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1287614
  • 博文数量: 8065
  • 博客积分: 10002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9670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4-16 17:0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065)

文章存档

2008年(8065)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5-07 13:21:37

前言

 

网络存储技术一般有以下三种:DAS(直连存储)、NAS(附加网存储)、SAN(存储区域网)。在这三种技术中,以光纤通道互联的SAN技术近几年发展变化最大,SAN即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是独立于服务器网络系统之外,几乎拥有无限存储扩展能力的高速存储网络。这种网络采用高速的光纤通道作为传输媒体,以FC(Fibre Channel,光通道)+SCSI的应用协议作为存储访问协议,将存储系统网络化,实现了真正高速共享存储的目标,其显著的标志是开放性有了明显的改进。SAN作为新兴的存储解决方案,以其加快数据传输速度、提供更大灵活性、减少网络复杂性的优势缓解了传输瓶颈对系统的影响,并大大地提高了远端灾难备份的效率。

     作为全球领先的存储区域网络(SANs)基础设施供应商,博科通讯系统有限公司提出了独到的“第二网”理论。他们认为如果人们将以太网视为企业局域网不可替代的第一网络,那么,存储网络将是企业的第二网络。由于受网络技术和设备的限制,企业存储网络作为第二网,与作为第一网络的传统以太网是分离的。一个企业目前可以仅有第一网,但是随着数据信息量的不断增加,企业的存储系统将逐步演变为一个网络,成为企业的第二网络。企业在实现对存储网络访问的过程中,第一网络将和第二网络通过服务器进行信息的沟通,使两个网络通过服务器叠加在一起。

     据Gartner Group统计,2000年SAN在全球整个存储市场中占16%,而2005年将达到52%,从中国市场看,2000年SAN占整个存储市场的8%,而2005年将达到42%,SAN将会成为主流的存储技术。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业务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SAN存储构架,纷纷开始构建异地容灾和备份系统。面对巨大的存储市场潜力,包括SAN领域的技术领导厂商博科通讯系统有限公司在内的国内外众多IT企业都纷纷推出自己的SAN解决方案,那么,企业将如何选择和部署SAN呢?

决定部署SAN的因素

就像评估某项其它技术是否适合用户一样,在决定部署一个SAN之前,首先要考虑现有的条件和情况是否真正适合实现SAN,以避免在浪费了很多金钱和时间后,仍然让厂商和用户都感到失望。那么在构建SAN之前都要考虑那些因素呢?

     首先,探讨究竟有哪些主要的应用问题需要解决,这是做出部署SAN的决定和核心问题。因为光纤通道SAN技术需要在每一种不同网络应用的基础上去考虑它的应用;而SAN设备和软件的取舍也需要被SAN支持的应用来决定。在判断一个厂商试图销售的功能对应用的成功部署是否至关重要时,对需要的理解非常重要。

     其次,对速度、带宽和连接距离的需求,这是决定使用SAN的关键因素。可以提供更多可用的带宽和更快数据传输的光纤通道协议、采用简化电缆和连接给光纤通道技术带来的可靠性,使得SAN成为需要无阻访问存储资源的唯一选择。而拥有长距离线缆、多种连接介质和可靠的设备器件,则使得SAN成为对设备连接距离有需求的用户的理想之选。

     第三,对数据共享和数据集中的需求,是考虑向SAN技术迁移的基本因素。基于对数据共享和集中的考虑,用户对数据在SAN网上的共享级别和形态的认识是很重要的。

     此外,从资金的角度上考虑,在决定部署SAN时,还应该对需要在SAN上,包括交换机、线缆和HBA所投入的费用要有基本的了解。

成功部署SAN的步骤

 


在决定了部署SAN以后,就开始了整个SAN网实际部署的复杂过程,包括如何部署软件和硬件设备。确保SAN成功部署从较高层面上讲分为设计、实施和维护三个过程;而从SAN设计人员的角度来说分为七个实施步骤: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架构设计、原型测试、已有硬件的迁移、投入生产和维护。其中:

 

    SAN的设计包括了数据的采集、分析过程和架构设计、原型测试

     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过程定义了SAN网络的需求,对于SAN的健康运行非常关键,这些需求将反馈加入体系结构开发过程,以产生SAN设计蓝图。如果设计所基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设计就将出现相应的错误。

