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1283275
  • 博文数量: 8065
  • 博客积分: 10002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9670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4-16 17:0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065)

文章存档

2008年(8065)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5-28 16:29:13

Sybase数据库产品自从1987年问世以来,它的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工作模式、分布处理的基础体系结构、完善的安全保密性能、高速快捷的运行方式、多平台跨操作系统的广泛应用等优点,迅速被IT界接受并推广应用。我们作为金融业的用户,也在1995年开始使用Sybase10版本。在具体的使用中,发现集中式的数据管理有其优点,就是数据风险范围大为缩小,但是作为Sybase的服务器一端,数据风险比较集中,如何做好数据库的数据备份,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总结出了两种全量备份方案:

  一、使用Sybase的Backup Server(备份服务器),做Dump备份。

  转储数据库(Dump database),就是为整个数据库(包括数据、表结构、触发器、游标、存储过程、事务日志等)做一次物理备份。转储数据库时,系统自动执行一次checkpoint,即将日志和数据从缓冲区拷贝到硬盘(只拷贝脏页),把已被分配的页(日志和数据)转储到设备。

  命令格式为:

  dump database 数据库名 to 设备文件名 with 参数

  如果备份到硬盘的文件上,可以不预先估算备份文件的大小,只要硬盘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就可以。如果是备份到dds磁带上,那么就要估算一下备份后的大小,90米的dds磁带压缩存储空间为4G,120米的磁带压缩存储空间为8G,如果数据库的备份文件超过了这个尺寸,就要考虑多文件转储,使用stripe参数。

  命令格式为:

  dump database 数据库名 to 设备文件名1

  stripe on 设备文件名2

  stripe on 设备文件名3……

  with 参数

  这种数据备份方式是将整个数据库的运行环境完整的复制一份,包括数据库的脏页和碎片,在使用load命令恢复时,只能恢复到同样大小的数据库中(数据和日志的大小都只能和原来完全一致),适用于在每天的日终营业网点下班后的日常备份。优点是数据库完整无误,缺点是不能直接查看备份内容。

  二、分数据结构和数据记录做两次备份。

  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机的数据库都比较庞大,而实验机则相对较小,难以在实验环境中以load命令恢复工作机的内容。所以,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第二种全量备份方案。

  1、数据结构备份:

  在windows平台的Sybase SQL Server Manager(数据库管理)平台中选择ServeràGenerate ddl则产生整个数据库服务器的所有信息,如果选择databaseàgenerate ddl则产生所选定数据库的信息,以master库为例,产生的文件主要包括:config.ddl(配置)、devices.ddl(设备)、database.ddl(数据库)、logins.ddl(用户)、remote.ddl(远程)、cache.ddl(缓冲)、segment.ddl()、group.ddl(用户组)、user.ddl(用户)、default.ddl(确省)、rule.ddl(规则)、udt.ddl、table.ddl(表)、view.ddl(视图)、proc.ddl(存储过程)、triger.ddl(触发器)。

阅读(78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