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9688
  • 博文数量: 112
  • 博客积分: 3284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149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3-04 12:23
文章存档

2011年(6)

2010年(35)

2009年(69)

2008年(2)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11-13 23:04:23

  很久不曾被一首歌给感动了。

  不,确切的说,是被一封短短的信感动了。

  就在那个晚上,我不停读着这封金斯堡的妈妈写的信,看着周云蓬写的题记……


  金斯堡的妈妈后半生一直住在疯人院里。在她弥留之际,一生的疯狂退尽,死亡月明星稀,她给金斯堡留下这封短信:

钥匙在窗台上,钥匙在窗前的阳光里

我拿着这把钥匙。
结婚吧,艾伦

不要吸毒了
钥匙在窗栅里,在窗前的阳光下。
                              爱你的:妈妈

  金斯堡为此写下了挽歌式的长诗《祈祷》。
  1997年我在多雨的长沙读到这首诗,它比《嚎叫》更令我震憾。某种情绪移植进我的身体。后来得知金斯堡于当年4月5日去世。
  2005年,我在西藏邦达草原的一家小客栈里,想起了他们,我把金斯堡和他的妈妈幻化成汉语写成了歌。若干年前的种子终于开了一朵小花。
  2007年4月,正逢金斯堡去世十周年,我在小河家录制并由小河制作完成了这首歌。

——周云蓬

Allen Ginsberg 妈妈的一封信


有蓝的花 有红的花 还有绿的花

有白的花 有黄的花 还有黑的花

Allen 结婚吧
拿着钥匙不要再吸毒了
菜已买好了,有萝卜西红柿,还有红辣椒。

 

我在疯人院里一切都很好,每天做着电击,没有烦恼
每顿饭有鱼有肉还有牛奶
这里的玻璃一点都不脏

 

Allen 结婚吧
拿着钥匙不要再吸毒了
钥匙

在阳光下
在栅栏旁
在阳光下的窗台上


周云蓬:盲诗人、民谣歌手,9岁失明,15岁弹吉他,23岁大学毕业,其后游历十余城市,以弹唱为生,目前定居北京。

唱片名:中国孩子
作 者:周云蓬
出 版:周云蓬独立出版
发 行:白糖罐独立发行
时 间:2007年4月
介 质:CD-R

 

金斯堡简介

  金斯堡.(Allen Ginsberg)(1926~1997)美国诗人,“垮掉派”诗人的代表人物。生于新泽西州的纽瓦克;其父在中学教英文,是个默默无闻的小诗人;其母是位思想激进的共产主义者,对金斯堡的政治倾向影响很大。

  1943年,金斯堡从帕特森的中学毕业,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专业。在中学时代,就认识了诗人威廉·卡勒斯·威廉斯,受到他在诗歌方面的指点。大学时结识了威廉·巴若斯和杰克·凯鲁亚克,与他们一起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1948年,金斯堡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53年,经威廉斯介绍来到旧金山投奔大名鼎鼎的雷克斯罗思,落脚在费尔林盖蒂的“城市之光”书店附近,做了一段时间的市场调研员,次年秋开始创作《嚎叫》。

  1955年10月,金斯堡在6号美术举行的朗诵会上朗诵了《嚎叫》的第一部分,在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1956年,《嚎叫》全诗由“城市之光”书店出版,第一版是在英国印行的;次年,美国海关干涉该诗的第二次印刷,经过旷日持久的审理,法庭宣布海关败诉,认为《嚎叫》不无“社会意义”,这使得金斯堡声名大振,“垮掉派”诗人们也因而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嚎叫》共印了36万册,创当代诗集销量的纪录,并从它诞生之日开始就成为青年运动的圣经。

  1972年,艾伦·金斯堡出版了《美国的衰落》,这是他最后一部具有影响力的著作

  1974年获当年度美国“全国图书奖”。

  1997年4月5日,艾伦·金斯堡在其一生中的战友和朋友——威廉·伯罗斯的注视下安详地死去。 
  

  金斯堡的长诗行洋洋洒洒,其中既可见惠特曼的遗风,又可见凯鲁亚克散文风格的影响,因而显得充满活力和新鲜感。《卡迪西及其他:1958一60年的诗》(1961)和《行星消息》(1968)等诗集中的诗都是这种诗体的佳作。金斯堡的其他诗集还有:《现实三明治》(1963)、《亚美利加的衰落》(1973)、《白色裹尸布》(1986)等。 

  金斯堡的诗歌创作活动一直持续到90年代,其大部分诗作都是在吸毒后写出的,但后期的诗都未能超过《嚎叫》。诗人的成名作因而就成了他唯一的代表作。 

阅读(394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