑,连上网络,打开几个不同网站的时候,打洞和穿越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你打开  的时候,你就在自己的NAT上打了一个洞,这个洞只允许  的80端口的数据穿越回来。如果没有你先打的洞,sina是不可能成功给你发消息的。

       时刻记住一个概念,打洞是为了能让对方的数据过来

3  P2P中的打洞和穿越

既然打洞和穿越实时都在发生着,那么在client/server模型的网络编程中为什么很少提及打洞和穿越的概念,却在P2P通信中反复提及呢?

首先,在cs模型的网络编程中,服务器都架设在公网,服务器端不用打洞(服务端不用为客户端打洞,客户端的数据也能过来),客户端就能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其次,client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时,client的打洞和服务器响应的穿越是自动实现的。

最后,明确一点的是,cs模型中,打洞是单方向的,即只需客户端打洞。

而在P2P网络编程中,通信的双方A和B既要当服务器,又要当客户端。因此打洞是双方的:A在自己的NAT上为B打一个洞,让B的数据能过来;B在自己的NAT上为A打一个洞,让A的数据能过来;

AB双方的打洞的操作得由我们自己完成,所以不得不提及穿越打洞的概念。

理解了“P2P通信中,打洞是双方的”这一点,也就理解了ICE的一半。

4           使用STUN系列 协议穿越的特点

在知道NAT的几种类型和每种类型的限制后,就是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NAT的穿越。

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能不能在NAT上做一下手脚,让它能识别出我特有的协议,从而不限制我特有的协议,这就是ALG的初衷。ALG(应用层网关),有两个功能,一个是修改自己“认识的”协议中相关字段的内网地址为外网地址;另一个是,允许自己“认识的”协议直接穿透,而不需要打洞;

可以认为ALG的能力是NAT的一个插件,插上什么协议类型的插件,NAT就能辨别什么类型的协议,继而对相应类型的协议做相关操作。常用的应用有FTP、DNS、ICMP、SIP等。在VOIP中,如果使用ALG的话,可以实现通信双方的直接媒体通信,但是不足之处就是需要NAT支持SIP,这就不适合像skype类型的应用。

还有一种成熟的穿越技术:UPnP,它的想法跟ALG有点类似,也是在NAT上做了手脚。当内网的主机启动UPnP程序的时候,就会在NAT上产生 “映射端口”与UPnP程序的端口一一映射,而且不会被回收。从外部来的消息,只要是发送到“映射端口”的,直接就会送至内网的UPnP程序。像我们平常用到的迅雷、电骡等,这种方式也不用打洞,但缺点就是需要应用程序、操作系统以及NAT支持UPnP,同样不适用于skype类型的应用。

使用STUN/TURN/ICE最大的好处充分利用NAT的特性,不需要操作系统支持、不需要对现有的NAT设备做改变就能实现穿越。

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没有不好的技术,只有不适合的技术。

5           STUN/ TURN/ICE协议的关系

简单来说, STUN 的目的是为了进行P2P 通信 ,通过提供反射地址(Server Reflexive Address)这种能力来使双方可以进行P2P通信,但是依赖NAT类型的不同,这种方式是有失败的概率的:比如双方都为对称型NAT或者一方为对称型,另一方为端口限制型。

因为有失败的可能性,所以单纯的依赖STUN协议提供的反射地址的话,需要事先探测出双方的NAT类型,假如发现是对称型的NAT,那么就不打洞了,而是直接中转。目前网络类型纷繁复杂,STUN协议在5389的时候去掉了NAT类型的判断的能力,因为越来越多的实践发现,在多层NAT下,类型的探测不总是有效的。而使用ICE的时候,不需要事先探测NAT类型。

STUN还有一个作用是为ICE提供支持(对Binding的扩展)。

       TURN 协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通信双方百分之百能进行通信 ,就是在只知道反射地址而打洞失败的情况下的一种补充方案-----使用中继,使用中继方式百分之百能使得双方进行通信,只不过已经不是P2P的了,而且伴随而来的是转发效率的问题。不过这不要紧,因为该协议的目的就是保证双方肯定能通信,损失效率来保证了连同性。

       ICE 协议的目的就是综合以上两种方案,通过通信双方互相发探测包,找出一种最合理,最廉价的可行路径 。ICE首先探测内网地址,再探测STUN提供的反射地址,最后探测TURN协议的中继地址,反正最终目的就是探出一条路,内网地址不行用反射地址,反射地址不行,最后不得已情况下那就用中继地址。

一般来说,目前的TURN服务器通常也实现了STUN协议,所以可以称之为TURN服务器或者是STUN 服务器。

如果说一个服务器是STUN服务器,那么该服务器可能是纯的STUN(RFC 5389)服务器,也可能是一个TURN(RFC 5766)服务器,也可能是两者都实现了的服务器。本文以下图中所说的STUN服务器,均为实现了STUN和TURN的服务器。

