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1283494
  • 博文数量: 8065
  • 博客积分: 10002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9670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4-16 17:0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065)

文章存档

2008年(8065)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6-22 07:02:41

一、前言        治理是目前IT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用户需要对所有IT资源进行良好的治理,以获得更高的效率及更好的投资回报。存储资源治理也属于这个范畴。 
  
    为了满足用户的存储需求,厂商们早已推出各类存储资源治理(SRM)方案,随着用户业务应用与存储环境的变化,SRM也应该与时俱进。 
  
    二、用户的存储环境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 
  
    首先是用户拥有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尽管各类存储介质的单位容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用户仍然需要拥有更多的存储设备用以存储这些数据;其次,随着应用的发展,用户不仅需要把数据存放好,更需要根据数据对业务的重要程度进行分别处理―把价值大的数据存储在低端设备中会提高风险,相反,价值小的数据存储在高端设备中会造成巨大的投资浪费;再次,以前用户采用的存储设备只来自为数不多的几个存储厂商,而现在任何领域的主流玩家都增加了许多,在长时期的存储构建过程中,用户很轻易形成设备来自多个厂商的复杂存储网络。 
  
    最近,《网络世界》编辑部针对广大用户的存储应用情况展开了一次大规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71.25%的用户使用了来自多厂商的存储设备,有42.5%的用户没有专门的存储治理工程师对存储应用进行专业治理,几乎每一个用户都认为在存储治理中存在巨大挑战:有57.5%的用户关注资源利用率问题,有72.5%的用户关注存储性能问题,有68.75%的用户关注存储设备的故障治理问题,有33.75%的用户关注治理中的事件报警问题,有28.75%的用户关注策略性治理问题,还有30%的用户关注多厂商产品的互操作性问题。 存储技术应用:存储资源治理(SRM)在路上(图一) 
存储技术应用:存储资源治理(SRM)在路上(图二)
存储技术应用:存储资源治理(SRM)在路上(图三)     面对日益复杂的存储环境,出于对成本严格控制的考虑,用户越来越需要对宝贵的存储资源进行科学有效地治理。 
  
    三、何为存储资源治理? 
  
    存储资源治理是一类应用程序,它们治理和监控物理及逻辑层次上的存储资源,从而简化了治理,提高了数据的可用性,被治理的资源包括物理上的磁盘子系统、磁带、光介质系统等存储硬件以及卷、文件、用户和I/O等逻辑资源。存储资源治理能够监控存储系统的健康状况、可用性、性能表现以及配置情况,从而提供优化策略。此外,存储资源治理还包括容量和配置治理、数据、设备和介质的迁移治理以及事件报警和策略治理。 
  
    存储资源治理多年来一直主要应用于大型机中,普通的企业信息平台很少涉及。然而,当耗资几十万美元的SAN出现在人们面前、系统在扩展过程中必须进行服务器整合的时候,以及受电子商务、ERP、CRM等应用的影响而急需增加容量的时候,存储再一次成为企业重要的IT成本之一,成为资源治理的重要对象。存储资源治理的问题也再次成为焦点。 
  
    一般来说,存储资源治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整体规划为重点,强调科学地规划、配置企业存储设备;二是以消耗治理为重心,强调对现有存储系统的增值。因此,存储资源治理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即降低企业的总体拥有成本。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存储资源治理一定要具有治理多厂商存储设备的功能。存储资源治理工具必须能够为治理员提供一个集中治理接口,通过这个接口将各种资源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治理。假如不能对来自各厂商、各类型存储设备进行集中治理,就不可能带来效率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 
  
    存储资源治理的主要任务 
  
    一个全面的存储资源治理方法首先要获得这些与网络或存储设备相连的合适的资源,以及使用这些资源的相关资料,然后要对其性能进行治理,对其运转进行实时控制,以确保其连续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存储资源治理的主要任务可分为如下几种: 
  
