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78637
  • 博文数量: 206
  • 博客积分: 10276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235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4-01 02:4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06)

文章存档

2014年(1)

2013年(1)

2012年(2)

2011年(10)

2010年(14)

2009年(15)

2008年(33)

2007年(90)

2006年(40)

我的朋友

分类:

2006-04-01 03:27:33

一.结构决定性能

1.主板的结构

  主板的名字来源于“Mainboard”或“Motherboard”,它就是机箱中最大的那一块电路板,也是一台电脑中的躯干中枢。

  在它上面布满了各种电子元件、插槽、接口等,为CPU、内存及各种适配卡提供安装插座/槽;为各种存储设备,打印机、扫描仪等外设提供接口。电脑就是通过主板将CPU等各种器件和外部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因此电脑的整体运行速度和稳定性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主板的性能。

  主板上面有芯片组、各种I/O控制芯片、扩展槽、电源插座等元器件,根据主板上各元器件的布局排列方式、尺寸大小、形状、所使用的电源规格等,主板又可分为AT、Baby AT、ATX、Micro ATX、LPX、NLX、Flex ATX、BTX等多种架构。ATX是目前市场最常见的主板架构。Micro ATX也称Mini ATX结构,它是ATX结构的简化版。而BTX则是Intel新一代的主板规格。

  虽然不同类型、品牌的主板各有不同,但它们的结构大致一样。这里以ATX主板为例,看看主板的结构,如图1。


2.主板的骨架—PCB板

  主板、显卡等板卡设备都是由众多电子元器件组合而成的,为了固定这些元器件,就需要一块基板,这就是PCB—印刷电路板。PCB板的基板是由绝缘隔热、不易弯曲的树脂材料所制成的,在表面可以看到的细小线路材料是铜箔,它们是连接各元器件的导线。其中布满元器件的那一面称为“零件面”,另一面则是“焊接面”。
主板上的PCB板也就是那块大大的基板,它是所有主板元器件赖以“生存”的基础。一块典型的主板PCB一般有4~6层。以4层板为例,最上和最下的两层叫做“信号层”。中间两层则叫做“接地层”和“电源层”)。

  当我们在接触主板时,都会发现主板的PCB板是有颜色的。其实这些有颜色的物质是一种“阻焊漆”,一种用来保护铜线的绝缘保护层,同时它也可以防止元器件焊到不正确的地方。阻焊漆有多种颜色,常见的是绿色、黄色、棕色,不同颜色的阻焊漆没有本质的区别。
二、主板的“芯”

1.主板的大脑—主板芯片组

  主板芯片组是主板的灵魂与核心,芯片组性能的优劣,决定了主板性能的好坏与级别的高低。主板芯片组主要由南桥芯片(SOUTH BRIDGE)和北桥芯片(NORTH BRIDGE)组成。北桥芯片位于CPU插座与AGP插槽之间,上面一般覆盖有散热片或者散热风扇。


南桥芯片与北桥芯片南北呼应,它位于PCI插槽的附近。其芯片体型较小,加上其发热量不大,所以一般都没有加装散热片,用户可以直接查看其品牌、型号。


2.主板的指挥站—BIOS芯片

  BIOS是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的缩写,意思就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形象地说它是系统中硬件和软件的桥梁。它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系统设置信息、开机上电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自举程序。在电脑上,这些引导信息(也就是BIOS程序)保存在ROM中,这就是BIOS芯片。一块主板性能优越与否,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BIOS程序的管理功能是否合理、先进。常见的BIOS芯片有Award、AMI、Phoenix、MR等。

3.主板的辅政大臣—功能控制芯片

  除了主板芯片组之外,通常主板上还会集成其他的功能控制芯片,例如声卡芯片、网卡芯片、磁盘阵列控制芯片(RAID)等,通过这些功能控制芯片,就能为主板增加其他功能或者保证其工作更加稳定。

三.诸位接口

1.主板外部通信通道—外部接口

  转到主板的侧面,就能看到主板的外部接口了,例如用来连接鼠标、键盘的PS/2接口。 PS/2接口共有两个,圆口,*近PCB基板的那个紫色接口一般用来接键盘,上边的绿色接口用来接鼠标。USB接口是现在最流行的外设接口。现在的串行接口使用频率不高了,多用来连接外置Modem及手写板等设置。并行接口一般用来连接打印机,由于目前的主流打印机都开始采用USB接口,并行接口基本已经“下岗”了。现在的主板大多集成了声卡,因此我们还能看到集成声卡的输入/输出端口。


2.CPU的安家之所—CPU插座

  CPU插座是主板上最显眼的插座,其颜色一般为白色,上面布满了一个个的“针孔”,而且边上还有一个拉杆。对应CPU的接口方式,目前CPU插座主要有Pentium 4用的Socket478插座,这种插座有478个“针孔”;