     数据采集是建立SAN的基础,由一系列会见组成,其中应该包括项目组的所有主要相关人员,并将得到的答案赋予一个有意义的格式--技术需求文档。

     数据分析与数据采集是紧密结合的,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要分别得到:组成SAN解决方案的不同Fabric的数目;每一个Fabric的端口数和性能特性;对满足这些要去所需的硬件的估计。如果通过分析能够对分组做出明确定义,则可以实现通信量的局部性,以提高性能。另外还要准备一份ROI陈述,以证明SAN项目的合理性。

     构造网络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架构设计是一个规避风险的重要方法。需要安装SAN的测试环境,为模拟实际的安装部署而建立一个SAN的原型,用以测试设计的配置和设备,通过对软件和硬件仔细选择,避免任何兼容性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最重要问题是保护已有的硬件投资。博科通讯系统有限公司的SilkWorm产品家族在这方面有着突出表现,这一系列产品家族具有前向和后向兼容性,可使组织机构从1Gbps SAN环境升级到2Gbps SAN环境,并部署高扩展性的核心到边缘存储网络基础设施。

     在投入首次运行以前,在一个可以控制的环境内,进行一个真实配置下的测试,可以帮助找出实际部署面临的问题。测试中应该注意安装所有主要的、已经选定的厂商设备;测试所有组建和实际部署中不同版本的软件和固件的互操作性;在软件和应用程序运行时测试所有重要功能和对纠错和容错能力的测试。博科产品是世界上大部分网络化存储环境的基础,它可支持多厂商网络环境,这样用户就可以自由选择能够最好地满足特定需要的存储设备和服务器。为了实现最大的灵活性,博科通讯系统有限公司还对其产品进行了专门设计,以便支持现有和新研制的协议,比如基于IP的光纤通道协议、iSCSI和InfiniBand等,符合开放式行业标准以及全面的互用性测试,有助于实现可靠的多厂商SAN解决方案。迄今为止,博科通讯系统有限公司已经测试并认证了近60种SOLUTIONware配置,这些配置都能够在现实环境中整合SAN应用,可以给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应用方案。

    SAN的实施过程包括迁移阶段和投入实际运行阶段

     迁移阶段和投入实际运行阶段是一个往复的过程,在部署SAN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逐个组件逐步引入企业实际环境中。因为将每个组件逐一进行“迁移”和“投入实际运行”的然后逐步部署的方法能够最小化风险而最大化成功概率。

    SAN的维护是SAN产生实际效应的时期

     在SAN维护阶段,可能要添加、改动或移除组件,并对现有组件进行管理、监控和故障诊断。但在SAN的维护过程中,率先实施SAN的所有优势都会得到体现。因此在SAN的维护过程中,应该尽可能保障SAN的良好运行状况,较长的运行时间和只根据原始的、经过测试和审批的参数来扩展功能,因为一旦改动超过前面阶段所制定的原始方案,都需要重复经历包括前面的整个周期。

     管理和维护SAN的难度与SAN的规划密切相关。国内许多用户的应用环境比较复杂,不同厂商、不同平台的服务器和存储硬件共存。如何将所有的这些整合为一个整体,需要一个完整的跨平台的、可伸缩的解决方案,这正是SAN存储软件的强项。作为该领域的领袖,博科通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了全系列的业内获奖的智能化 SAN 全光交换机,产品包括入门级别的8端口交换机直至64/128端口多协议核心交换机。如再配合使用 Brocade SAN 管理套件以及高级专业服务,可以确保智能型 SAN 网络不但安全,而且易于管理。此外,博科通讯系统有限公司还可提供整套软件产品,帮助用户更有效地管理SAN环境。这些软件产品中最重要的是业内唯一的分布式SAN:Brocade Fabric OS。 博科通讯系统有限公司还与众多合作伙伴进行合作,以确保其软件能够兼容其他业内领先的Brocade SAN应用和管理工具。

     总之,SAN系统的建立不仅要注意到各个设备的互通互连性及功能的实现,也要考虑到系统的可管理性及已有投资的保护。我们相信在博科通讯系统有限公司的引导下,会有更多的国内企业成功的构建出适合本企业的SAN网络,感受到SAN技术带来的种种便捷

阅读(82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