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1262680
  • 博文数量: 8065
  • 博客积分: 10002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9670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4-16 17:0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065)

文章存档

2008年(8065)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6-23 15:12:27

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国内建设数字图书馆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如何建设数字图书馆,在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熟悉和规范,专家、图书馆治理人员和致力于图书馆信息化的公司都有各自的想法,并推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大家都正在实践过程中来摸索。

福建省中医学院图书馆网络项目改造中,采用了一个完整的SAN存储备份方案

系统需求:

用户环境中的主要服务器和应用:

福建中医学院图书馆项目(图一)


用户要达到的目标:

1、 大容量的存储:第一期的存储容量为1.8TB,今后两年内要扩展到5TB以上;
2、 多台服务器共享存储:大容量和高性能的磁盘阵列和磁带库都采用集中治理的方式,多台服务器共享存储设备以提高经济性、安全性和性能;
3、 高性能:要求对业务数据高的访问速度和对应用请求低的响应时间,磁盘阵列和磁带库要求有高的速度,大的带宽;
4、 LAN Free的在线备份和智能灾难恢复:大数据量的数据备份和恢复必须在线进行,而且不能占用局域网带宽,尽量少地影响正常业务的进行;
5、 扩展能力:包括向集群、数据迁移、容灾、Server Free备份等应用的升级和扩展。
(1)集群:未来随着应用的扩展,服务质量的提高,需要保证24×7的无人值守的服务提供,因此必需考虑做多机集群;
(2)数据迁移:随着数据量的进一步提高,但是图书馆应用的特点决定了80%的数据只会被20%的访问,而且有50%的数据极少会被访问,非凡是大的多媒体文件和视频文件,即使被访问,也需要网络的长时间的传输,因此不同的数据对于访问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而且磁盘存储的成本极高,所以,采用数据迁移是必要的,即将大量的不被经常访问的数据保存在磁带库中,在磁盘阵列中只保存一个文件索引,当这些文件被访问时,就从磁带库中将这些数据迁移到磁盘阵列中,当阵列的数据积累到一个高的水线(如90%满)时,就根据某些策略(如访问频率,最近访问时间等)自动将某些数据迁移到磁带库中,直到阵列里保存的数据处于一个低的水线(如70%)。
(3)容灾:911之后,容灾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提供更好更安全的服务,可以将数据分布在多个分馆中,应用做异地集群,数据做远程镜像。
(4)Server Free的备份:由于图书馆的应用中数据量非常大,备份恢复对服务器的影响都非常大,所以要考虑将来能升级到Server Free的备份。

系统改造的主要原则:
1、安全性和稳定性
2、性能
3、可升级性
4、经济性

解决方案描述:

    存储备份系统采用高速SAN架构,服务器使用一到两块光纤卡连接到光纤交换机上,磁盘阵列也将两个控制器的4个主机光纤通道都连接到光纤交换机上,磁带库也通过光纤转换桥连接到光纤交换机上。

SAN冗余路径和负载均衡

    IBM X360服务器使用冗余光纤通道连接到DotHill SANnet7120光纤磁盘阵列上,使用Veritas Volume Manager治理软件来治理冗余路径,实现负载均衡,带宽可以达到200MB/s。

真正FC Fabric的光纤磁盘阵列

    DotHill SANnet7120企业级纯光纤磁盘阵列采用真正的 FC Fabric方式,带宽最高可达400MB/s,I/O响应速度可达36000IOPS,最多可以扩展至80块光纤硬盘,容量达到14.4TB。他通过了业界最严格的NEBS3认证,达到了美国国防部试验方法标准MIL-STD-810F,能在极其严酷的环境中工作,如15,000伏的电压波动,144°F的温差波动,里氏8.3级的地震和各种恶劣的灰尘、湿度、振动的环境,是一台业内安全性最高的阵列之一,他的可靠性达到了99.9998+%。

功能最强大的SAN在线存储治理软件

    存储治理软件使用DotHill SANScape和Veritas Volume Manager结合,提供磁盘和存储设备的在线治理功能。

成熟的、性价比最好的SAN设备

    交换机采用Vixel 7100 8口交换式光纤交换机,光纤卡采用eMulex LP850F,这都是在Win2000环境下广泛应用的成熟的性价比最好的光纤产品。

支持Server Free备份的光纤磁带库

磁带库采用ADIC Scalar100 LTO自动磁带库。
拓扑图如下:


福建中医学院图书馆项目(图二)


应用实施效果:

    方案实施结束后,本数据备份系统完全满足了用户原先提出的各方面要求,并在高性能、集中治理等方面为用户留下深刻印象。本系统现在已经为用户的数据治理发挥重要作用,并将作为今后备份治理的主平台,随着系统架构的扩展而不断扩展和升级。

-
阅读(57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