另外就是AMD Athlon XP用的Socket A插座,这种插座有462个“针孔”。


3.内存的栖身之地—内存插槽

  内存插槽一般位于CPU插座的旁边,它是主板上必不可少的插槽,并且每块主板都有两到三个内存条插槽。目前的主流内存有三种,而这三种内存条的引脚、工作电压、性能都不相同,所以与之配套的内存插槽也不尽相同。外观上来看主要是长度、隔断有很大的区别,其中SDRAM与DDR SDRAM的插槽长度一样,但SDRAM有两个隔断,而DDR SDRAM只有一个隔断。至于RDRAM插槽,其隔断也有两个,但两个都位于插槽中央,左右是对称的
4.显卡通信通道—AGP插槽

  一块主板上只有一个AGP插槽,是用来连接显卡和主板的接口。它位于CPU插座与PCI插槽之间,颜色一般为褐色。

5.PCI板卡安装基地—PCI插槽

  主板上一般都有好几个PCI插槽,颜色通常为白色,中间有隔断。PCI为声卡、网卡、Modem等设备提供了一个连接接口。

6.驱动器信号通道—硬盘/软驱接口

  目前市场上的硬盘基本上都采用IDE接口,因此在主板上都能找到两个IDE接口及一个软驱(FDC)接口,现在的这些接口往往还被厂商涂上艳丽的颜色,所以能轻松找到它们。在两个IDE接口的旁边,一般都会标注该接口的序号,如IDE1一般用来连接硬盘,而IDE2则用来连接光驱等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主板上只有两个IDE接口,但是能挂接四个IDE设备,如两个硬盘、一个光驱、一个刻录机。这是因为现在的IDE接口都是双通道的,一个接口能挂两个设备。至于软驱接口很好理解,就是用来连接软驱的,它的长度比IDE接口稍短(图9)。

  随着采用SATA接口的硬盘的出现,如今很多主板也集成了SATA硬盘接口。这种接口非常小巧,并且看不到插针。


说到这里我们对主板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要更进一步了解主板,就请关注天极Myhard天极。



4.显卡通信通道—AGP插槽

  一块主板上只有一个AGP插槽,是用来连接显卡和主板的接口。它位于CPU插座与PCI插槽之间,颜色一般为褐色。

5.PCI板卡安装基地—PCI插槽

  主板上一般都有好几个PCI插槽,颜色通常为白色,中间有隔断。PCI为声卡、网卡、Modem等设备提供了一个连接接口。

6.驱动器信号通道—硬盘/软驱接口

  目前市场上的硬盘基本上都采用IDE接口,因此在主板上都能找到两个IDE接口及一个软驱(FDC)接口,现在的这些接口往往还被厂商涂上艳丽的颜色,所以能轻松找到它们。在两个IDE接口的旁边,一般都会标注该接口的序号,如IDE1一般用来连接硬盘,而IDE2则用来连接光驱等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主板上只有两个IDE接口,但是能挂接四个IDE设备,如两个硬盘、一个光驱、一个刻录机。这是因为现在的IDE接口都是双通道的,一个接口能挂两个设备。至于软驱接口很好理解,就是用来连接软驱的,它的长度比IDE接口稍短(图9)。

  随着采用SATA接口的硬盘的出现,如今很多主板也集成了SATA硬盘接口。这种接口非常小巧,并且看不到插针。


说到这里我们对主板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要更进一步了解主板,就请关注天极Myhard。


4.显卡通信通道—AGP插槽

  一块主板上只有一个AGP插槽,是用来连接显卡和主板的接口。它位于CPU插座与PCI插槽之间,颜色一般为褐色。

5.PCI板卡安装基地—PCI插槽

  主板上一般都有好几个PCI插槽,颜色通常为白色,中间有隔断。PCI为声卡、网卡、Modem等设备提供了一个连接接口。

6.驱动器信号通道—硬盘/软驱接口

  目前市场上的硬盘基本上都采用IDE接口,因此在主板上都能找到两个IDE接口及一个软驱(FDC)接口,现在的这些接口往往还被厂商涂上艳丽的颜色,所以能轻松找到它们。在两个IDE接口的旁边,一般都会标注该接口的序号,如IDE1一般用来连接硬盘,而IDE2则用来连接光驱等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主板上只有两个IDE接口,但是能挂接四个IDE设备,如两个硬盘、一个光驱、一个刻录机。这是因为现在的IDE接口都是双通道的,一个接口能挂两个设备。至于软驱接口很好理解,就是用来连接软驱的,它的长度比IDE接口稍短(图9)。

  随着采用SATA接口的硬盘的出现,如今很多主板也集成了SATA硬盘接口。这种接口非常小巧,并且看不到插针。


说到这里我们对主板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阅读(131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