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1262852
  • 博文数量: 8065
  • 博客积分: 10002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9670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4-16 17:0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065)

文章存档

2008年(8065)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6-23 15:02:37

项目背景     目前大亚湾工地与集团本部实现了千兆网络互联,并通过广域辐射连接到北京、阳江及苏州等成员公司,计算机用户达4000余人,计算机信息应用涵盖生产、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从大亚湾IT基础设施资源和结构现状分析,目前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应用系统、服务器、部署分散,基本为直接存储连接方式,信息数据共享共用困难,系统环境复杂,维护成本高,扩充性差;二、存储空间规模不足,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从当前数据量及未来3-5年数据增长预期分析,现阶段共有7TB以上数据容量缺口;三、当前使用的自动带库和备份系统,由于资源限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面临改造。     按照大亚湾核电5年发展计划中“建立和整合核电数据中心”的要求,以及解决以上实际工作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建设大亚湾数据中心统一存储平台系统。     系统需求     存储存储平台系统的方案设计,需要在充分考虑与原设备(IBM FAStT 700及两台2109-F16)统一集中整合的前提下,建立数据存储网和备份存储网架构,具体需求如下:
  • 存储网络架构需要充分利用原有设备(IBM FAStT 700及IBM 2109-F16),通过使用新设备、新方案,构建两个存储网,即:数据存储网和备份存储网;
  • 存储网络方案要求实现冗余设计,不能存在单点故障;
  • 接入SAN(存储网)的设备主机,其冗余链路应实现负载均衡;
  • 实现专用备份通路,即备份存储网;
  • 实现接入SAN的主机的LAN-FREE备份,并提供Server-Less备份解决方案供参考。
    解决方案     在本次项目中,方案推荐了以HDS USP600通用存储平台为核心的存储整合方案,并集成了Veritas NetBackup备份治理软件和ADIC i2000智能磁带库来实现数据的集中备份和恢复。 广东核电大亚湾数据中心统一存储平台项目案例
统一存储平台框架示意图     在本方案中,配置了1台HDS USP600通用存储平台设备,通过48口(最大可扩展到128口)Brocade SilkWorm 24000核心交换机构建冗余的SAN数据存储网络,实现集中的数据存储。现有的FAStT700也通过该SAN网络与相应主机相连,主要为一些开发、测试类应用提供数据访问服务。     在备份存储网络建设方面,通过对现有的两台IBM 2109-F16的重新规划和使用,构建了独立的备份存储网络。也就是说,由两台SilkWorm24000构成的SAN将专门用于磁盘阵列和主机之间数据的传输,而主机和磁带库之间备份数据的传输都将通过这个独立的备份SAN来进行。备份服务器也通过光纤链路连接到备份存储网络,为包括SUN V480、V880服务器和其他Windows平台服务器在内的服务器提供数据备份服务。     需要非凡指出的是,备份服务器通过光纤通道与数据存储网相连,这样设计有几点好处:
  • 可利用磁盘存储(例如:FastT700)为备份提供磁盘缓存,即以太网数据可先备份到磁盘,然后再由备份服务器控制转储到磁带中。这样有利于提高以太网数据备份效率,也有利于为磁带读写提供饱和数据流。
  • 可提供磁盘备份所具有的备份速度优势,可实现基于磁盘的数据快速恢复;
  • 当磁带库检修时,可以提供磁盘备份空间,不影响数据备份的进行。
    实施效果     广东核电大亚湾数据中心统一存储平台项目的建设,从方案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了大亚湾数据中心存储网络上的设备和应用运行的具体情况,项目的设计实施也尽量避免使业务系统受到影响,新建设的系统可以与原有系统完全融合,原有的治理机制也可以继续沿用。方案在保护原有投资的基础上,还实现了系统的平滑扩容,同时为未来的异地容灾系统建设规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阅读(48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