    供给 
  
    对于存储资源治理的供给方面,主要包括怎样合理安排物理资源并将其提供给用户群。在磁盘上创建分区或卷,受限于一组物理介质的范围,也受限于固定的大小,假如想对这些限制进行改变,就不得不关闭系统。RAID(独立冗余磁盘阵列)技术虽然对于容错和性能改善有一定作用,但对于突破这些限制也是无能为力。还比如,在有些高端存储系统中,对相应系统作出调整有时会需要一定的“计划”停机时间,在停机时间内不能向用户提供存储的供给。这些情况都有待改进。 
  
    与存储资源治理相关的供给策略就是怎样将物理资源组织为适当的逻辑资源,以及怎样将这些逻辑资源合理提供给用户群使用。 
  
    控制资源 
  
    进行控制意味着我们必须对用户或对象消耗的空间数量设定限额,同时还要对能放入其中的内容进行治理。没有限额治理,一个粗心的用户、一个失控的进程就将消耗掉所有的可用空间,使其他用户不能得到存储资源。另外,存储限制还可以使用户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人们会考虑到限额的问题而谨慎使用资源,避免造成浪费。 
  
   
性能监视和治理 
  
    在建立了存储资源并以可控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群之后,我们必须对其可用性和性能进行维护。首先我们要设定一个性能标准,并且用一个恰当的机制来检验其服务是否达到了目标,然后我们还需要恢复机制以便当情况变糟时能够及时恢复到原先的服务质量。只有治理最好的用户才有合适的存储性能评估标准和测量工具。不进行维护的话,存储性能必将恶化。 
  
    数据治理和数据保护 
  
    没有任何网络是不需要备份技术的。备份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经济地进行治理。尽管一个磁带也许只值几百元,但每年用于维护一个磁带数据的开支却可能达到数千元。存储治理中,不论是在线还是离线的,都不是免费的,我们必须确定所备份的都是有必要的,除此之外都不作备份,另外也可以采用分级存储治理来降低成本。 
  
    报告和成本确定 
  
    最后,当我们构造了一个条理清楚、治理完善的存储资源后,我们还必须对运行情况随时进行了解,以向用户、治理者和财务部门作出汇报,其中需要了解谁在使用数据、谁在驱动着额外的容量需求,需要得到计划和性能数据,还要具备预见和猜测容量变化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有一个灵活的报告基础设施,使我们能将信息从环境中收集起来,以易读的格式提交出来,并能以适当的方式提供给公司其他系统使用。简而言之,这意味着需要对报表技术和
进行集成。 
  
    四、SRM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1.25%的用户采用了存储资源治理软件,而且其中有很大比重的用户仅仅局限在“对各类存储设备进行物理监控”的层面。 
  
    通过与用户的广泛交流,我们了解到,即使那些已经应用到SRM的用户也普遍认为,SRM不是万能的,并不是因为在治理方面进行一部分额外投资就能够彻底解决治理方面存在的挑战,存储资源治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的一个问题是SRM的配置。某省邮政局信息技术局刚刚完成一个大型存储系统的构建,其主管这样告诉笔者,虽然SRM听起来很好,但开始建立一个系统却需要做很多工作。SRM系统通常会有缺省的配置以建立阈值来监视容量。与许多治理系统相同,需要调整缺省值,使SRM适应它所运行的环境。这就意味着治理员需要花些时间来学习SRM系统以便更好使用它。为此,治理员还必须尽量弄清各类应用程序的数据存取方式。 
  
    另一个问题是SRM还存在一些限制。比如,SRM系统不会对发生的问题做出响应。某公司CIO介绍说,存储治理员天天都会收到大量报警信息,但是系统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通常情况下治理员需要采取其他的治理方式来解决SRM系统发现的问题。当然,SRM发现的问题通常都比系统出现的紧急情况要好解决得多。 
  
