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1292223
  • 博文数量: 8065
  • 博客积分: 10002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9670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4-16 17:0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065)

文章存档

2008年(8065)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10-18 06:49:10

目前,基于不同厂商的技术特点或销售策略差异,产品可分软件与硬件两大类。

软件产品

最典型的存储虚拟化软件就是DataCore的symphony、Falconstor的IPStor等,都是安装在平台的产品,而EMC的In则是安装在Brode或特定光纤信道交换器上执行。

软件的好处就是弹性大,用户可依自身预算与性能需求搭配不同等级的硬件,为提高可靠性,这些产品也都支持双节点备援功能,用户只要另外再准备一台安装软件即可。当然副作用就是必须面对虚拟化软件与安装硬件平台间的兼容性问题。

应用服务器式产品

虽然虚拟化功能本质上必须依靠软件来完成,但为了兼容性、维护或销售策略等方面的考虑,许多厂商均倾向于把虚拟化软件结合特定规格硬件,包装成应用服务器出售,如的SVC就是架构在执行 Linux的IBM x系列服务器上。除了产品整体由同一厂商整合、兼容性与维护问题较少外,硬件类产品另一好处是应用服务器本身也提供了高速缓存,搭配底层介接的存储设备内建的高速缓存,可形成两层式快取架构,某些情况下能提高存储效率。

应用服务器式存储虚拟化产品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除了可连接不同厂牌的磁盘阵列,本身也内建磁盘、可提供大量存储空间的存储服务器,如HDS USP、 12000等,另一类则是不提供容量、只提供虚拟化功能的控制器,如IBM SVC、HP SVS200与Netp的V系列等。

网络端、存储端与主机端三种类型的存储虚拟化

而就架构上来说,存储虚拟化产品又可分为网络端、存储端与主机端三种类型。

网络端是指将虚拟化软件安装在某些智能型交换器上,或是在SAN上接上一台装有虚拟化软件的应用服务器,让交换器或应用服务器来提供虚拟化服务,这种交换器或服务器可监控并纪录SAN的存储动作,并为SAN上的数据流与数据存储位置产生metadata。多数存储虚拟化产品均属于这类,软、硬件均有,如IBM SVC、NetApp的V系列、HP SVS200等。

存储端则为通过内建虚拟化软件的磁盘阵列控制器充当网络控制器,负责管理连接在SAN上的所有存储设备,并提供虚拟化服务,典型的产品为HDS的TagmaStore NSC、USP等,这类产品本身就是完整的磁盘阵列,但控制器兼有虚拟化功能,可管理异质存储设备。

至于主机端即在所有前端主机上分别安装虚拟化软件,结合SAN架构达成存储资源的整合调配,这类产品最有名的是Symantec的Storage Foundation,尤其是其中最主要的工具Volume Manager已有多年的历史,技术十分成熟,但管理者必须通过其它工具才能收集所有主机的存储状况。虽然架构不同,但所有产品的目的都是殊途同归的。

阅读(53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