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1288234
  • 博文数量: 8065
  • 博客积分: 10002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9670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4-16 17:0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065)

文章存档

2008年(8065)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4-19 16:19:17

一直以来,网络的未来就是多方面争论的焦点,以太网和光纤网络相持对峙,似乎正在经历一场竞走比赛。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比赛中,光纤似乎暂时占据了上风地位,不仅仅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传输标准也统一升级到了4Gb,支持8Gb和10Gb的光纤也近在眼前。另外一方面,以太网存储也在赛道上奋起直追,10GB以太网的存储应用已经决不是前几年的空穴来风。

    实际上,后台对传输速率和带宽的要求并不是现在才兴起的,仅仅是因为最近,多核化趋势使得服务器能同时处理更多的带宽,因而使得存储与服务器的连接向更高速率、更宽带宽方向发展。双核及多核处理器、更快速的PCI总线等等新技术带动了计算中心运算能力的发展,正是推动了10Gb产品的走向应用的原动力。

    那么,当存储网络的竞争步入10Gb时代,光纤与以太网的战争局面是否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呢?

    做为封闭的专有网络,光纤正受到来自以太网存储的前所未有的冲击。以太网存储采用开放的通用标准,不需要额外的投入和管理,便于用户节省初次建设以及管理维护的成本,其好处自然是不言而喻。以往,用户对以太网的犹豫和质疑更多的来自于对性能的担忧,因此以太网一直迟迟无法打入用户的核心应用,当传输迈入10Gb时代后,对于性能方面的疑虑已经大大降低,很多用户在采购的时候会更多的考虑IP存储。

    另一方面,对FC的争论也引发了不少的负面新闻。在一些用户看来,FC存在着成本高昂、互操作性差、难以部署等众多缺陷,而且FC 8Gb/10Gb标准还存在一些不明朗的地方,这也让一些还未部署解决方案的用户在迷茫时,将目光顺其自然地投向了万兆。

    从2007年开始,FC供应商已经基本上承认了以太网将一统天下的趋势不可逆转,有意思的事情是,FC厂商在计划摒弃FC线路的同时,却仍然保留了FC协议,寻求一条战术上撤退的折衷之路。

    今年4月份,由Emulex、EMC、Brocade等厂商组成的一个网络存储工作小组最近宣布了一项新的标准,旨在通过以太网直接传输光纤协议,即FC over Ethernet(FCoE)。这项最新的技术标准已经被提交给美国标准协会(ANSI)T11委员会审批。

    FCoE网络存储工作小组的成员厂商包括:Brocade, ,EMC,Emulex,IBM,Intel,Nuova, QLogic和Sun Microsystems等众多厂商。FCoE从提出到通过审批还需要18-24个月,但参与FCoE协议标准制定和提议的厂商阵容如此奢华和强大,让我们看出主流厂商对于FC和 iSCSI业已有了相当鲜明的态度与想法。

    我们看到FCoE使FC协议向以太网架构趋近的同时,也保留了光纤通道的企业级服务和管理功能的性质,这在多个级别的市场中不仅仅会赢得用户也会吸引厂商。从理论上来说,FCoE通过FC协议传输,在不同的介质中都能有良好表现,对于EMC和其他在FC产品有相当大投入的厂商来说,可以说是一个福音。对于用户向IP存储转向也不失为一个过渡解决方案。

    此外,在2007年春季和秋季的两次SNW大会上,华硕和H3C都分别推出了它们万兆产品的得意之作。让我们也看到了万兆存储正在发展的另一面。

    IDF相关课程:?ts=1204707930448

    SVRS004 - 万兆位以太网整合

    通过本课程您将会了解到:  • 通过利用多核服务器和带宽要求较高的应用,了解促进万兆位连接需求不断增长的因素  • 降低网络基础设施升级至万兆位以太网成本以及带宽最关键应用成本的方法 ? I/O 虚拟化和存储的以太网增强特性 • 向以太网光纤通道(FCoE)的移植,它是昂贵光纤通道总线适配器(HBA)的替代方案  • 更新新的存储范例及其对简化数据中心连接的影响  • 下一代英特尔产品将如何借助支持多个操作系统的本机 iSCSI,提供快速可靠的网络存储

阅读(125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