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经济是否出现了通货膨胀?对那些注重逻辑、而不是纠缠于数据的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问题。现在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是怎样准确地衡量我国的通货膨胀、我国通货膨胀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一、通货膨胀的衡量 通常,用于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CPI。CPI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英文简写,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所以CPI只是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除了CPI还有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和RPI (零售物价指数)。换言之,CPI只是在一个空间范围内,与通货膨胀率等同。如果要全面地衡量整个社会的通货膨胀情况,只有用GDP紧缩系数才能反映。 从理论上讲,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同时,GDP有两种概念,即名义GDP(normal GDP)和实际GDP(real GDP)。名义GDP是运用当期市场价格计算的总产出,实际GDP是运用某一基期市场价格计算的总产出。二者的关系为:名义GDP=实际GDP×通货膨胀率。因此,通货膨胀率(GDP紧缩系数)=名义GDP/实际GDP。在美国,商业部经济分析局(BEA)网站上,每月都会定期公布名义GDP和实际GDP。但在我们国家统计局网站、国家统计年鉴和各种官方数据中,名义GDP和实际GDP只有概念性的解释,对于具体统计数据则很少并行公布。 大家知道,在我国,国家统计局年年公布统计数据,经常关注这方面数据的读者可能注意到,GDP的公布通常有两个重要时段:一是在每年年初三月份前(有时候会更早),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会撰文公布上一年度的GDP增长率。二是在每年八、九月后,会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年统计年鉴》,上面会公布另一个核算后的GDP总值,并通过GDP总值测算GDP增长率,大家会发现它与之前公布的GDP增长率存在较大差异。 我们假设国家统计局年初公布的“初步核算”的GDP增长率为实际GDP增长率,统计年鉴公布的“GDP”推算的GDP增长率为名义GDP增长率,那么由此核算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也就有了计算的基础。下面我们以此方法来考察28年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在具体考察前,先举个例子: 1、国家统计局2006年统计公报称初步核算后2006年GDP总值为209407万亿,比上年增长10.7%; 2、2006年国家统计年鉴中C0301C表中,“2006年GDP总值为210870万亿”,根据该表2005年GDP总值183867万亿可算出,2006年GDP增长率为14.7%; 3、14.7%和10.7%相差4个百分点,按GDP总值核算,就差出7000多亿(=183867×4%); 4、根据两个GDP总量,可以核算出2006年通货膨胀率为3.6%( = 14.7%/10.7%)。 由此,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历年公布的统计公报和《2007年国家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1979年至2006年28年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具体见下图: 由图可见,1985年,通货膨胀率达到10.2%;1988年,通货膨胀率达到12.1%;1994年,通货膨胀率达到20.6%。大家一定还记得这几个年头:1985年的抢购潮、1988年的第四套大面值新版人民币和1994年的猪肉10元一斤。 前年,也就是2006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了3.6%,其实不高,但2007年一路高歌的CPI可能会将曲线迅速拉升到高位。92年到93年再到94年是这个规律(见图),86年到87年再到88年也是这个规律。如果按5到8个点迅速增长,两年到位的规律,07年实际通货膨胀率应该在8%左右,08年或09年到达高峰,即16%-20%左右。显然果真按此下去,目前面临的这轮通货膨胀绝不可等闲视之。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特征 需要指出,上面是以GDP紧缩系数来衡量我国通货膨胀的真实情况的,由于我国国家统计局数据的滞后,通常很难用以进行即期经济形势分析和决策。因此,较多时候还是采用CPI指标来衡量通货膨胀,并且,由于CPI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可以说最火的经济词语非“CPI”莫属。特别是2007年以来,随着米、肉、蛋、菜价格的奔驰,CPI的概念更是家喻户晓。发改委、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等经济管理机构陆续发布各自的观点和数据,评说CPI,评说通货膨胀。2008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也集中火力瞄准了CPI。 然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可以看到,2007年1月至12月我国的CPI增幅分别为2.2%、2.7%、3.3%、3.0%、3.4%、4.4%、5.6%、6.5%、6.2%、6.5%、6.9%和6.5%,2007年全年CPI同比上涨4.8%。CPI数据与GDP紧缩系数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是否说明由CPI指标反映通货膨胀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存在失真问题? 其实,问题不在CPI指标本身,而在于我国CPI指标的计算有着严重的设计缺陷。与国外相比,我们的CPI统计中,不仅食品价格比重过大,居住、医疗、教育的比重过小,而且在居住类指标中我们只考虑了租房价格,而不是商品房销售价格。这样一来,统计上显示的物价上涨,显然远远低于生活中人们的真实感受。在美国,CPI体系中居住类的权重为42%以上,中国则只有13%。由于中国住房类在整个CPI指数中的比重过低,这不仅没有反映中国居民实际消费模式的变化,也使得国内房价的快速上升不能够在CPI中得到反映。也正因为这种CPI统计体系的缺陷,使得中国CPI不能真实地反映国内居民消费与服务价格与消费模式的变化,从而使得中国居民对通货膨胀实际感受与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存在不少的差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2007年全年CPI同比上涨4.8%,可以说,对应的应该是已经出现了更大幅度的通货膨胀。换句话说,如果合理衡量了房价等因素,CPI应该远远不只是现在上涨4.8%的水平。 众所周知,通货膨胀,即普遍、持续的物价上涨,会对多数人的生活产生影响,甚至影响社会稳定,所以历来为经济学家和执政者警惕。从宏观角度看,出现通货膨胀,是因为社会在某个时期内,流通的商品数量不变,但货币量增加了;或者经济中流通的货币量没变,但商品数量减少了;抑或是流通中商品数量的增加没有货币增加的快。钱多物少,结果自然是物价上涨。 市场上,货币和商品的数量变动,本来是一种正常的事。比如,商业上的每一笔信贷来往,都在增减经济中的货币量;生产过程中的每一次意外,都可能增减市场上的商品。但是,这些事件一般是零散发生的,其作用可能相互抵消,不足以造成可观测到的通货膨胀。