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608247
  • 博文数量: 1214
  • 博客积分: 13195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910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1-19 14:41
个人简介

C++,python,热爱算法和机器学习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214)

文章存档

2021年(13)

2020年(49)

2019年(14)

2018年(27)

2017年(69)

2016年(100)

2015年(106)

2014年(240)

2013年(5)

2012年(193)

2011年(155)

2010年(93)

2009年(62)

2008年(51)

2007年(37)

分类: 信息化

2014-08-15 00:42:18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e983d0102eeqa.html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很早就下决心,每看一本喜欢的、重要的、值得分享的书,就要写下来点儿什么,来帮助自己从“怎么看头脑中都很觉得很有道理”,到“用自己的思考提炼出来到心里”,比如跟自己的联系和自己可以做什么。


往往因为太有重大意义的书,除了一个“好”字,不太好意思也没有习惯用笔记录下来自己的所想所得,因为往往是局限于自己目前的认知和情形,总觉得书挺好,但是自己说清楚和做起来很难,慢慢来吧,这样,没有进入内心的东西就快速从头脑中淡去,甚至原封不动地还给了作者。


所以,坚持组织读书会,坚持鼓励督促大家写读后感和从自己的角度分享,自己也努力找一块儿安静的时间,写---下---来---,不论写出来的东西结果如何,过程很重要。


下面是《非暴力沟通》的读书笔记。


关键字:


观察  感受 需要 请求 观察和评论的区别


感受和想法的区别 感受源于我们自身(需要,期待和对别人的看法)


九大基本需求( 需求是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的要素)


爱自己(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求) 表达感激


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本来想整理一下思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书中对自己感受最深刻的线索和内容,发现是不可完成的任务,因为每一个关键字都有很多例子和线索帮助理解,无论如何没有办法用精简的语言表述清楚,只能采取最笨的方法,用读书摘抄的方式帮助自己学习,希望经过8月在线读书会的再次讨论,让自己能够更清晰,讲更多的内容内化为自己可以去练习和做的。


看着自己纷乱的笔记,认识到期望总是跟现实有很大距离,不过像书中所说的,放弃“应该”的念头,关注自己的需求会目标清晰很多,就当做重新温习了一遍书吧。



第一章:让爱融入生活


借用甘地曾用过的“非暴力”一词,来指暴力消退之后,自然流露的爱。非暴力沟通不只是沟通方式,它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使我们专注于更可能满足我们人生追求的方向。


“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观察),我不高兴感受),因为我看重整洁需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请求)?“


这个例子非常简单的可以描述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1. 观察 2. 感受 3. 需要 4. 请求


当然,反过来,同样场景的”暴力沟通“很容易举例,大家都可以随手拈来,比如:“ 你怎么总是把脏袜子扔得到处都是!从来都不收拾!屋里跟个垃圾堆似的,让人没法呆了!我再也不会收你的袜子了,再让我看见,我直接扔垃圾筐里!” 这个沟通的结果可以想象...


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其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第二章:是什么蒙蔽了爱?


道德评判:“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 语言使我们陷于是非之中。它擅长将人分类,把人看做好人和坏人,正常或不正常,负责任或不负责任,聪明或愚蠢等等。


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做,那他就“太过分了”。

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

如果女友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就“太粘人了”,如果我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冷漠得像个木头”。

如果同时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诸如此类的评论暗藏这我们的价值观和需要,不幸的是,以这样的方式提出主张,很可能会招来敌意,是我们的愿望更难得到满足。即使接受批评,做出让步,也不是心甘情愿的。


我们不要将价值判断与道德判断混为一谈。什么是可贵的品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价值判断反映了我们的信念-----生命的需要怎样才能得到好的满足。


看到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行为,我们可能会说,“暴力是不好的。杀人者是邪恶的。”

费暴力沟通方式是直接说出我们的价值观,不指责,“对于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我很担心;我主张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冲突、”


进行比较: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

回避责任: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可是,人们广泛使用“不得不”这一短语,“不管你是否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显然,这种表达方式淡化了个人责任。“你让我”是人们常用的另一段语,“你让我伤透了心。”此时,我们的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


“人类的灭亡,却是因为现代人唯唯诺诺、缺乏责任感,毕恭毕敬地服从各种命令。我们所看到的悲剧和马上就要看到的更大悲剧,并非是世界上反抗的人、不服从的人增多了,而是唯命是从的人、听话的人越来越多。”


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强人所难: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藏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收到惩罚。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异化的沟通方式(异化的沟通方式,指非暴力的另一面)的基础是性恶论,源自等级社会或专制社会,同时也支撑着它们。


“不应该”、“应该”和“不得不”这些表达方式特别适合这个目的:人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一旦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求,我们就不再是好奴隶和好属下。


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第三章 区分观察和评论


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做任何评论。它只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讲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我见过

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

在雨天不出门,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请在我胡言乱语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

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照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的事情和你不一样?