    五、存储资源治理发展趋势 
  
    总体来说,存储资源治理尽管已经得到广大用户的重视,但是,存储的飞跃发展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存储资源治理需要一个逐步发展、逐步进步的过程。举一个例子来说,针对固定内容存储的设备在一年以前是一片空白,而如今,从低端的磁带,到中端的NAS,直到最高端存储设备都有具备该功能的产品,对这些新产品的治理功能需要集成到原有的SRM中。 
  
    下面这些方面是大家努力的方向,是存储资源治理的发展趋势: 
  
    存储虚拟化 
  
    存储虚拟化的出发点是,将一部分存储资源进行“虚拟”进而组成一个逻辑整体,从而可以自动进行一部分治理工作。也就是说,存储虚拟化屏蔽了一部分硬件的底层物理信息,呈现给用户的则是一个虚拟存储池。 
  
    目前已经有一些产品和方案,为用户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是,这些方案还仅限于各自厂商的特定产品。当存储虚拟化能够“虚拟”来自多个厂商的存储设备时才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如今,许多厂商一起努力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比如,一些光纤通道交换机厂商正在与存储软件厂商合作,试图将存储虚拟化的功能转移到存储网络中,这为“虚拟”多厂商产品开辟了一条道路。 
  
    统一治理 
  
    前文提到,有71.25%的用户使用了多厂商产品,每一个产品都会有其自带的治理软件,对于这部分用户来说,他们对“统一治理”的需求很迫切,即希望通过一个统一的治理接口治理各厂商的设备。 
  
    在解决存储网络治理的标准化方面,当前最主要的方案是由存储网络行业协会(SNIA)提出的CIM/WBEM规范,旨在促成软件厂商和硬件厂商按照共同的标准开发存储网络治理解决方案,以提供更强的互操作性并简化客户的治理工作。 
  
    “存储治理计划规范”(SMI-S)建立在WBEM技术和CIM的基础上。利用SMI-S,开发人员拥有了一种完整的、统一的和严格规定的对象模型,他们可以依靠一份文档来了解如何治理各种SAN部件。目前主流的存储厂商都声称支持SMI-S,但是距离目的地―统一的治理工具使用一个接口治理各厂商存储设备―还有一段路要走。 
  
    自动化、智能化 
  
    某证券中心存储治理员王先生这样告诉笔者,现在所有的存储治理任务都由他一个人来负责,由于相当一部分工作目前只能进行人工处理,当业务繁忙时王先生忙于应付各类突发事件。他最大的希望是有一个自动化的治理软件,能够在设定的策略下自动执行各项工作。 
  
    应对用户诸如此类的治理需求,许多厂商正在努力加强产品方案的自动化、智能化特性。一套自动化、智能化的存储治理工具会最大限度地把治理员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降低存储治理和维护成本。 
  
    各厂商解决方案简介 
  
    近些年来存储治理技术已取得了显著进步,策略性的治理系统不断出现,并能解决存储资源治理的各方面问题。尽管不同的用户需要对存储资源治理技术作出各自的决策,但这类技术和工具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必需的,这将使他们从中受益。 
  
   
CA BrightStor SRM 
  
    BrightStor SRM和其相联的自动化过程可引发动作或者基于阈值的修复事件,主动地治理存储资源并在问题导致系统宕机以前定位这些问题。 
  
    集中的全球治理控制台跨所有异构环境为地理上分散的、多厂商提供的存储设备和应用提供统一的跨平台视图。所有物理和逻辑对象的存储容量使用、分配和可用性统计信息变得可视化,这些对象包括沿数据路径的卷和服务器,从磁盘阵列、磁带到文件和应用层面。BrightStor SRM为EMC、HDS和IBM的所有主要高端磁盘阵列提供统一的治理。 
  
   
EMC Control Center 
  
    EMC Control Center软件可以查看整个IT基础架构的各个组成元素(包括硬件和软件),它了解用户的基础架构正在以何种方式发挥作用,以确保达到服务级别,获取更高性能,提高生产力并降低成本。 
  