可观测到的通货膨胀,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某种重要商品,如石油或粮食,处于生产链条的前端,由于某种原因,出现大幅度减产、价格上涨,导致了一系列产品的成本上升、供给减少,因此出现物价普遍上涨。这就是宏观意义上所说的货币流通量没变,但商品数量减少的情况。典型的例子,如1973年,“石油危机”导致了欧美国家的通货膨胀。 另一种情况,是市场上流通的商品数量没变或变化不大,但货币大量增加,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结果也是物价上涨。历史上,由于政府滥发钞票导致通货膨胀的案例,都属于这一类。 通货膨胀按照其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类: 第一,爬行的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一般在10%以下)。 第二,加速的通货膨胀,又称严重的或者奔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在两位数以上),而且还在加剧。 第三,超速通货膨胀,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非常高(标准是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 另外还有一种受抑制的通货膨胀,又称隐蔽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与配给制,通货膨胀并没有那么明显。一旦解除价格管制并取消配给制,就会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 事实上,通货膨胀的表象是物价上涨,但其根子是货币问题。如果政府仅仅是通过管制某些商品价格的方法来治理通货膨胀,那么其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根本上是不可能有效的。 从历史上看,用价格管制的办法治理通货膨胀,最后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最近的例子是非洲的辛巴威,通货膨胀到了70倍。政府下命令让所有物价全部下降,民众当然是热烈拥护,但实际结果却是不仅没有遏制这种恶性通货膨胀,反而使整个国家经济更为萧条,通货膨胀率更高。同样,上个世纪40年代末,国民党也用控制价格的方法来治理通货膨胀,结果也是以完全失败而告终。 目前我国出现通货膨胀的压力,政府也试图用管制最弱势行业的价格来控制通货膨胀进一步上升。比如说,最近商务部、发改委大显身手来管制食品的价格、管制猪肉的价格,甚至准备从美国进口猪肉来平缓猪肉价格上涨等等。但是,正如上面所指出的,政府管一下欺行霸市、价格合谋可以,但试图想通过行政手段的方式来管制价格,不仅解决不了通货膨胀的问题,反之,会使问题更为严重。 三、我国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 按传统经济理论,通货膨胀成因有很多类型,包括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和货币型通货膨胀等等。我国经济界的学者也在07年纷纷撰文探讨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有说是需求拉动型的,即需求太大,水涨船高;有说是成本推动型的,说中东局势风云变幻、国际粮食生产良莠不齐,导致国内生产成本激增;有说是结构型的通胀,即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控制有问题,造成局部供给短缺或流动资金过大等等。 其实,无论成因如何,通货膨胀问题都与货币供应有关,因为经济学对通货膨胀研究有个基础理论,即任何通货膨胀都与货币的供给存在关系。我国目前发生的通货膨胀也是如此,尽管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寻求原因,但其根本原因仍然是经济中货币流通量过多,即所谓的流动性过剩。不过,这种局面不是政府滥发钞票造成的,而是汇率政策失之偏颇所致。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国外资本大量涌入,再加上我国实行银行结汇制,以及以稳定汇率为目标,使得中央银行不得不被动大量收购外汇作为国家外汇储备。我国外汇储备2000年1月只有1560亿美元,到2007年12月就上涨到了1.5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与M1之比从2000年1月的23%上升至了2007年12月的73%。外汇占款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基础货币的投放,而且随着国外净资产占货币供应量的比重和外汇占款占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比重的上升,国外净资产的增长对基础货币增长已经具有了支配性作用。 因此,从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逻辑来看,尽管我国目前爬行式通货膨胀将仍可能持续一、两年的时间,但最多形成较严重的通货膨胀,而要发展成奔跑式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由于我国的货币扩张主要是由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引起的,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进一步加快,将能有效减轻基础货币被动投入压力,缓解流动性过剩格局,从而抑制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换句话说,也就是尽管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的高速增长使得未来我国面临较高的通货膨胀压力,但我国的货币扩张主要是由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引起的,因而是可控的。 事实上,我国自2005年7月放宽人民币汇率调整幅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便开始缓慢爬升。2005年6月到2007年12月,我国外汇储备由7110亿美元增加至15282亿美元,增加114%,与之相对应,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由8.2765上升至7.3046,升值8.83%。按此计算,由于人民币升值使得我国基础货币投放至少减少了7942亿元,相当于此期间基础货币投放约30%。可见人民币汇率升值冲减流动性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随着我国流动性过剩局面的进一步恶化,我们有理由预期人民币汇率升值会进一步加快,而人民币汇率升值将有效地抑制我国基础货币被动投放的格局,最终减轻物价上涨压力。 而且2007年8月1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境内机构自行保留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通知》,取消境内机构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境内机构可根据自身经营需要,自行保留其经常项目外汇收入。这一法规的发布也将有助于改善货币被动扩张的格局。与此同时,2007年9月,人民银行颁布文件,宣布今后上调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必须用外汇支付,对象包括所有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这一举措实质上起到了一石二鸟的功效,即在回笼人民币流动性的同时,也减少了外汇储备的压力,从而缓解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本文将在近日《第一财经日报》刊载
阅读(2182)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