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85432
  • 博文数量: 13
  • 博客积分: 3001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143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1-12 00:53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3)

文章存档

2010年(4)

2009年(3)

2008年(6)

我的朋友

分类: WINDOWS

2008-05-26 22:13:02

     他是一位有大地般情怀的老人,他时刻与挽救危急联系在一起,他总是面带春天般的笑容,他总是风尘仆仆镇定从容,他总在我们这个民族遇到困难和灾难时给我们勇气和信心......!       他是我们的好总理,温家宝!
      我经常听身边的人说最崇拜的人是周恩来总理,确实,我也崇拜他,他确实是我们为数不多的值得永远铭记的伟人之一。但是,在我们身边,同样有一位我们的伟人。他的伟大总隐蕴于谦和沉静的外表下,他的伟大就在于他总会在刺骨寒风中带来春的温暖与生机。也许,就让周总理成为我们父辈们永远的记忆吧,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我们这一代的好总理,温总理。
      1998年,长江流域面临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直到现在我还能清楚的记住一个角色:防汛抗旱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这是一个和天斗的角色。当时的情况是:分洪,意味着荆江分洪区921.34平方公里大地会瞬间化为泽国,33.5万人要转移,遭受约150亿元直接与间接的经济损失和灾后重建的巨大困难。不分洪,350公里长的荆江大堤能守得住吗?如果决了口,江汉平原、武汉三镇都将被淹,那损失就不是用百亿千亿所能计算的了。能够采取分洪牺牲一地保住另一地吗?一切都悬于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的抉择。他冷静细心地听取各方意见,尤其是水利专家的分析。最终决定严防死守大堤,直到历史最高水位洪峰低头而过。这不是简单的勇气所能做到的,这里面有他一直坚守的两个理念:永远相信自己的人民;永远为自己的人民谋福利!
      作为农民的儿子,我相信,很多人会像我一样感激温总理。是他让9亿中国农民破天荒的活的如此自在。在温总理还是国务院副总理时,他就负责分管农业。那些年我们就经常听到高级别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甚至在中央经济会议中也大量的讨论“农”的问题。“三农”问题也随着他的政治生涯而逐步抬高。就像现在的方针:“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从2006年起,施行的农业税全免政策。一项从公元前五百多年开始实行的税种被废除了,取而代之的是辅以多方的政策扶持。也许这不能仅仅归功于温总理一个人,但是,我们要永远记住是温总理在位时,我们取消了这个根深蒂固的“皇粮国税”的。
      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温总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温总理;哪里有温总理哪里就用笑容,哪里有温总理哪里就有希望。
      中国是个地广人多的国家,问题自然也就会很多。
      2003年,是中国人难忘的一年。不仅仅因为我们的温总理刚刚上任,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战胜了SARS。温总理时刻走在与SARS抗战的第一线,在SARS施虐的那几个月,有谁注意过镜头里的温总理瘦了多少吗?有谁知道温总理为了人民的操了多少心?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他完全是用对人民的情怀支撑着自己的身体。他作为总理的的第一次出访就是出席中国--东盟防治SARS峰会,就是这次出访他给世人再次树立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那次出访他24小时出席九个会议,召开九次记者会,这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一次记者会温总理动情地对记者说:“中国抗击SARS的任务很重,我的心情也很沉重,最近睡觉,我经常泪流满面。”这段话,感动了现场所有的人,大家眼泛泪光,记者都激动的落泪了,中国何之大幸,有如此忧国忧民的好总理!
      2004年,温总理在安徽、湖北考察禽流感防疫工作。在安徽省马鞍山市石马村和湖北省武穴市石佛寺镇,他深入疫点现场,详细询问疫情,走村串户了解疫区情况。
      2005年,印尼海啸,温总理用自己的专机运送救灾物资。“中国总理是惟一一位用自己乘坐的专机给我们运来救灾物资的外国领导人。”印尼外交部官员对外界说。印尼和中国关系很微妙,但我们的温总理却有着如此的情怀。他超越意识形态的划界,把处理国内事务时对弱势群体生存境遇的强烈关注,延伸到了对世界人民幸福与安危的强烈关注。
      2006年,沿海部分省市遭遇多次强台风风暴袭击,时值温总理出访非洲,在此期间,他多次通过多方了解灾情和救助救援情况,在回国后第一时间奔赴灾情严重的福建省考察慰问。他每到一处都很愧疚,似乎一切都是他的责任,然而,我们最清楚,他付出了多少,他挽救了多少。
      2007年,夏有洪灾,冬有雪灾。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我们的温总理。去年年末,有一句话在网上非常流行:辛苦了,总理!在百年不遇的冻雨雪灾害面前,我们的总理身先士卒,到最危险的地方去鼓舞大家共同面对困难。当温总理的飞机起飞后,就意味着可能没有机场可以降落,他却毅然的说,只要接近灾区一点,我心就踏实一点。他多次到车站给滞留旅客鞠躬问好,表示歉意......这些他本可以不做!
      五年以来,还有无数的身影:2003年新疆地震灾区、安徽抗洪前线;2004年,陕西铜川矿难现场;2005年大大小小的数次矿难......他为农民工讨薪;与煤矿工人一起过年;SARS时期,他告诉广东街头的市民不要摘掉口罩,说,小心点好,而自己却没有带口罩跟大家打招呼;他慰问艾滋病病人,和他们合影、握手,还要他们“靠着我坐下来”;去年抗雪灾中,他告诉工人多注意安全,自己却那么大年纪还爬上危险的山顶考察......
      这就是我们的总理,好总理,时刻与人民共危难。
      温总理是学地质的出身,这就培养了他战天斗地的性格。也培养了他大地般广阔的胸怀。在五年前刚刚就任时的记者见面会上,温总理的一段话描述了他的政治和人生:“……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我深知人生的艰辛,也知道国家建设的艰难。但我也树立一种信心: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就在昨天我还发了些牢骚说我们的有关部门信息不通畅,应该对这次地震负责。但是,但我看到我们温总理的一举一动时,我才知道,我在他面前是多么渺小。他为什么能够成为伟人,因为他在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我们灾区的救援,而不是去指责谁之过。温总理是个爱憎分明的人,我知道,他不会放弃对过错的追究的。2003年SARS过后,官员问责制被普遍推行,数百名官员因抗非不力被免去职务。我也知道,他总不放弃对人民的感激。2007年,面对淮河流域的洪水,温家宝对当地农民说:“为分洪,你们作出了贡献,党和政府感谢你们!按照分蓄洪的规定,对你们的损失要有补偿。现在国家经济发展了,要按最高的标准给你们补偿。”最高标准,不仅仅是我们付出的价值,更是温总理对他人民付出的回报,再一次说明了他是一位负责任的总理!2003年的官员问责制,2007年的行政补偿制,两个片段,正是温总理爱憎的真实反应。
      一场场危机也让我们看到,在高层已有足够的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的同时,在权力结构的中下层,某些方面还是缺乏改变的动力,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也很严重。这意味着,我们的总理还要操更多的心,我真希望,什么时候可以有更多的人为我们的总理分忧解难啊!
      灾难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不仅仅因为它会伤害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更重要的是,我们会更加牵挂灾害现场的温总理。
      温总理说,在灾害面前,最重要的是镇定、信心、勇气和强有力的指挥。他做到了!
      我们的好总理,您要多保重!
阅读(82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