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1283697
  • 博文数量: 8065
  • 博客积分: 10002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9670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4-16 17:0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065)

文章存档

2008年(8065)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5-29 16:03:39

随着企业IT的高速发展,企业存储的数据量也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而当像金融、电信等这样拥有多个分支机构的大型企业已经把数据集中到一个中心DCC或省数据中心,在提升管理和业务效率的同时,数据中心的集中存储和统一管理成为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

  而一个让绝大多数客户都感到头痛的问题就是自己所采购的来自不同厂商的存储设备之间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互不兼容的现象。虽然标准化的呼吁在业内已经有些时日,但是从现实状况来看,对于异构存储环境的整合依然很不理想,这就造成了很多存储资源的浪费以及过多的重复投资。同时,容灾也是一直被业内所广泛关注的焦点和难点之一。

  为DCC建立完善和合理的同一管理存储平台,首先要解决的课题是“异构共存”。所谓的异构是指不同的厂商的数据存储设备。今天,在复杂的企业存储环境,不同厂商的存储产品出现在用户的机房是经常遇到的事情,在“信息孤岛”林立的日益复杂的企业IT系统中,异构存储共存成为大势所趋。

  存储SAN上的“信息孤岛”是指不同厂商存储形成不同的存储单元,对“信息孤岛”存在的问题如下:

  ● 存储容量被分离在不同SAN孤岛

  ● 不同的存储智能程度不同

  ● 每个存储系统单独管理接口

  ● 各个存储厂商容灾软件各不相同,无法通用

  ● 低的容量利用率,很难共享
如上所述,要实现异构共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实现存储平台的统一。存储平台的统一可以通过存储的虚拟化来完成,使不同品牌的存储具有相同的功能,呈现给应用相同的接口,这也是存储的发展方向。存储的虚拟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主机、存储和中间层(指连接交换机上设备或智能交换机)。目前业界比较认同的是基于中间层的存储的虚拟化管理,选择说明如下:

  选择一:主机层,即存储的管理软件安装在主机上,如卷管理器,卷复制器等,需要解决的问题:

  1、投入高 :每台主机都要安装软件,购买软件license的费用高。而且存储的容量利用率低。

  2、性能影响:需要主机的CPU完成存储的管理。

  3、管理和升级复杂,每台主机都要安装软件,操作和管理复杂。

  选择二:存储层,即存储的所有管理功能有存储本身的控制器完成。需要解决的问题:

  1、不开放,只能使用同一厂商的产品,响应的存储软件等也必须是统一厂商的。

  2、价格高,按照存储的数量和磁盘容量来购买软件,容量的利用率低,存在存储孤岛。

  3、难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控制。

  选择三:中间层,即存储的部分高级管理功能运行在中间层,其中分为两种方式: 内置在智能交换机型和中间层单独的appliance。

  采用中间层结构的优势:

  – 高扩展性,可以多结点cluster结构并行扩展

  – 高开放性,支持所有主流的存储和主机

  – 独立性,位于中间层,不占用主机的CPU和存储资源

  – 高性能

  – 出色的功能

  – 集中管理,为用户提供统一的存储管理接口,不同存储平台可以统一管理

目前采用中间层比较流行的有IBM的SVC产品。

阅读(143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