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1292104
  • 博文数量: 8065
  • 博客积分: 10002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9670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4-16 17:0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065)

文章存档

2008年(8065)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7-14 09:03:46

存储区域网络(SAN)主要指存储设备和主机服务器之间的互连阵列。例如,存储阵列可能通过光纤通道(FC)网络或者以太网(在iSCSI情况下)与交换机相连。主服务器与交换机相连,交换机彼此相连,所有这些就形成了设备网络结构。虽然互连看起来十分复杂,但是每条连接依然是独立的链路(link)。如果主机总线适配器(HBA)遇到问题,网络或交换机端口、服务器或存储设备可能都会无法使用——换句话说,这可能会导致整个应用程序瘫痪,引起严重的计算机运行问题。目前,SAN采用聚集技术和故障转移技术,提高其可用性和可靠性。

  聚集(有时候也称“链路聚集(trunking)”、“连接聚集”、或“端口聚集”)通常用于连接端口,加快设备之间的逻辑通讯链路。例如,聚集技术不是将4端口 1 Gbps的 FC替换成 4 Gbps的HBA,而是将四个端口都连接到交换机,“聚集”四个1 Gbps端口的带宽,形成一条4 Gbps的逻辑路径。当然,这种聚集需要更多的网络和交换机端口,但是也具有性能快速、负载平衡、冗余充足的优点。还有可能在主服务器和交换机、存储系统和交换机、甚至交换机内链路(ISL)之间聚集链路。

  我们很容易明白如何形成多物理连接,提高速度,但是冗余/故障转移以及负载平衡等概念彼此相关,应该一起加以解释。如果在同一“链路”中拥有多条物理连接,那么一个HBA端口或网络的故障就不会切断整条链路;在故障修复之前,通讯可以继续运行,只是速度有所降低。例如,如果将三条2 Gbps的链路聚集为一条6 Gbps的链路,其中一个端口出现故障时,数据依然可以通过其他两条2 Gbps的链路(共4 Gbps)传输。余下的连接可以保持主机服务器和存储阵列与SAN相连——前提是SAN具有冗余性和高可用性。

  多物理连接的另一好处在于负载平衡。通常,不相干的物理链路以各自(通常不可预测)速度传递数据,这会导致一条或多条物理连接产生瓶颈,影响SAN的总体性能。一旦将多条物理连接聚集为一条数据逻辑路径,就可以在不同的链路之间平均分配数据,平衡负载,解决瓶颈问题。

  请记住,一条链路可能包括多条连接,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连接同时传递数据。例如,存储阵列可能通过两条4 Gbps的链路相连,但是可能只有一条链路传递数据——另外一条链路虽然连着,却没有发挥作用。

  如果第一条链路发生问题,通讯就会转移到第二条链路,以同样的速度传递数据,直至第一条链路恢复使用。这种现象称为故障转移,通常适用于SAN用户或应用程序。
阅读(55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