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36580
  • 博文数量: 206
  • 博客积分: 6000
  • 博客等级: 准将
  • 技术积分: 302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11-06 13:2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06)

文章存档

2010年(52)

2009年(94)

2008年(60)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2010-01-18 10:32:30

我从小就发现自己很会吃,上学的时候,总是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饿。总是感觉吃不饱,看到什么吃的,都觉得很香,特别是人家吃东西的时候。

    我很纳闷,我出生的年代,已经告别了饥饿,虽然吃的并不好。我的家庭,也是一个非常注重吃的家庭,无论穿的好坏,只要穿暖就好,可是吃,父母总想方设法让我们吃饱,在吃饱之后,又尽力的让我们吃好。在吃的上面,我没有受委屈的记忆。

    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吃的东西越来越多,花样不断翻新,口味不断变化,只要想吃,就会买得到。

    经常买菜,当街好吃的东西数不胜数,甜的、辣的、咸的、酸的、、、想买什么有什么。有时候,一面买,一面就会口中生津,我总是努力的控制着,生怕一不小心,口水会掉下来。我想,当时的眼神肯定是非常饥饿非常眼馋的。

    我不知道别人面对美食的想法和表现,可是谈话中,我形容什么什么如何如何好吃的时候,眉飞色舞,感情投入,一点儿也不避讳自己的好吃。不以嘴馋为耻,反以好吃为荣。

    喜欢吃,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好习惯,喜欢吃的人说明有一个好胃口,有好胃口的人说明身体好。广告说的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吃东西香甜,说明对食物珍惜。而且我个人认为,好好吃东西的人,会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心态。

    《大长今》风靡的时候,很跟着着迷了一阵,剧情里面有不但讲吃的东西,讲吃的做法,还有很多关于吃的文化,女主角长今的妈妈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

    食物要用诚心对待,只有诚心诚意做出来的食物,才是最美味的。

    在我小的时候,家里即使只有咸菜上桌,父母也会用刀细细的切成均匀的长丝,滴一滴麻油,好让我们下饭。喝一碗香喷喷的稀饭,一根咸菜就可以了。现在想起来,还很怀念小时候,父母切的细细长长的咸菜丝。

    我曾看到很多同龄的孩子,蹲在门口,一手端着盛稀饭的大海碗,另一只手,拇指和食指中指之间钳着一块干瘪的蒸馍,手心里握住的是一块从咸疙瘩上啃下来的咸菜,啃一口馒头,喝一口稀饭,转过手,就一口咸菜。照样吃的香甜。当时觉得自己好幸福,因为咸菜可以切的细细的吃,上面还沾着非常香的油星。

    现在,只要是有好吃的,自己又支付得起,我就会尝试,就会买来给孩子们吃,我想自己没有别的本事,让孩子们满足一下口福,还是能做到的吧。

    母亲总是嗔怪我,把孩子们都惯的一个个小馋猫似的。我总是笑着辩解,他们越馋大人越高兴,要是他们不馋了,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才让人头疼,您说是不是。所以说,爱吃是个好习惯,嘴馋也不是坏毛病。谁不嘴馋呢,别说小孩了,大人们也喜欢吃好吃的东西,是不是?

    由于家庭有这样的传统,所以我现在对孩子们的吃也当作第一大事。努力学习烹饪技术,专门研究食物营养价值,想方设法的给他们做花样,看着他们小猪一样的争抢着,吃的香甜,也是一种享受。如果孩子不下饭,会是我的头大心事,非要找出原因不可。否则就一口一口的喂下去,很专制。

    所以,我们家的孩子,别的不敢说,在吃这件事上,让我喂养的绝对是一个个胖而不肥的小猪猪。用妈妈的话说,一个个都像我,象小猪一样好养活,胃口好,身体棒。

    我特别不能理解那些得厌食症的人,对待吃的东西挑三拣四,不喜欢就扔掉的人,觉得那简直是一种罪过。对粮食本身是,对生长它的土地是,对种植它的农民是。

    大概生来为农民之女,所以特别能感受种田人的辛苦。我们家所有的孩子,在学话之初,最初的启蒙教育中,最先会背诵的就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虽然小孩子们小和尚念经似的——有口无心,更不解其义。就是要在他们还没有知觉的时候,就培养他们这种对待食物根深蒂固的爱惜和敬重。

    孩子们偶尔浪费食物的时候,我会要求他们背诵这首诗,而且讲给他们里面的意思。最初的时候,是这样告诉他们:我们吃的东西,都是家里的老人们在田里顶着大太阳,淌着汗种出来的。不能浪费,浪费了就对不起爷爷奶奶。我严肃的神情,足以让孩子们了解丢弃食物是多么不好的事。所以,孩子们都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而且都嘴馋,都爱吃,也都爱食物,更是知道种地的老人的辛苦。

    生活中总会遭遇抱怨吃的人,不是抱怨食物本身,就是抱怨面对食物没有食欲。我不明白,现代人怎么了,是不是吃东西挑肥拣瘦就标示着一种高雅,或者口味刁钻就是一种荣耀,我很不解。

    人说,千人千思想,万人万模样,人和人就是不同的,何况世界上这么多的种族、这么多不同的风俗习惯,这些不同里面当然也会包括吃。古人云,众口难调,或者最初的本意就是吃吧。

    我认为,只要是能满足饥饿、对身体有益的食物和吃法,都自有他的道理,都是值得人们去尊重的。

    当我们和别人同席,当别人在那里正在享受自己的食物时候,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口味和好恶,对人家评头论足或者嗤之以鼻,我想,回避或者沉默,不去影响别人的好胃口,不旦旦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修养吧。

    我们的古人,在吃的方面,有精辟的总结: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这可见,吃一直是我们国人需要解决的首要之事,也是人类繁衍生息中的头等大事。

    在外国的影片上,就经常看到信仰宗教的外国人,坐在餐桌前,虔诚的祈祷,就餐的时候,对食物怀有一种敬畏和感恩的心情。人家信仰的教义我无从考证,但这种对待食物的感恩和敬畏,则让我深有同感。

    在我的眼中,凡是能当作食物的东西,肯定是对人们有益的。大概这种想法也直接影响了味觉,什么酸甜苦辣咸,什么荤素肥瘦,只要烹调方法得当,各有其味,都是美食。我个人没有什么特殊的胃口,基本上吃什么都香甜,名副其实的杂食动物。

    孩子们喜欢看我吃东西,说看着我吃,都觉得香。我的爱吃感染着孩子们,影响着周围的人。偶尔和人同席,有人笑我不像女生,什么都吃,我很以自己的好胃口为傲。

    这一生,做个爱吃的人,有个好胃口,吃出好心情,吃出好身体。做个嘴馋,爱吃,乐观、健康的生活的人,这是我正在实践着的理想。

阅读(94)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尘土的悲哀

下一篇:最爱免税店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