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96922
  • 博文数量: 148
  • 博客积分: 1001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392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6-30 18:17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48)

文章存档

2008年(148)

我的朋友

分类:

2008-06-29 17:42:45

MP协议

MPMultiLink PPP的缩写,是人们出于增加带宽的考虑,将多个PPP链路捆绑使用产生的,简称MPMultiLink PPP允许将报文分片,分片将从多个点对点链路上送到同一个目的地。

l           MP方式下链路协商过程

1) 首先和对端进行LCP协商,协商过程中,除了协商一般的LCP参数外,还验证对端接口是否也工作在MP方式下。如果对端不工作在MP方式下,则在LCP协商成功后,进行一般的NCP协商步骤,不进行MP捆绑。

2) 然后对PPP进行验证,得到对方的用户名。如果在LCP协商中得知对端也工作在MP方式下,则根据用户名找到为该用户指定的虚拟接口模板,并以该虚拟模板的各项NCP参数(如IP地址等)为参数进行NCP协商,物理接口配置的NCP参数不起作用。NCP协商通过后,即可建立MP链路,用更大的带宽传输数据。

一个PPP通道如果在LCP中协商了如下参数,则它能被绑定为MP的一个子通道:

l           MRRUMaximum Received Reconstructed Unit):最大接收重组单元,与普通PPP中的MRU参数类似。

l           SSNHFShort Sequence Number Header Format):短序列号MP报文头。这是可选参数。

l           终端描述符(Endpoint Discriminator):唯一标志一个网络实体(路由器、主机等)的字符串。只有终端描述符相同的PPP通道可以绑定到同一个MP

PPP配置了用户验证功能,则MP子通道在验证通过后,就要把自己绑定到一个MP上。用于绑定的标志有两个:用户名和终端描述符。

阅读(1287)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hdlc协议原理

下一篇:HCNE的110个知识点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