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1291584
  • 博文数量: 8065
  • 博客积分: 10002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9670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4-16 17:0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065)

文章存档

2008年(8065)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6-08 07:04:26

MRAM(Magnetoresistive Random Memory,又称磁性内存)最近比较出风头,新的技术突破让人们觉得它离我们越来越近,而其所替代的目标也让不少人激动不已……   MRAM最早在1984年由霍尼韦尔(Honeywell)公司的两名博士Arthur Pohm与Jim Daughton提出设想。它可以让内存像硬盘那样用磁性材料存储数据而不是用电子元件。用磁性材料存储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它是非易失性的,而且不需要刷新、回写(传统的DRAM的读取是破坏性的),所以这个构想非常吸引人。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加工工艺与相关元件技术的进步,摩托罗拉(MOTOROLA)、IBM等半导体公司在MRAM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2002年6月,摩托罗拉公司率先发布了1Mbit MRAM芯片的试制品,2003年4月,东芝(TOSHIBA)与NEC也发布了1Mbit的MRAM样品;2003年6月10日,IBM与英飞凌(Infineon)公布合作开发MRAM,争取在2005年将其商品化。除此之外,在内存领域里排不上名的索尼(SONY)也在2003年4月底公布开发MRAM。一时间,MRAM取代现有内存技术的声音不绝于耳,很多文章都将其矛头直指DRAM,言语之间十分兴奋。更有一些厂商的市场人员也在做近期取代DRAM地位的大胆猜测。   MRAM 你的胃口有多大? IBM开发的MRAM样品   然而,我并不认同这种分析,至少在MRAM的商品化初期,它的胃口不会如此之大,其首要目标将局限于非易失性存储器,即 RAM。要想全面替代DRAM(或SRAM),并不是那么轻易的,或者说它还没这个能力。   速度与容量:MRAM还有差距   就目前MRAM研发厂商所公布的试制品的成果来看,1Mbit MRAM的读/写寻址延迟为50ns,但即使如此,DDR-400的完全寻址延迟也只有45ns(以3-3-3最低指标为例,下同),假如控制器优化得当,将会保持在30ns之内,背靠背寻址则为15ns,相对于目前MRAM的50ns访问时间,仍有不小的优势。对于SRAM,就更不用说了,而且1T技术的流行也将大大弥补它的成本弱势。当然,到2005年,MRAM的访问速度也会进一步提高,摩托罗拉试验室曾将MRAM的随机寻址速度提高到14ns,但那时DDR-Ⅱ 533/667也将登上舞台,届时它的访问时间也必然会缩短。而且据IBM的研究表明,MRAM的寻址速度将随芯片内逻辑Bank容量的增加而降低,DRAM则没有这类的问题。摩托罗拉的256Kbit MRAM芯片的寻址速度是35ns,到了1Mbit则为50ns,这多少能说明一些问题。   再说带宽,目前的MRAM的工作频率还远比不上DRAM。以摩托罗拉的1Mbit样品为例,它的工作频率只有20MHz,每条数据线的理论传输率只有20Mbps,只相当于DDR-400芯片的1/20。所以,以目前的MRAM的带宽水平想去取代DRAM,并不是这一两年就能实现的目标。  
