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王宝山老师讲“研究生的第一节课”,提到“课堂比实验室重要”,还引用了薛定谔的一句格言( ),“于我心有戚戚焉”,于是引申出这个话题。
丘成桐回忆他刚去伯克利读研究生时,没有办公室,几乎整天呆在伯克利的数学图书馆。几何
分析的思想,就是从那会儿萌芽的。如今,至少我看见的同学,多半儿呆在办公室或实验室。当然,文献都在网上,图书馆似乎没用了。(说实话,我们的图书馆也
忒令人失望,房子挺漂亮,书架却空荡荡的,我都懒得去。我感兴趣的书,都在家里,比图书馆还多呢。)不管怎么说,呆在图书馆的同学少了,读书的人就少了
——都去读文献(论文)了。可是论文代替不了书本。从对本人(而不是对科学)的成长来说,文献有点儿像麦当劳,或更好一些,算一道满汉全席的大菜,但毕竟
还是“菜”,不能当饭吃,吃多了营养不良。别人的论文再好,能引出你多少思想,还要看你脑子里孕育着多少东西。如果脑子和某些图书馆一样没有东西,就只好
31%地学人家说话了。
很多老师倡导读经典,我不多说了。如果同学能多读一本书,脑子里的思路会多几条,键盘下的垃圾文字会少很多。
最近《纽约时报》有篇文章谈学习,有一点很有趣:遗忘是学习的好朋友。心理学家Dr. Kornell说,“When you forget something, it allows you to relearn, and do so effectively, the next time you see it.”有些同学把以前的功课都忘了,却似乎没想重新找回来。例如,学过的什么数学物理,一点儿都没发挥出来——连最简单的常识都忘了;所谓六级八级的英文也没发挥出来,却表现了中学生都不会犯的语法错误。
心理学家们还发现,换着屋子学习比老呆在一个屋子好,换着技艺学习比“专注”一种技艺好。多跑跑图书馆,看看专业以外的书,那些“外面的”东西说不定能成为你专业的东西。
阅读(739)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