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45968
  • 博文数量: 221
  • 博客积分: 10033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232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3-06 22:0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21)

文章存档

2010年(8)

2009年(1)

2008年(69)

2007年(63)

2006年(80)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06-03-17 14:48:10

第一次在linux下使用u盘的时候还不知道怎么用,当知道怎么用的时候还是很高兴的就写一下与大家一起分享!

Linux不像Windows一样,接上新硬件后可以自动识别,在Linux下无法自动识别新硬件的,需要手动去识别。USB移动存储设备通常被识别为sda1,具体可以通过fdisk -l命令查询。

在使用U盘前,我们先要为外挂点新建一个子目录,一般外挂点的子目录都是建立在/mnt里面的,我们也建在那里,当然也可以建在/目录下,名字可以自己定,我们就取名为usb,终端下的命令如下:

mkdir /mnt/usb

然后我们就可以接上我的U盘了,然后在终端下输入命令并击Enter键即可:

mount /dev/sda1 /mnt/usb

在Windows下当我们用完U盘后,在我们取下U盘前我们先要删除,同样在Linux下我们也要删除挂起点,方法是:

umount /dev/sda1 /mnt/usb 或 umount /dev/sda1

如果不把U盘给umount掉,那样很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

中文UTF8 Locale下使用U盘经验一则

大家用Linux时多使用GBK或GB2312 Locale,挂载U盘时一般加上iocharset=cp936的选项。改用zh_CN.UTF-8后,发现u盘上的文件名总是乱码。试验去掉 iocharset=cp936也不行,甚至更糟。仔细研究发现,mount vfat文件系统(一般U盘的文件系统)时iocharset缺省是iso8859-1。这样就找到解决办法。下面是个实验:

1. 在winxp下建立个“新建文档-winxp.txt”,拷贝到U盘上;

2. Linux下不用选项挂载u盘(mount -t vfat /dev/sda1 /mnt/ud),该文件名乱码。

3. 加上cp936选项,mount -t vfat -o iocharset=cp936 /dev/sda1 /mnt/ud,仍为乱码。用convmv命令转换文件名编码(convmv -f gbk -t utf8 *),出现“Skipping, already UTF-8”的信息。令人怀疑iocharset=cp936是不是加错了。

4. 使用utf8选项:mount -t vfat -o utf8 /dev/sda1 /mnt/ud;文件名正确显示!

总结:mount u盘时使用utf8选项,可解决与windows的文件交换问题。以前未使用utf8选项导致linux下乱码,又无法使用convmv命令改名的,可以试试用cp936选项挂载u盘,把这些文件拷贝到u盘上,再用utf8选项挂载即可。

至于以前从Linux上拷到u盘的utf8文件名文件,使用utf8选项后会变成乱码。用上面说的方法,用不同选项挂载u盘,在系统和u盘间来回拷贝两次即可。有句老话: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遇到同样问题的朋友试试看。


阅读(1426) | 评论(1) | 转发(0) |
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星际译王的使用安装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