在容量方面,DRAM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成本控制也已非常完善。在容量上,256Mbit是当今的主力产品, 1Gbit也早已上市,SRAM则将向32Mbit以上进发。MRAM目前的试制品容量仅为1Mbit,而且若大规模增加容量就势必要增加逻辑Bank的数量,但这将增加芯片的控制难度,目前DDR-Ⅱ最高为8个逻辑Bank,RDRAM是32个,而IBM的研究表明,在目前的DRAM容量下,MRAM至少要具备50个逻辑Bank才能在综合性能上与SDRAM(4个逻辑Bank)抗衡。但若不增加逻辑Bank数量就要对逻辑Bank扩容,可这又会影响寻址速度(尤其是逻辑Bank容量超过8Mbit后,影响更为明显)。所以,MRAM虽然可以使用与DRAM同样先进的生产工艺,但扩容的实际问题并不是那么好解决的(理论上都好办),另外MRAM存储单元占用面积过大,生产工艺复杂也是影响其增加容量的一个障碍。虽然MRAM采用XPC架构(Cross Point memory Cell,交叉点存储单元)以缩小芯片面积,但仍不太成熟,目前还没有经受过大容量/高密度的考验(如磁交叉干涉现象)。   “对手”的进步与选择   很多人都坚定的说DRAM将被MRAM所替代,而且只说DRAM,似乎MRAM只为替代DRAM而生。不错,MRAM在飞速前进,但DRAM军团也没有闲着,上文已经讲到了目前DRAM所具备的优势。而DDR-Ⅱ之后的DDR-Ⅲ也已经提到日程上来了,第一个版本DDR-Ⅲ 800预计在2007年推出,数据传输频率将达到800MHz(时钟频率400MHz,内核频率100MHz),每个时钟周期只有2.5ns,这就意味着最快的寻址时间将缩短至7.5ns(假设CL=3,背靠背寻址)。而在另一方面,RDRAM也不见得不会卷土重来,假如不是权利金的问题,它的每字节数据串行传输的设计就有可能发扬光大。PS3继续采用RDRAM就是一个有力的证实。而且,最遭人怀疑的就是其非易失性的特点对于普通的电脑(包括笔记本电脑)能有多大的用处呢?而且是不是必需的呢?PC上STD与STR休眠技术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他们在普通用户群中的应用率又有多高呢?至于MRAM的低能耗特性,在笔记本电脑领域倒是相对于DRAM的一个优势,不过MRAM现在还没有大容量商品化,最终的能耗水平还不能用现有的低频1Mbit样品来衡量(20MHz/25mW,DDR-400芯片的能耗大约为1W)。   因此,MRAM将DRAM作为近几年替代的对象,不尽合理,也很牵强。在我的眼中,这甚至有些一厢情愿的想法,就如当初的Intel推RDRAM一样。恕我直言,MRAM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足够的性能与功能上的实力去替代现有的DRAM。   这样一来,将Flash RAM定为它的替代目标将是更为现实的选择,与之相比,MRAM就有不小的优势,而且Flash RAM所针对的一些领域(如掌上设备)也适合为MRAM定制开发控制器,而这个控制器与DRAM是很难兼容的(这也就意味着,它无法短期内消除DRAM通用市场上的兼容压力,但SDRAM向DDR SDRAM过渡却很轻易)。在最近国外的一些MRAM的报道中,已经不在用市场或公关人员那种善于煽动的言语来形容MRAM。IBM在与英飞凌合作时发布的新闻稿中也只说了将在2005年用MRAM取代部分现有的内存技术。而摩托罗拉在宣传其1Mbit样品时,其未来的主要目标市场也锁定在PDA、手机等掌上设备,以减化这些设备中存储部分的设计为主要目的。   由此,可以看出厂商们也越来越务实了。那么我们也就没必要再去为MRAM过早地大唱赞歌。     展望 胃口取决于市场的需求   其实,我并不否认MRAM有可能会取代现有的DRAM与SRAM,究竟技术总是要进步的,内存也是如此。从这点来说,DRAM与SRAM被替代肯定是早晚的事情。要害就在于,我们怎么去看这个日程表,进而如何去准确的表达。归根结底,内存的更新交替在于新产品在速度、容量与成本的进步与协调上,只要能达到相关市场的要求,也就到了DRAM与SRAM退休的时候了。但是当我们冷静地去看待MRAM时,它并不能迅速挑起大梁。国内的相关报道与文章中,多少体现了一种盲目的情绪,这有厂商的煽动的成分,也有一些作者的“激情”作怪。
  DVD的出现并没有让CD迅速走向灭亡,尽管它的优势明显,但也没有厂商会放弃兼容读取CD的设计(这也是在通用市场上兼容性的影响力)。DVD刻录机也已经有4年多的历史,可现在热卖的仍是CD-RW,这就很能说明问题。厂商看重的是技术发展,但推动产品换代的则是用户的习惯。Intel有违市场需求强推RDRAM的结果有目共睹,所以MRAM的最终胃口有多大,还是用户说了算。其实很多时候,技术并不能决定一切,MO在专业光存储市场渐渐失利,但以它为技术基础的MD却在数字音乐领域里持续发展,PD光驱的失败也没有阻止相变技术的应用,现在它又出现在OUM身上。所以,我们不应迷信技术,而更应关注市场(用户)的需求。   MRAM会不会迅速取代Flash RAM之外的内存?现在,也许你已经有答案了……

阅读(28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