6           STUN协议(RFC 5389)

6.1          为什么会用到STUN协议

首先要明确的概念是:STUN协议没有穿越的能力,它只是为穿越提供反射地址(Server Reflexive Address)。在双方进行通讯的时候,我们双方的目的地址可以分别为对方的反射地址,但是反射地址不能穿越成功的时候(NAT类型为对称类型的时候),必须使用TURN。

本文所说的STUN协议指的是RFC(5389) ,RFC(5389)已经移除了NAT类型探测的能力(RFC(3489)定义了NAT类型探测的能力),STUN协议主要有2个功能:

  • 让一个位于NAT后的客户端得到自己的公网地址(反射地址,Server Reflexive Address),该功能通过向服务端发送一个 Binding请求,服务端返回一个success response消息来完成。success response消息中包含一个叫做XOR-MAPPED-ADDRESS的属性,该属性的值就是“反射地址”经过异或后的值
  • 在ICE(交互式连接建立)时,用于探测双方的连通性。该功能也是通过向对方客户端发送Binding消息,对方响应该请求实现。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在ICE交互时的Binding消息与1中所说的Binding消息不一样。ICE添加了几个新的属性,从而扩展了Binding消息:PRIORITY, USE-CANDIDATE, ICE-CONTROLLED, ICE-CONTROLLING。这种扩展了的Binding消息,只会用在ICE的探测中。

6.2          STUN协议的工作原理

A.      客户端用于得到自己的外网地址( 反射地址,Server Reflexive Address) ,如下图所示 

a)         客户端A向STUN Port发送Binding请求(图中绿色部分)

b)        STUN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A的Binding请求,它能得到该请求的源地址与端口(该地址和端口就是经过NAT映射过的),将该地址和端口记为Server Reflexive Address。

c)         STUN服务器发送response响应,在response响应中携将Server Reflexive Address经过异或后填入XOR-MAPPED-ADDRESS属性。

d)         客户端A接受到STUN服务器的response后,就知道了自己的外网地址(反射地址,Server Reflexive Address)。

B.      在ICE( 交互式连接建立) 是,用于双方的连通性探测。

在ICE打洞探测的时候再详细介绍

7           TURN协议

7.1          为什么会用到TURN协议

前面也提到过,TURN协议是STUN 协议的有效补充,在使用反射地址(Server Reflexive Address)穿越方式失败的时候才会用到TURN。

简单的说就是,TURN协议使用中转的方式实现位于两个不同NAT后的客户端通信。TURN协议为每个连接到该服务器的客户端都分配一个公网地址(Relayed  Address),该Relayed地址专门为该客户端中转消息。

该方法是实现位于两个不同NAT后的客户端通信的一个方式(其他方式还有p2p)。

该方法的优点是:不管NAT是什么类型(NAT类型分为:全锥形、地址限制锥形、端口限制锥形、对称型),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两个客户端的通信。

该方法的弊端有两个:

  1. 第一个是,如果通信两端传输的数据量过大(比如客户端之间传输的是音视频),那么每个数据包都要经过TURN服务器的转发,那么会造成数据的丢失以及传送时延的增加;
  2. 第二个是,成本问题,如果每两个客户端之间的通信都要经过TURN转发,那么在客户端到达一定规模后(十万上百万),需要架设大量的TURN服务器。这在成本上是无法承受的。所以才有了使用P2P方式。需要说明的有一点,双方可以进行点对点的直接通信,不是因为它们之间点对点通信后丢包和时延问题就能解决(P2P方式也可能有比较大的丢包),而是成本问题。

所以这种使用TURN协议中转的方式只会用在双方通信交互内容数据量较少的情况下。

7.2          TURN协议的工作原理

本节描述了TURN协议的大体工作原理,与RFC 5766有一定的出入,了解了此工作原理再去看RFC 5766 会事半功倍。本节介绍不涉及到RFC 5766中提到的,CreatePermission、ChannelBind操作。

7.2.1          Allocate请求

客户端通过发送Allocate请求给STUN服务器,从而让STUN服务器为A用户开启一个relay端口。

 

a)         客户端A向STUN Port发送Allocate请求(图中绿色部分)

       b)        STUN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A的Allocate请求,服务器一看是Allocate请求,则根据relay端口分配策略为A分配一个端口。

c)         服务器发送response成功响应。在该response中包含XOR-RELAYED-ADDRESS属性。该属性值就是A的relay端口的异或结果。

d)         客户端接收到response后,就知道了自己的relay地址。该relay地址是个公网地址,可以看作是客户端A在公网上的一个代理,任何想要联系A的客户       端,只要将数据发送到A的relay地址就可以了,具体的转发原理请看下一小节。

7.2.2          Relay端口消息的转发

任何想要联系客户端A的人,只要知道客户端A的relay地址就可以了。

7.2.2.1         A的Relay端口接受其他客户端的消息

 

如上图所示:因为客户端A位于NAT后,所以其他客户端无法和A建立直接的通信。但是客户端A在STUN服务器上申请了一个端口(上图中:A的relay端口),其他客户端想要和A通信,那么只需要将信息发送到“A的relay端口”,STUN服务器会将从relay端口接收到的信息通过STUN Port发送给A。

7.2.2.2         A的响应消息原路返回

A应答其他客户端发来的消息的时候,是通过原路返回的。

 

7.2.2.3         思考

1.STUN服务器为什么不直接从A的relay端口把数据转发给A呢(如下图所示)?而非要从STUN端口发送?