    通过使用EMC Control Center软件提供的筛选和过滤配置功能,用户可确定其存储阵列内各部件之间的关系,同时增强型拓扑功能,可以确定被治理的目标如服务器、交换器和集线器之间的关系。最为重要的是,通过EMC Control Center软件,用户可以解决信息资源集中存储治理的问题。 
  
    富士通Softek Storage Manager 
  
    无论企业采用何种供货商的硬件或
,通过Softek Storage Manager可以发挥存储资源的最大效益。富士通Softek Storage Manager具备下列功能,可以解决IT经理在存储治理上面对的难题:集中治理存储资源―通过单一的中心控制台,集中查看并治理所有存储资源;实用汇报功能―查看不同层面,衡量存储资源使用情况,并确认在物理层及逻辑层两方面的趋势。 
  
    HP OpenView SAM 
  
    HP OpenView Storage Area Manager (SAM)产品套件利用集成的工具支持企业存储公用设施Storage Utility服务,可以帮助IT部门降低存储治理成本,保护现有存储,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向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提供保证质量的服务。 
  
    SAM可以使治理员做到:简化并自动治理多厂商的存储资源;在分布式企业环境中,集中治理和监控存储的可用性、性能、容量使用、容量增长以及成本;优化资源利用和操作;设置、治理并测量存储的SLO(服务水平目标);将存储和存储服务与企业范围的IT服务治理系统无缝集成。 
  
    IBM Tivoli Storage Resource Manager 
  
    IBM Tivoli Storage Resource Manager 是一个用于存储环境的智能控制台, 提供了一系列的策略驱动的自动化工具,这些工具用于治理企业环境中的存储容量、可用性、事件、性能以及资产,包括DAS、NAS和SAN技术。 
  
    Tivoli Storage Resource Manager安装只需数分钟,通过改进存储的使用,减少存储成本,使同一个人员进行更多的治理,以及确保应用程序的可用性,从而增强存储ROI。 
  
    Tivoli Storage Resource Manager能够帮助用户确定、评估、控制以及猜测企业存储治理资产,并且因为它是基于策略的,可以通过其自动的自我恢复功能,检测出潜在的问题并基于策略和行为进行调整。 
  
    六、
编看编想:我们看到了金字塔身
  
    我们在《网络世界》网站上的存储用户调查得到了全国各地读者的广泛参与,让我们对用户的整体存储应用情况有了一个切身的了解。尽管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们隐约看到了存储的金字塔身。 
  
    不仅如此,笔者还通过电话、E-mail与大量的用户进行了深入沟通与交流,收获颇多。 
  
    就被调查用户来说,有很大一部分存储应用处在初级阶段,这与国内整体存储应用水平大体相当。对于这部分总投资不大、系统不算非凡复杂的用户来说,仍然存在各种治理方面的问题:存储设备性能得不到很好保障,存储资源利用率低,没有形成很好的策略性治理以及多厂商存储环境互操作困难等等。
    总的来说,以下两种情况用户需要更好的治理:一是系统复杂性提高,假如治理功能不随之提高则会对业务运行产生很大负面影响;另一是系统整体构建价格昂贵,治理功能不好会造成巨大的资金浪费,资金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考虑。 
  
    当然,这两点对于我们接触到的大多数用户来说,目前都不是非凡重要。但是,我们应该看得更长远一些,究竟,我们的数据一直处在迅速增长阶段,存储系统早晚会庞大起来。 
  
    以前,我们经常听到厂商们宣传它们的产品与方案如何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而从广大用户那里得到的反馈却没有厂商声称得那么乐观,由于这样那样的局限,我们熟悉的一些先进治理功能还没有被用户广泛采用。看来厂商与用户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 
  
    其实,用户与厂商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解决用户存储应用中的实际问题,使存储作为IT基础设施更好服务其业务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与厂商应该获得双赢的局面。(文/网络世界)

-
阅读(55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