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1285927
  • 博文数量: 8065
  • 博客积分: 10002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9670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4-16 17:0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065)

文章存档

2008年(8065)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5-28 15:56:57

二、了解ORACLE的运行方式
 
ORACLE数据库有两种运行方式:一是归档方式(ARCHIVELOG),归档方式的目的是当数据库发生故障时最大限度恢复数据库,可以保证不丢失任何已提交的数据;二是不归档方式(NOARCHIVELOG),只能恢复数据库到最近的回收点(冷备份或是逻辑备份)。我们根据数据库的高可用性和用户可承受丢失的工作量的多少,对于生产数据库,强烈要求采用为归档方式;那些正在开发和调试的数据库可以采用不归档方式。 
 
如何改变数据库的运行方式,在创建数据库时,作为创建数据库的一部分,就决定了数据库初始的存档方式。一般情况下为NOARCHIVELOG方式。当数据库创建好以后,根据我们的需要把需要运行在归档方式的数据库改成ARCHIVELOG方式。 
 
1、改变不归档方式为为归档方式 
 
a.关闭数据库,备份已有的数据,改变数据库的运行方式是对数据库的重要改动,所以要对数据库做备份,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保护。 
 
b. 修改初试化参数,使能自动存档 
 
修改(添加)初始化文件init[SID].ora参数: 
log_archive_start=true           #启动自动归档
log_archive_format=ARC%T%S.arc   #归档文件格式
log_archive_dest=/arch12/arch        #归档路径
 
在8i中,可以最多有五个归档路径,并可以归档到其它服务器,如备用数据库(standby database)服务器
 
c.启动Instance到Mount状态,即加载数据库但不打开数据库: 
 
$>SVRMGRL
SVRMGRL >connect internal
SVRMGRL >startup mount
    d.发出修改命令
SVRMGRL >alter database archivelog;
SVRMGRL>alter database open;
 
2、改变归档状态为不归档状态
 
与以上步骤相同,但有些操作不一样,主要是在以上的b操作中,现在为删除或注释该参数,在d操作中,命令为
 
SVRMGRL >alter database noarchivelog;
 
注意,从归档方式转换到非归档方式后一定要做一次数据库的全冷备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阅读(743)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ORACLE备份策略(3)

下一篇:ORACLE备份策略(1)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