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584806
  • 博文数量: 1214
  • 博客积分: 13195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910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1-19 14:41
个人简介

C++,python,热爱算法和机器学习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214)

文章存档

2021年(13)

2020年(49)

2019年(14)

2018年(27)

2017年(69)

2016年(100)

2015年(106)

2014年(240)

2013年(5)

2012年(193)

2011年(155)

2010年(93)

2009年(62)

2008年(51)

2007年(37)

分类:

2011-06-13 00:16:43

文章来源:   已被GFW干掉。

19世紀發明後就被人淡忘的數系,也許可以簡單告訴我們宇宙為什麼是10維。
撰文╱巴艾茲(John C. Baez)、伍爾達(John Huerta)
翻譯/翁秉仁

重點提要

■大部份人都熟悉實數,不過世界上還有更多的數系,最知名的是用到-1的平方根的複數。

■除了實數,我們還可以建立更高維度的數系。不過如果想具備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就只有少數幾種情形能做到了。

■其中之一是八元數,這是一種八維的數系。數學家在1840年代就發明了八元數,卻因為找不到實際的應用,把它冷落了150年。

■如今數學家懷疑,八元數或許可以協助我們理解粒子物理理論的高等研究,例如超對稱與弦論。如果弦論是正確的,我們就可以利用八元數解釋宇宙為何是10維的。

我們從小就開始學數,先從計數開始,繼而學習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不過數學家知道,學校所教的 數,只是眾多可能數系之一。例如在理解幾何學和物理學時,其他的數也很重要,而其中最古怪的數系之一就是八元數(octonion)。自1843年誕生以 來,八元數被大多數人忽略了,但是在過去二、三十年,八元數卻在弦論中佔有奇特的重要性。而且,如果弦論真的可以正確描述宇宙,那麼八元數或許可以解釋宇 宙的維度。

以虛為實

八元數並非第一個後來用於研究宇宙的純數學結構,也不是第一個有特別用途的另類數系。為了清楚說明, 先讓我們回到最簡單的數:學校教的、數學家稱為實數的數系。所有實數的集合構成直線,因此實數整體是一維的;或者反過來想,因為描述直線上的點需要一個實 數,所以直線是一維的。

16世紀之前,實數是世上僅有的數系。不過到文藝復興時期,有企圖心的數學家試圖解出更複雜的方程 式,甚至還舉行比賽,看誰能解出最困難的問題。當時,義大利身兼數學家、醫生、賭徒與占星家的卡丹諾(Gerolamo Cadano)引入-1的平方根,做為他求勝的秘密武器。卡丹諾不顧旁人的指摘,即使問題的答案通常是實數,也大膽地在冗長的計算中運用這個神秘的數。卡 丹諾並不知道這個技巧為什麼有用,他只知道這樣做可以得出正確答案。1545年,卡丹諾將想法出版,也開啟了為期數百年的爭議:-1的平方根是真實存在? 或者只是一項技巧?約100年之後的思想家笛卡兒(Rene Descartes)提出裁決,語帶貶抑地稱它為「虛幻」(imaginary)的數,這個虛數現在記成i。

雖然如此,數學家跟隨卡丹諾的腳步,開始運用形如 a+bi的複數,其中a和b是普通的實數。1806年左右,瑞士業餘數學家阿爾岡(Jean-Robert Argand)宣揚以複數來描述平面的觀點。

用a+bi描述平面點的方法很簡單,a表示這個點的橫向位置,b表示縱向的位置,這樣就可以將複數視為平面上的點。不過阿爾岡想得更深入,他還說明了如何將複數的四則運算,解釋成平面上的幾何操作(參見91頁〈高維的數學〉)。

為了理解這些幾何操作,我們先從實數來暖身。在實數線上做加、減,就是往右或往左移動;而乘、除一個正實數,相當於將實數線做伸縮。例如乘以2,是將直線放大2倍;而除以2,則是縮小2倍,也就是將各點間的距離縮減2倍;若乘以-1,則是將直線左右翻轉。

類似的想法也可以用到複數,只是多了一些變化。將平面上一點加上a+bi,相當於將該點往右(左)移 動a,再往上(下)移動b。而乘以一個複數,則是除了將平面放大或縮小之外,還多了平面的旋轉。其中特別的是,乘以i相當於將平面逆時針轉1/4圈,因此 將1乘以i再乘以i,相當於將平面轉了半圈,也就是從1轉到-1。最後,除法是乘法的相反,因此除以一個複數,是將放大換成縮小,或是反過來將縮小換成放 大,然後再反方向旋轉。