......


我们说有的人懒惰

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

我们说有的人愚蠢

另一些人说他学习方法有区别。

因此,我得出结论,

如果不把事实

和意见混为一谈

我们将不再困惑。

因为你可能无所谓,我也想说:

这只是我的意见。


----鲁思.贝本梅尔


印度哲学家看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他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


第四章 体会和表达感受


过去人们认为感受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各种权威主张的”正确思想“。浴室,我们被鼓励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渐渐地,我们习惯于考虑:”人们期待我怎么做?”


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注意区分感受和想法。


书中有一个夫妻参加研讨班的例子,太太对先生说,“我觉得我嫁给了一堵墙。” 先生的反映真的就像一堵墙: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太太气坏了,转向我,嚷道:“看!他总是这样。坐在一边,闷声不响。和他过日子,就像对着一堵墙。” “你是不是感到孤单,希望先生多体贴你呢?” 我问道。她表示认同后,我试图说明,“我觉得我嫁给了一堵墙”这句话很难提醒她先生留意她的愿望。一旦认为自己收到了指责,他很可能就会觉得委屈并退缩,这样,双发的关系甚至会更加疏远。


“我觉得”,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还有些表达的是想法,而非感受。例如:被抛弃、被羞辱、被虐待、被打扰、被拒绝、不受重视、被束缚、被欺负、无人理睬、得不到支持、无人赏识、被利用、被贬低。


我觉得我被误解了。被误解一词反映了我认为别人不理解我,我可能会着急。


我觉得我被忽略了。被忽略是我们的判断,此时,如果我们想独处,我们就会很高兴。反之,如果想参加活动,就会感到难过。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听到不中听的话,我们有四种选择。

  1. 认为自己犯了错。
  2. 自责对方
  3. 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求
  4. 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例:

甲:你昨晚没来我很失望。

乙:昨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


甲认为她的感受是由他人的行为引起的,而乙认为,她感到失望,是因为她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运用以下表达方式时,我们可能就已经忽视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1. 只提及相关的事情。
  2. 只提及他人的行为。
  3. 指责他人。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 因为我 ...... “ 这种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例如,


  1. 看到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我很不高兴。因为我重视公司的形象。
  2. 你没把饭吃完,妈妈感到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
  3. 老板说话不算数,我很生气。因为我想有个长假去看弟弟。


批评往往暗藏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求。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理解我“,他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如果太太说”这个星期你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你喜欢工作,不喜欢我“,那反映了她看中亲密关系。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尝尝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把愿望说得越清楚,其他人也就越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不顺心时,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


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的基本需求 P52


1.自由选择

2.庆祝

3.言行一致

4.滋养身体

5.玩耍

6.情意相通

7.相互依存


非暴力沟通把需求看作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而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一种要素是否被当做需要,关键在于它能否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


然而,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表达个人需求。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在这个阶段,我们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让别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在这个阶段,我们发现,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去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很大。此时,如果遭遇他人的痛苦,我们可能就会无动于衷。

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那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此时,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我们还发现,人与人相互依存,损人无法真正利己。非暴力沟通正式想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


第六章 请求帮助


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容易得到积极回应呢?


1.提出具体的请求。


清楚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而不是请求他人不做什么。这样容易引起对方困惑,还容易引起反感。


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一对夫妇的例子,夫人对丈夫的请求尝试:

“我认为你应该让我成我我自己。” 不清晰

“我希望你给我自由。” 不具体

“我希望,不论我做什么,你都能点头称是。” 清晰具体


许多人后来发现,他们感到沮丧或灰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对他人究竟有什么样的期待。


2. 明确谈话的目的。


例子,一对夫妇在坐火车赶飞机。


“我从来没有见过开得这么慢的火车!”丈夫说。

太太不知所措,什么话也没说。

“我从没有见过开得这么慢的火车!”丈夫再次高声喊道。

太太局促不按,转过头对丈夫说,“这趟列车行程速度是有程序控制的。”

她丈夫听了这句话更为恼怒,更大声地嚷道,“我从没有见过开得这么慢的火车!”

这时,太太终于失去了耐心,厉声说,“那你想我怎么样?下去推火车?”

