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042771
  • 博文数量: 277
  • 博客积分: 8313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297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04-22 11:2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77)

文章存档

2013年(17)

2012年(66)

2011年(104)

2010年(90)

我的朋友

分类:

2010-05-12 12:48:48

贴现率是指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这种贴现率也指再贴现率,即各成员银行将已贴现过的票据作担保,作为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利息。下面进行通俗的解释,什么是贴现率和再贴现率

打个比方,我手里有张三的欠条1000元,按规定他明年才还我,但是我现在便需要钱用,于是我到银行,把欠条给银行,银行给我900元现金,明年的时候直接由银行向张三要钱,其中差价100便是我提前要款的利息,利率为:100/1000=10%。
如果我是商业银行,张三是中央银行,那么这个利率就叫做再贴现率。

给你说个通俗的:公司甲从公司乙那进了一批货,没钱交款,就给公司乙打个欠条(汇票),假设是100元。但是现在公司乙缺钱了,又不能朝甲要,因为甲也没钱啊,所以乙就去商业银行,把这个欠条给银行了,然后银行给乙这比钱,当然这需要扣除一定的利息,假设1%,这就是贴现率。那么银行给乙的钱就是100—100*1%=99. 也就是说,通过贴现,把甲欠乙的钱转变成了甲欠银行钱了。
   再贴现,就是这家商业银行也缺钱了,它上哪弄钱去啊,就只能去中央银行。就跟当初乙来它这弄钱一样,它是把那张汇票给了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给它一笔钱,当然也要扣除一定利息,这就是再贴现率了。

贴现率政策是西方国家的主要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扩张或收缩。当需要控制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这样,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就会减少,而商业银行的利息将得到提高,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当经济萧条时,银行就会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从而准备金增加,利息率下降,扩大了货币供给量,由此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但如果银行已经拥有可供贷款的充足的储备金,则降低贴现率对刺激放款和投资也许不太有效。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确定了商业银行贷款利息的下限。
 

贴现率 又称“折现率”。指今后收到或支付的款项折算为现值的利率。常用于票据贴现。企业所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需要资金周转时,可用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或借款。银行同意时,按一定的利率从票据面值中扣除贴现或借款日到票据到期日止的利息,而付给余额。贴现率的高低,主要根据金融市场利率来决定。

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这是因为,一方面,再贴现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的再贴现成本,再贴现率提高,再贴现成本增加,自然影响再贴现需求,反之亦然;另一方面,再贴现率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因而具有一种告示作用:提高再贴现率,呈现紧缩意向,反之,呈现扩张意向,这特别对短期市场利率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再贴现率具有调节灵活的优点,但也不宜于频繁变动,否则给人以政策意向不明确印象,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此外,再贴现率的调节空间有限,且贴现行为的主动权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如果商业银行出于其他原因对再贴现率缺乏敏感性,则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将大打折扣,甚至失效。

阅读(1263)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USB OTG

下一篇:内核定时器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