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美国传统辞典(双解)》的解释是虽然没有实际的事实、形式或名义,但在实际上或效果上存在或产生的。
在信息技术领域,数据是最早应用这个概念的。在很多专业人士眼中虚拟化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技术。在计算机领域,虚拟化已经存在很久了。所谓虚拟化就是对物理资源进行逻辑表示的一种技术。《SNIA词典》对虚拟化的定义是:为了达到提供有用抽象概念的目的,而将一种或多种(后台)服务或功能与附加(前台)功能相集成的活动。通常,虚拟化可以隐藏一些后台复杂性,或将新的功能增加到或集成到现有后台服务。
随着围绕数字化、化开展的各种多媒体处理业务的不断增加,存储系统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一个核心平台,同时各种应用对平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光是在存储容量上,还包括数据访问、数据传输性能、数据能力、存储扩展能力等等多个方面。可以说,存储网络平台的综合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达到这些要求,一种新兴的技术正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即虚拟存储技术。
简而言之,技术就是将多组异构存储系统"熔入"一个公共存储池,实现?据在存储层间的无缝迁移,消除互操作性障碍,统一管理并共享?δ埽?从而实现简化管理,提高存储资源利用率的目标??
其实虚拟化技术并不是一件很新的技术,它的发展,应该说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最早是始于70年代。由于当时的存储容量,特别是内存容量成本非常高、容量也很小,对于大型应用程序或多程序应用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了克服这样的限制,人们就采用了虚拟存储的技术,最典型的应用就是虚拟内存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相关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存储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样的需求刺激了各种新技术的出现,比如磁盘性能越来越好、容量越来越大。但是在大量的大中型信息处理系统中,单个磁盘并不能满足需要,这样的情况下存储虚拟化技术就发展起来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也由几个阶段和几种应用。首先是磁盘条带集技术,将多个物理磁盘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集合起来,成为一个大容量的虚拟磁盘。而随着数据量不断增加和对数据可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又一种新的存储技术应运而生,那就是存储区域网络(SAN)技术。
存储虚拟化与任何技术一样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技术触发期、期望膨胀高峰期、觉醒/成熟期、斜坡启蒙期和生产力稳定水平期。存储虚拟化从提出到现在,虽然时间已经不短,但目前仍然处在期望膨胀高峰期。
"虚拟化"难在何处
在存储虚拟化的推广过程中,不同厂商遇到的"难"不尽相同。以EMC为例,他们所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用户的存储虚拟化的期望与目前存储虚拟化技术本身之间的矛盾。因此,EMC的对策是通过和用户的接触,在认真倾听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分辨出用户业务的真实需求,然后推荐相应的。事实上,很多用户的需求并不需要存储虚拟化技术就可以解决。而且,存储虚拟化也并不能解决所有的。
同时,由于国内用户对虚拟化技术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相当一部分企业对这种技术仍然表现的非常保守和谨慎,这是存储虚拟化在中国市场大规模应用的一大障碍。
从IT部署情况看,大部分大型企业的技术潜力依然没有充分发挥。用户想要选择适合自身的虚拟化存储产品,一定要事先分析其现有的存储环境设施状况、全面了解企业的业务应用需求,对自身业务进行全面分析和数据量化,并对其业务数据的存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布局。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对存储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认识还不够,因而要做到以上几点还有很大的难度。
此外,业内关于存储虚拟化的尚未出台,这也是造成用户选型难的因素之一。因此,HDS认为除了要开发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还应进一步推动标准化的进程,同时加强对用户进行存储专业知识的教育,提高用户对自身存储需求的认知度,才能使他们在购买存储产品时做出最佳选择。虚拟化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不短的一段时间,在推广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问题。
NetApp也欲藉由将存储虚拟化技术从设备层次拓展至应用层次,以真正发挥虚拟化的效益,一方面可提升存储利用率,另一方面则能简化存储管理与架构。以目前支持存储虚拟化的设备来说,多是将异质平台上的资源透过单一接口进行管理,以实现设备集中、减少存储空间、提升效能等效益。
国内虚拟化
国内外企业在存储管理与需求方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国外企业在存储整合、业务连续性、存储管理等方面领先于国内的大多数企业。存储虚拟化是存储基础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其它部分已经部署,存储虚拟化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从EMC经验看,真正需求存储虚拟化是企业级的用户,例绲缧拧⒔鹑诹煊虻挠没А6?对存储虚拟化抱最大热情的是中?∑笠涤没А?
