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源的名义下,Google正在进行一场新商业模式的探索。
在这个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塞班和微软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然而塞班已经被诺基亚收购,微软也总苦于一直找不到大牌的硬件厂商合作;今年索爱的跳票让其前途更加迷茫;苹果自己单干,做出了iPhone手机的操作系统,但在商务智能手机领域,它当然还靠不上边儿。
比起这些先行者,Google的Android打出开源牌算是一大优势。虽然很多人认为,Google免费向硬件制造商提供操作系统,并且还承诺不向第三方软件开发商收取分成这样的举动将让Google在移动市场血本无归,那Google这个年轻的巨头又为什么要这样不遗余力地推广Android呢?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史特斯(Randall Stross)经常会有机会深入Google总部,接触到Google高层。最近,他写出了《Google星球》(Planet Google)一书。这本书在封面上醒目地写着,Google的目的其实就是“组织管理遍布全球的信息资源”。书中也指出佩奇和布林正将整合全球信息作为Google的计划,而Google目前的开源战略只是这个计划中的一部分。
Google的服务都是基于互联网的,所以, Google最终要实现这个计划,必须得让上网变得越来越方便,让人们随时随地连接上网络,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毫无疑问,无线领域必将成为下一个爆发的信息通道,而把持住这个通道则将成为Google的最重要战略。Google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基于PC的功能带到移动设备上。另一方面,Google的开源战略,事实上也给微软和苹果他们旧有的商业模式带来了冲击。
也正是出于整合全球信息的目的出发,Google不仅借开源技术在移动领域不断发展的东风让Android火了一把,同时也不失时机的将自己的触手伸向了开源技术正不断站稳脚跟的浏览器领域。不过和Android处于幕后不同的是,Google这次做为“选手”推出了chrome浏览器,亲自加入到竞争日益激烈的浏览器竞争中去。
即使在浏览器市场已经有开源的FireFox逐步瓦解微软对该领域的垄断,也有像Opera这样的后起之秀发展看好,但Google还是毅然加入了这个战团之中,并不断完善chrome的各项功能,显示出要在浏览器市场分杯羹的决心。很多人最初都在疑惑,为什么Google会不顾已经合作良好并发展正劲的FireFox,转而选择自己推出浏览器产品呢?
其实在《Google星球》一书的部分介绍中,以及Google最近的市场活动中,其中的原因我们可以并非很难猜测。这一切都是为整合全球信息作为Google的计划铺路的,Google是在开源的名义下,正在进行一场新商业模式的探索。
Google目前占领了全球搜索份额的68% ,当然随着Google在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移动市场和浏览器市场新产品的不断发展,这个数字还会不断攀升,那时候的Google将不再是一个年轻的搜索巨头它将可能成长为全球互联网的领袖。不过随着Google的强大,我们是否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随着这个庞大计划的推进,统领着全球那么多信息的Google,对我们每个用户知道得也越来越多,Google是不是会一如既往地“不作恶”,处处为用户着想呢?
不过,不可否认Google的确是位高明的造势专家,就在微软的垄断日益成为大众批评的焦点的时候,Google果断地选择了开源,并成功成为开源运动的主要推进者之一。最近,微软测试Windows盗版的行动被很多人指认为是最大的黑客行为,对比之下,Google的开源显然高姿态得多。
不管是Google借助开源进行新的市场探索,还是开源有望依靠Google获得新的市场突破,不可否认Google的确是站在了开源发展的最前面,并不断推进开源技术的发展。尽管Google的壮大,会让人引发垄断的忧虑,但探索刚刚开始,要走的路还是可以选择的……
阅读(808)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