于是,两个人都处于痛苦中。


这位先生想听到什么呢?我相信他想要的是理解。如果他太太意识到这一点,她也许会说:“你希望火车开得快一点儿,是担心误机吗?”太太感受到了先生的不安,但不清楚他想要什么。


我相信,我们在和另一个人说话时,总是希望有所回应。也许,我们想要的只是他人的理解,我们希望有人倾听并了解我们的处境,或者,我们期待的是如实的反馈------我们想了解他人的真实想法。当然,有时我们希望他人采取某种行动。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表达越清楚,我们就越可能得到称心的回应。


 3. 请求反馈,了解他人的反应。


当对方给予反馈,表达我们的感激。如果对方不愿反馈,倾听他的需求和需要。


4. 在集体讨论时提出请求。

如果不清楚发言的目的,我们的讨论也许只是在浪费时间,而无法满足任何人的需要。


5. 请求与命令。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收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


非暴力沟通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而是用来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使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希望人们的改变和行动是处于对生命的爱。


第七章 用全身心倾听


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倾听的这种品质体现了它与理解以及同情之间的区别。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不论别人说什么,我们只听到他们此时此刻的“观察、需求、需要和请求”。 用“你感到....是因为你......”来了解我们的猜测是否准确。


在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之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建议使用疑问句。


用疑问句给予他人反馈的例子:


  1. 他人的观察:”上周我有三个晚上不在家,你说是这回事?”
  2. 他人的感受及需要:“你很灰心?你希望得到肯定是吗?”
  3. 他人的请求:“你是不是想请我帮你预订酒店?”


注意上述问题与以下问题的区别:


  1. “你说的是什么?”
  2. “你现在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你会有那样的感觉?”
  3. “你希望我怎么做?”


第二组并不需要我们用心体会他人,这样的方式容易产生距离感。


只要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所有的批评、攻击、辱骂和嘲讽就会消失。我们越是这样做,就越能体会到一个简单的事实:又是,我们认为自己收到了指责,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求和请求的方式。


当我们自己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

  1.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2. 大声地提出请求
  3. 换一个环境


第八章 倾听的力量


作为一个听众,我们并不需要心理学知识或接受有关精神疗法的训练。关键是,我们有能力体会一个人在某个时刻独特的感受和需要。


第九章 爱自己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在于----爱护自己。


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我们经常使用它来打击自己。这个词就是“应该”,也就是“我应该早点知道”或“我不应该做那件事情”中的“应该”。如果我们自己”应该“怎么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也就封闭了自我。因为”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这使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同时,又心有不甘,不愿屈服。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直面人生的苦难:在遇到挫折时,充分体会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我们意识到过去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需要和价值观,并允许这种觉察引发的情感充分流淌。一旦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求,我们就会考虑如何满足它。反之,如果用磕磕的语言指责自己,我们不仅难以找到解决办法,而且容易陷于自我惩罚的痛苦中。


一个练习:


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选择做


我选择做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


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这样,我们就不在依赖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而让爱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


第十章 表达愤怒


在我看来,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它来提醒自己-----我们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我们的思维方式正使它难以得到满足,那愤怒就是有价值的。


四个步骤:


  1. 听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
  2. 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
  3. 体会自己的需要
  4. 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在第3步和第4步之间,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也就可以静下来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第十一章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非暴力沟通认为,如果一个人做的事情会伤害到自己或他人,那是因为他不够成熟。为此,他需要帮助。如果我们不够成熟,我们可能会有以下的表现:


  1. 我们意识到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
  2. 我们认识不到,我们并不需要通过惩罚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3. 我们相信,我们有“权利”去惩罚或伤害他人,因为他们是最有应得
  4. 我们产生了幻觉,例如,听到“某种声音”叫我们去杀人。


在有些情形下,我们没有机会和他人交流,这是,我们也许需要使用强制力来保护自己和他人。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


有两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惩罚的局限性。

第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不喜欢他现在的行为,那我希望他怎么做?

第二个问题,我希望他基于怎样的原因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情?

借助第二个问题,我们可以发现惩罚或奖励很难实现我们的目的。


第十二章 重获生活的热情


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心底深处的愿望,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我们将会重获生活的热情。


第十三章 表达感激


在赞扬他人时,我们很少揭示内心活动,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所以,我认为,赞扬并不总是有助于深化彼此的联系。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包含三个部分:


  1. 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2. 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 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阅读(2034)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Gevent

下一篇:理解 Ruby Symbol,第 1 部分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