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1262745
  • 博文数量: 8065
  • 博客积分: 10002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9670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4-16 17:0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065)

文章存档

2008年(8065)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6-23 15:04:50

演习对于用户应对灾难方面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用户可以很好地利用演习来降低灾难真正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各种类型的演习:防火、防洪及救治演习,即使在和平年代,也经常进行军事演习。演习的好处颇多,能够预演灾难发生后的应对方案。  今年3月,在宁波世贸大楼发生了一场相当大的火灾,调动了10个消防中队、22辆消防车进行扑救,而整座大楼里的近万人在20分钟内被成功疏散,未造成人员伤亡。这是一个奇迹——这么大的火,又是在闹市区,来得如此忽然,然而竟无一人伤亡,这一奇迹是怎么创造的?应该归功于平时的消防演习。  所以,对于用户重金构建的容灾解决方案,是不是也应该经常进行演习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事实上,无论用户采用了多么先进的容灾解决方案,都无法确保在灾难发生时的万无一失。因为无论当初的容灾方案设计得多么周密,在灾难发生时都会有些地方考虑不到。演习的好处就在于能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业界在灾难恢复演习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方案。比如,在大型机系统中,一般需要三套系统来保障业务运行,其中一套就是用来演习、测试使用的。为什么不能使用第二套来承担演习任务呢?原因在于第二套系统时刻作为主系统的备份系统,假如演习过程中发生一些故障,而此时主系统同时发生故障,那么就会造成灾难。NetApp的FlexClone软件提供了一种在线Clone(克隆)技术,它几乎不多占用另外的空间便能够生成额外的Clone,用户可以使用Clone数据进行灾难恢复演习。此外,赛门铁克的Veritas Cluster Server软件中包括灾难袭击之前进行预备、规划和测试的工具,可以帮助用户进行灾难恢复演习。  在与用户交流过程中,有用户反映,尽管他们意识到了演习的必要性,但是,实际使用的运营系统使得他们根本不敢进行演习。他们认为,在三种级别的容灾系统(数据级、设备级和系统级)中,只有系统级的容灾方案才可以进行灾难恢复演习尝试,而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往往都不具备昂贵的系统级容灾方案,因此无法进行演习。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系统级的容灾方案进行的是在线的灾难恢复演习,而即使是数据级和设备级的容灾方案,仍然可以进行相应程度的灾难恢复演习。比如,设想在线的设备发生故障,其中的数据全部丢失,用户可以演习如何将备份的数据恢复到其他位置。而按照某调查机构的统计,在使用磁带系统恢复备份数据时,不能够完全成功恢复的比率超过80%。  由此可见,灾难恢复演习适用于每个用户,只有敢于演习、经常演习,才能够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
阅读(43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