虚拟化的确是个"很虚"的概念,因此要让用户单位了解应用,必须着手建立虚拟化解决方案和应用体验中心,让用户"先体验,后购买",确实感受虚拟化的好处好用;同时针对国内用户,加大宣传各种虚拟化的成功应用,尤其是国内用户的案例,树立行业样板工程,户单位明白虚拟化应用方案的意义、作用、应用成本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解决之道,营造一个放心诚信的应用环境。其实虚拟化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需要,因此让用户明白到底什么样的单位才需要虚拟化,虚拟化适用于什么样的应用环境,用户何时采用虚拟化方案,从而营造"双赢共荣"。
化整为零,从小处着手,从模块着手,在虚拟化系统的每一个功能模块上,提供流程先进的、功能稳定的、操作灵活方便的、高性能的、可单独应用或分期分批应用的软件,减少用户单位庞大的一次性投入;同时在虚拟化系统的整体上,提供一种整体的、能够体现优秀管理思想的,同时又是可以定制、可装配的解决方案。
同时,业内专家表示通过成立科学权威的存储技术性能评估委员会,制定统一的虚拟化标准平台,打破存储设备间的壁垒,实现更好的连通性。如果期望虚拟化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追求自动化、标准化,推动虚拟化朝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各行其政、各行其是,不能接入兼容,从而影响虚拟化技术的普及发展。而实现自动化、标准化,各厂商的相关产品才能实现顺畅的互通。相信通过以上手段,虚拟化能有一段美好的中国之旅。
链接 :存储虚拟化三大需求
需求一:构建公用计算
近年来,在IT基础设施虚拟化风潮的推动下,公用运算(Utility computing)这一新理念正受到业界热烈追捧,并被奉为高效IT架构的模式。这种灵活、高效的模式能够在企业真正需要的时间和场所为他们提供强大的IT处理和应用能力,最大限度避免生产能力过剩、冗余及各种不必要的成本。借助于一个虚拟层,各个企业可通过各种商业系统分享彼此的计算能力,全面降低数据中心的冗余,提高IT基础设备的利用率。
需求二:缓解存储失控
存储虚拟化技术不但能满足企业发展公用计算模式的需要,它还可以解决许多企业面临的存储失控问题。
需求三:为ILM奠基
除有助于企业对存储资源进行高效管理、控制及利用外,存储虚拟化技术的迅猛发展还有其外部因素-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LM)。这块目前市场上最抢手的大蛋糕正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而离开了存储虚拟化,ILM根本就无从谈起。
存储虚拟化的六个误区
人们对存储虚拟化存在着一些误解。下面我们看看这些误解以及实际的情况又是如何。
误区一:
虚拟化只能在网络机或者特定设备中应用。
实际情况:虚拟化能够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应用,包括一个使用软件的,一个使用软件的设备,一个存储系统或者一个使用软件或者硬件的交换机。在哪里部署虚拟化技术主要看你的需求以及你的选择。
误区二:
虚拟化只能用来实现LUN和卷管理。
实际情况:虚拟化除了节约了费用,对你的存储管理方式也是一个提升。存储池卷是一个你可以用来处理构建一个商务应用的必要技术,还是仅仅满足一个特定需求的漂亮技术?
误区三:
虚拟化能够避免厂商绑定。
实际情况:虚拟化技术实际上把厂商绑定这件事,挪到了别的地方--比如从存储系统转移到了在交换机或者上运行的软件上。举个例子说:有一种观点是,如果你使用Cisco, Brocade 或者 QLogic的交换机,这个交换机上具有存储虚拟化服务,那么你就被绑定到了提供虚拟化服务的软件厂商。
不管怎样,你被绑定到交换机或者设备所使用的特定的软件上了。然而,任何硬件平台都潜在着危险-厂商绑定发生在你正在依赖的虚拟化软件上。存储虚拟化的规则就是,谁掌握了元数据或者虚拟化功能,谁就控制了主导地位。
误区四:
还不存在针对虚拟化设备和交换机的软件
实际情况:EMC/InVista,ibm SVC,Fujitsu (Brocade),StoreAge (被 LSI收购) Neopath, Attune, Incipient,FalconStor,Diligent,Sepaton等厂商提供了这样的软件。然而,不是所有的软件都可以在交换机,设备,或者上运行,这些软件的主要功能都是不相同的。
误区五:
虚拟化技术能够降低存储管理的成本
实际情况:确实存在节省费用的潜力,但是这是不能保证的。举例来说,如果你注重存储硬件上费用的节省,那么看看额外的平台和存储管理软件的费用,还有维护和软件的费用。你也许对存储设备的选购更加敏感,尤其是某些包含嵌入式虚拟化性能的存储设备。
误区六:
虚拟化技术现在还不是非常成熟,还没有准备好大规模应用
实际情况:这就取决于你怎么看待和使用存储虚拟化这个词了。无论你正在谈论基于设备的解决方案,虚拟磁带库,给予交换机的虚拟技术或者其他技术,都表明虚拟化方案是成熟,可靠的。
事实是一些技术比另外一些技术更加成熟可靠,在有些情况下,它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而且需要进一步发展。用户经常遇到一个问题是IT虚拟化技术被迫作了很多本不属于自己工作,承担了过多的期望,尤其是当性能发生变化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