             

2.客户端A的响应消息在原路返回的时候,A的响应消息是先发送到了STUN Port,然后再经由A的relay Port发出的。那么A的relay Port是怎么知道它要把数据发送到哪呢?

请看7.2.4 和 7.2.5

7.2.3          Refresh请求

STUN服务器给客户端A分配的relay地址都具有一定的有效时长,可能是30秒或者1分钟或者几十分钟。客户端如果需要STUN服务器一直为它开启这个端口,就需要定时的向STUN服务器发送请求,该请求用刷新relay端口的剩余时间。

在标准的TURN(RFC 5766)协议中,客户端A向STUN服务器发送Allocate请求,STUN服务器在响应消息中添加了一个“LifeTime”的属性,该属性表示relay的存活时间。 客户端需要在relay的存活时间内周期性的调用REFRESH请求,服务端接收到REFRESH请求后,刷新剩余时间;当REFRESH请求中的lifetime属性为0时,说明是客户端主动要求关闭relay地址。

7.2.4          STUN端口的保活

由于与STUN服务器通信使用的是UDP,所以为了保持一个长连接,需要客户端周期性的向STUN服务器的STUN Port发送心跳包。

周期性心跳包的目的就是,使得NAT设备对客户端A的反射地址(Server Reflexive Address)一直有效。使得从STUN Port发送的数据能通过A的反射地址到达A。此处不理解的可以查阅“NAT 类型的分类以及NAT的作用”。

此处解释了,7.2.2.3中的第一个问题,因为客户端A没有和relay Port保活,又由于NAT的特性,数据直接通过relay port转发给A时,NAT直接就丢弃了,所以A是收不到的。所以数据必须经过STUN服务器的STUN  Port发送。

7.2.5          Relay转发的时候添加STUN头(Send和Data请求)

将7.2.2.1、 7.2.2.2合并到一起就是:

 

如上图所示是B主动给A发消息:“Hello”,A回应“Hi”的过程。

序号1、2、3、4、5为B的发送请求(蓝色箭头方向);

序号6、7、8、9、10为A的回应,原路返回(绿色箭头方向)。

注意:在“Hello”发送的过程中,1、2阶段时,发送的数据为裸的UDP数据。在4、5过程中,是被STUN协议包装过的“Hello”,称之为Data indication。

同样在“Hi”发送的过程中,6、7阶段为被STUN协议包装过的“Hi”,称之为Send indication,9、10是裸的UDP数据。

在4、5阶段,由于数据是从STUN Port转发下来的,为了能够让客户端A知道这个包是哪个客户端发来的,所以,STUN 协议对“Hello”进行了重新的包装,最主要的就是添加了一个XOR-PEER-ADDRESS属性,由裸数据包装成STUN协议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添加了STUN头。XOR-PEER-ADDRESS的内容就是客户端B的反射地址(Server Reflexive Address)。

在6、7阶段,A的响应原路返回,为了能够让A的relay port知道最终发往哪个客户端,因此也为“Hi”添加了STUN头,也是添加了XOR-PEER-ADDRESS属性,内容就是客户端B的反射地址(Server Reflexive Address)。这样A的relay port就知道“Hi”的目的地址。

第3阶段是:从A的relay端口收到数据,添加STUN头后,最后从STUN Port 发出的过程。

第8阶段是:从STUN Port 接收到带STUN 头的数据,去掉STUN头,最后从A的relay端口发出的过程。

此处解释了7.2.2.3 的第二个问题。

客户端B主动发送信息给A的交互流程如上图所示,那么客户端A主动发送信息给客户端B的交互流程是怎样的呢,你能画出来吗?

要知道客户端A主动发消息给客户端B,应该将消息发往客户端B的relay port哦。。

7.2.6          使用TURN协议的必要性

要想实现消息的中转,必须使用TURN协议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TURN协议只是一种公认的,标准的协议。我们当然可以实现自己的协议,但是已经有人对标准的TURN协议进行了实现(比如pjproject,它实现了STUN、TURN、ICE、SIP),我们为什么不拿来就用呢?

在拿来就用的过程中,肯定会对已经实现的标准做一定的改动。但这关系不大,实现我们所关注的功能即可。





阅读(1260)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P2P中的NAT穿越方案

下一篇:iftop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