大部份對實數能做的操作,對複數也都能做,而且事實上還做得更好,卡丹諾就深得箇中三昧,因為在複數 中我們能解的方程式比限制在實數時還多。如果二維的數系能提供我們更大的計算威力,那麼何不考慮更高維的數系呢?可惜,擴張沒那麼簡單。高維數系的秘密在 過了數十年後,才被一位愛爾蘭數學家揭開,然後到了兩個世紀之久後的現在,我們才開始理解它們的威力。


漢米爾頓的煉金術

1835年,時年30歲的愛爾蘭數學兼物理學家漢米爾頓(William Rowan Hamilton)發現了用實數對來處理複數的方法。當時的數學家多半採用阿爾岡提倡的a+bi寫法來表達複數,不過漢米爾頓注意到,複數a+bi也可以 用兩個實數a與b的某種特別記法來表示,例如實數對(a,b)。

這種記法在處理複數的加減法時特別容易,只要將對應位置的實數做加減就好了,同時漢米爾頓也研究出處理複數乘除法時,比較複雜的運算規則,並藉此保持了阿爾岡所發現的美好幾何意義。

在發明這個具有幾何意義的複數代數系統之後,漢米爾頓嘗試了非常多年,想要發明更大的三元數 (a,b,c)代數系統,希望它能在三維幾何裡扮演類似複數的角色,結果卻帶給他無盡的挫折。漢米爾頓曾經在給兒子的信中寫道:「每天早上……當我下樓吃 早餐時,你和年幼的弟弟威廉,總會習慣問我:『那個,爸,今天你把三元數乘起來了嗎?』當時的我也總是傷心地搖搖頭,不得不回答你們:『還不行,我只會做 加法和減法。』」當時的漢米爾頓並不知道,他給自己的這項挑戰在數學上是不可能完成的。

漢米爾頓在尋找的是一個可以做加、減、乘、除的三維數系,其中的難處在於除法。可以做除法的數系稱為 可除代數(division algebra)。直到1958年,才有三位數學家證明了一個懸宕幾十年的驚人事實:可除代數的維度只有四種可能:一維(實數)、二維(複數)、四維與八 維。因此除非漢米爾頓改變遊戲規則,否則根本不可能成功。

1843年10月16日,漢米爾頓自己找到了解決方法。當時他正和太太走在愛爾蘭都柏林的皇家運河 畔,準備到愛爾蘭皇家學院去開會。途中漢米爾頓突然心血來潮想到:在三維空間中,如果他想要描述旋轉與伸縮,不能只用三個數,他需要第四個數。於是漢米爾 頓創造了形如a+bi+cj+dk的四元數(quaternion),其中i、j、k都是-1 的平方根,彼此並不相等。

後來他回憶說:「在那一剎那,我腦中的電路突然中斷,迸出的火花就是i、j、k的基本方程式(見91頁上圖),此後我一直應用著它。」

當時,漢米爾頓還上演了數學史上知名的破壞文物大戲,他當下就將這個方程式刻在身邊布魯罕橋(Brougham Bridge)的石頭上。雖然橋上的真跡已經湮滅,但是原址現在有一塊石板以文字記錄著這項發現。

我們需要用到四維空間才能描述三維空間的變化,乍聽之下似乎很奇怪,不過的確是如此。因為其中有三個 數要用來描述三維空間中的旋轉:用開飛機來想像最容易解釋,為了定向,我們需要控制機身和水平面的夾角,稱為俯仰角(pitch);其次我們也需要像開車 一樣控制左右轉角,這是偏航角(yaw);最後還有控制機翼與水平面夾角的滾轉角(roll)。第四個數則是用來描述伸縮的程度。

漢米爾頓以他的餘生專研四元數,並發現了許多實際的應用。今日在實際應用時,四元數已被較簡單的向量 形式取代,大致上可以想成是少了第一個數的特殊四元數:ai+bj+ck。不過四元數仍然有其長處:它可以比較有效率地在電腦上表示旋轉,也適用於其他需 要類似效果的應用上,譬如太空船使用的姿態控制系統,或者電玩遊戲中的繪圖引擎。

阅读(961) | 评论(1)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网络安全服务2011-06-15 11: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